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45篇
  免费   800篇
  国内免费   586篇
耳鼻咽喉   68篇
儿科学   92篇
妇产科学   30篇
基础医学   472篇
口腔科学   133篇
临床医学   939篇
内科学   592篇
皮肤病学   203篇
神经病学   211篇
特种医学   345篇
外科学   608篇
综合类   2048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697篇
眼科学   184篇
药学   1088篇
  16篇
中国医学   1046篇
肿瘤学   356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189篇
  2021年   249篇
  2020年   215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186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324篇
  2014年   369篇
  2013年   550篇
  2012年   738篇
  2011年   785篇
  2010年   693篇
  2009年   613篇
  2008年   717篇
  2007年   678篇
  2006年   594篇
  2005年   491篇
  2004年   335篇
  2003年   289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59年   2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及环磷酰胺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脑缺血再灌注不同缺血区域炎症反应特点及环磷酰胺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环磷酰胺预处理组,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免疫组化法和生化法观察额顶部皮质和基底节区P-选择素表达、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变化;并进行TTC染色和HE染色.结果 (1)再灌注3h缺血侧额顶部皮质和基底节区出现P-选择素表达,12h达高峰.环磷酰胺预处理组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o.05).(2)再灌注12h以后MPO活性明显升高.基底节区的MPO活性在再灌注48h达到高峰后下降.额顶部皮质MPO活性在再灌注24h达到高峰后至96h仍维持较高水平.和对照组相比较,环磷酰胺预处理组MP(活性升高受抑制(P<0.05).(3)环磷酰胺预处理可显著缩小脑梗死体积(P<0.05).结论 (1)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存在主动性炎症反应,额顶部皮质比基底节区的炎症反应更持久和剧烈.(2)环磷酰胺减少缺血侧中性粒细胞浸润数量,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但不直接影响P-选择素的表达.  相似文献   
22.
可视化技术及其在抗击SARS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了可视化技术,其中重点阐述了科学计算可视化、信息可视化和地学可视化,最后总结了可视化技术在这次抗击非典型肺炎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提高嗜铬细胞瘤患者围手术期安全性的措施。方法:对15例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前采用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多沙唑嗪控释片(可多华)控制高血压;11例患者采用3D DCEMRA进行肿瘤定位;术中均采用联合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和术中患者自体血回输纠正血容量。结果:除1例持续性高血压患者需联合钙离子拮抗剂和ACEI药物降压外.其余患者血压控制均为满意;根据3D DCEMRA定位选择手术径路者均顺利完成手术;AHH联合术中自体血回输使14例患者避免了异体输血。结论:本文围手术期处理改进.可多华可明显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采用3D DCEMRA进行肿瘤定位,可增加手术安全性;AHH联合术中自体血回输可减少医疗成本和异体输血,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4.
报告20例(21眼)青光眼白内障并存患者采用显微囊外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眼压控制满意,滤过泡形成,视力不同程度提高,无明显并发症.并对有关机制,手术优点及不易控制的眼压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脾结核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1例脾结核的临床特征。结果 11例患者中,男7例,女4例,平均年龄29岁。6例术后证实,5例经内科保守治疗后证实。多数患者表现为发热、消瘦、血沉增快、贫血、脾肿大,B超发现脾脏肿大11例,其中8例脾内多发占位,3例为孤立性占位;7例行CT检查,6例发现脾脏多发性大小不等的结节状低密度灶,1例为单发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缘不清,增强扫描病灶内部无强化;6例患者伴后腹膜、脾门区等淋巴结肿大,5例患者伴其它脏器结核。结论 不明原因发热、消瘦、血沉增快、贫血、脾肿大为脾结核的主要临床表现,腹部B超和腹部CT能对脾结核作出较准确的判断,脾结核患者经正规治疗可治愈。  相似文献   
26.
目的建立重庆市正常牙合青少年牙颌模型牙列指数的正常值,为正畸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重庆市正常牙合青少年牙颌模型92付(男45付,女47付),测量牙冠宽度、牙弓宽度,计算Bolton指数和Pont指数,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国内外相关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对Bolton指数和Pont指数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Bolton指数和Pont指数存在种族和地区差异,结论Bolton指数和Pont指数在正畸临床中均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临床上应参照本民族和地区的标准.  相似文献   
27.
短效催眠药唑吡坦和三唑仑对人体前庭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两种短效催眠药唑吡坦和三唑仑对人体前庭功能的影响 ,为在应急条件下对飞行员服用该药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8名受试者 ,采用三阶段交叉双盲给药设计方法 ,分别交叉服用三唑仑 (0 .2 5mg)、唑吡坦 (10mg)、安慰剂 ,每次间隔 1周 ,在服药前 1h及服药后1、2、3、4、6、8、10h分别进行一组前庭功能测试 ,包括视动性眼震 (OKN)、前庭眼动反射 (VOR)、前庭眼动反射固视抑制 (VOR -Fix)、视前庭眼动反射 (VVOR)。结果 :与安慰剂组比较 ,服用唑吡坦和三唑仑后均能显著降低VOR、OKN、SPT增益 ,在服药 2h后降到最低〔VOR :(0 .5 1± 0 .0 4 ) ,(0 .5 2± 0 .0 5 )vs (0 .6 7± 0 .13) ;OKN :(0 .32± 0 .0 2 ) ,(0 .6 2± 0 .0 6 )vs (0 .82± 0 .0 7) ;SPT :(0 .71± 0 .14 ) ,(0 .6 6± 0 .0 6 )vs (0 .93± 0 .0 3)〕。其中唑吡坦对OKN增益的降低要强于三唑仑 ,但这种影响持续时间不长 ,在服药 6h后即消失。两种短效催眠药对VVOR增益、SPT相位及VOR -Fix均无明显影响。结论 :唑吡坦及三唑仑对人体前庭功能具有一定的影响 ,但这种影响持续时间较短 ,对人体的空间定向及平衡能力无残留后遗效应  相似文献   
28.
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根生  毕大卫  季聪华  郑珣 《中国骨伤》2003,16(10):613-614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导致外科术后感染率明显上升,同时,在医院环境诱导了对抗生素耐药菌株的产生或引起细菌或霉菌的二从感染.为了有效地降低术后感染率,减少抗生素药物的副反应,自2001年1月份开始,我们采用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合理运用,与以往同期相比,骨科术后感染率明显下降,副反应减少.……  相似文献   
29.
免疫层析试验与镜检法、聚合酶链反应诊断疟疾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免疫层析试验 (ICT)诊断疟疾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以镜检法和聚合酶链反应 (PCR)为对照 ,同时用ICT检测 89份门诊可疑疟疾感染患者的血标本。结果 ICT与镜检法和PCR比较 ,阳性检出符合率分别为 93 .4 %和 86.4 % ;敏感性分别为 90 .16%和 83 .3 3 % ;特异性分别为92 .86%和 91.3 0 %。当虫体密度 >10 0个 / μl时 ,ICT的敏感性为 10 0 % ,虫体密度 <10 0个 / μl时 ,敏感性为 72 .73 % ,虫体密度 <5 0个 / μl时 ,敏感性降低到 66.67%。 结论 ICT适用于疟疾检测的初筛 ,但尚不能完全替代镜检法  相似文献   
30.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倾向于早睡早起(清晨型),而有的人倾向于晚睡晚起(夜晚型).他们也被形象地叫做百灵鸟型和猫头鹰型.清晨型/夜晚型是日周期的重要特征,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1].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社会部门需要24h的连续运转,人们也逐渐脱离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模式,而清晨型/夜晚型对现代社会的生活模式有不同的适应性[2].我们将根据既往研究和我们自己的工作介绍清晨型和夜晚型的睡眠者的睡眠特征、心理特征、与季节的关系以及有关的测评量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