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71篇
  免费   1492篇
  国内免费   1155篇
耳鼻咽喉   82篇
儿科学   182篇
妇产科学   174篇
基础医学   1827篇
口腔科学   275篇
临床医学   2113篇
内科学   2274篇
皮肤病学   139篇
神经病学   856篇
特种医学   63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1241篇
综合类   2550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898篇
眼科学   372篇
药学   1553篇
  20篇
中国医学   973篇
肿瘤学   1337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249篇
  2022年   498篇
  2021年   824篇
  2020年   601篇
  2019年   563篇
  2018年   592篇
  2017年   521篇
  2016年   460篇
  2015年   699篇
  2014年   888篇
  2013年   745篇
  2012年   1079篇
  2011年   1216篇
  2010年   774篇
  2009年   605篇
  2008年   823篇
  2007年   732篇
  2006年   735篇
  2005年   735篇
  2004年   514篇
  2003年   493篇
  2002年   422篇
  2001年   351篇
  2000年   375篇
  1999年   350篇
  1998年   202篇
  1997年   204篇
  1996年   186篇
  1995年   165篇
  1994年   149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109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7篇
  1973年   8篇
  1972年   4篇
  196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心脏微循环血管的扫描电镜观察Ⅰ.心脏血管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柏树令  李吉 《解剖学杂志》1993,16(6):498-500
应用血管铸型、扫描电镜观察方法,研究了2例成人及1例儿童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中段心肌浅层及其周围的脂肪组织内的心脏血管球的三维构筑。根据形态特点,将心脏血管球分为圆球型、柱型、多角型、捆绑型、绒团型及鸭梨型,并对各型心脏血管球的形态结构特点进行了描述,且阐述了这些心脏血管球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111例双黄连过敏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分析临床应用双黄连引致的过敏反应的规律。方法:对2000年1月-2004年3月中国期刊网中收录的111例双黄连过敏反应在性别、年龄、发生时间、给药途径和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双黄连过敏与年龄、性别无关,与给药途径有关,注射剂易发生过敏反应。该药过敏的临床表现有:过敏性休克67例(60%),皮肤黏膜症状61例(55%),其他类型过敏反应14例(13%)31例同时出现多种过敏症状。过敏发生时间最短为开始用药1m in以内,最长为用药后72h,97例(87%)在用药过程中发生过敏症状。结论:双黄连的过敏反应以速发型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为主,应是临床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分子生物学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衍生出DNA测序、DNA突变以及基因定位和克隆的各种方法.生物芯片则是当代生物技术的最新发展,它对基础研究以及在医学上对疾病分子的探索,开拓了临床新的诊断和治疗手段.该文就这些技术和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慢性疼痛与情绪障碍之间的关系,探讨心理及药物治疗对慢性疼痛的干预作用。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89-01/2004-05和Embase1989-01/2004-05有关慢性疼痛与情绪障碍关系的文献,检索词“Chronicache,emotionaldisorder,treament”,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观察对象为疼痛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以上的患者。资料选择:选取有关慢性疼痛与情绪障碍关系及其治疗干预的文献,进行初审,删除陈旧及重复的文献,然后查找余下的文献全文。质量评价主要考察资料的真实性,调查设计是否严密,实施过程是否严格,统计学处理是否合理。资料提炼:共检索到20篇关于慢性疼痛与情绪障碍关系及其治疗干预的文献,11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9篇试验中,7篇系重复的同一研究,2篇是Meta分析。资料综合:11篇文献均包括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应用镇痛药合并心理治疗及抗抑郁药,对照组应用镇痛药但未合并心理治疗及抗抑郁药,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论:慢性疼痛与情绪障碍同时存在,应用镇痛药合并心理治疗及抗抑郁药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干预效果优于单纯应用镇痛药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活体亲属肾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对供、受者进行全面的免疫学检查,对供者行IVU检查了解分侧肾功能,行DSA或MRA、螺旋CT血管三维成像检查了解血管的变异情况之后,开放式手术摘取供肾13例,经后腹腔镜活体供肾摘取4例,按常规方法移植给受者。免疫抑制方案为环孢素A(或FK506)、霉酚酸酯(或硫唑嘌呤、雷帕鸣)、强的松三联免疫抑制剂。结果13例开放式手术时间1.5~3.0h,平均2.0h;热缺血时间1.0~1.5min,平均1.2min;术中出血量60~200ml,平均140ml,术中及术后均未输血;术后住院7~10d,平均8d。4例后腹腔镜手术时间3.0~4.5h,平均3.5h;热缺血时间2.5~3.5min,平均2.8min;术中出血量60~100ml,平均75ml,术中及术后均未输血;术后3~5d出院。移植肾血液循环恢复后10~40s泌尿,平均20s。1例受者术后45d发生轻微的急性排斥反应,应用激素冲击3d后逆转,其余受者均无并发症。随访4~60个月,人/肾存活率为100%,移植肾功能良好。结论活体亲属肾移植安全可行,取左肾尽量靠近腹主动脉壁切断肾动脉,取右肾切取少许下腔静脉片。  相似文献   
16.
合理配置资源强化应用管理提高装备效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卫生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发布<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的现实意义、主要特点和如何贯彻执行,进行了阐述,以期引起同行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地区食管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内蒙古地区HPV感染与食管癌的关系,探讨HPV在食管癌病因学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通用引物PCR法检测食管癌标本中HPV DNA.结果:在来自内蒙古地区41例食管癌标本中,HPV DNA检出率为零.结论:内蒙古地区食管癌发生可能与HPV感染无关.  相似文献   
18.
清开灵注射液治疗脑血管性痴呆32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液治疗脑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将中医学辨证属于实证的64例脑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清开灵注射液组)和对照组(脑复康组),治疗5周后,将两组治疗前后在智力障碍程度、肢体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中医证型疗效方面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较,智力障碍程度变化(有效率、MMSE、ADL积分)、肌力、步行能力改变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前后组内及组间血流变指标虽有一定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开灵注射液对脑血管性痴呆患者,在改善智力障碍、肌力、步行能力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1994~2002年广西甲型副伤寒和伤寒流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 了解1994~2002年接种伤寒Vi疫苗后的7年间伤寒和副伤寒流行变化,评价Vi疫苗对控制伤寒流行的效果并分析甲型副伤寒的特征及影响其爆发流行的因素。方法对自治区疾病控制中心实验室记录、伤寒副伤寒爆发调查报告、监测系统资料、全区伤寒流行地区伤寒Vi疫苗供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经过血培养证实甲型副伤寒病例为1200例、伤寒为285例;甲型副伤寒与伤寒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十分相似;饮用污染水是引起甲型副伤寒爆发的主要原因;从1999年起,甲型副伤寒杆菌开始超过伤寒菌为优势流行菌株。结论 在广泛使用伤寒Vi疫苗后,伤寒基本得到控制,但因为引起副伤寒发病的危险因素依然存在,甲型副伤寒已取代寒,成为广西农村地区的最重要的传染病之一。为控制甲型副伤寒的流行,在安全饮用水供应状况得到全面改善之前,应尽快研制出副伤寒疫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在预防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中的作用 ,以及同该操作相关的一些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 16 8例直肠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 ,术后随访1~ 36月 ,局部复发 6例 (3.6 % ) ,术后吻合口漏 13例 (10 .7% ) ,多数保肛患者出现便频、便急等症状。结论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能有效降低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率 ,提高保肛率 ,但存在吻合口漏 ,控便功能等问题需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