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18篇
  免费   2240篇
  国内免费   1403篇
耳鼻咽喉   125篇
儿科学   319篇
妇产科学   214篇
基础医学   1552篇
口腔科学   575篇
临床医学   2528篇
内科学   1889篇
皮肤病学   279篇
神经病学   343篇
特种医学   1184篇
外科学   1673篇
综合类   6475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2539篇
眼科学   223篇
药学   2507篇
  30篇
中国医学   2372篇
肿瘤学   1132篇
  2024年   91篇
  2023年   278篇
  2022年   758篇
  2021年   981篇
  2020年   829篇
  2019年   427篇
  2018年   399篇
  2017年   636篇
  2016年   500篇
  2015年   922篇
  2014年   1172篇
  2013年   1520篇
  2012年   2228篇
  2011年   2277篇
  2010年   2043篇
  2009年   1788篇
  2008年   1844篇
  2007年   1807篇
  2006年   1457篇
  2005年   1091篇
  2004年   852篇
  2003年   694篇
  2002年   463篇
  2001年   382篇
  2000年   296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1.
骨髓基质干细胞在体外向软骨细胞分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观察骨髓基质干细胞(B M SC s)在体外能否分化为软骨细胞。方法利用高密度细胞球培养体系在含转化生长因子-β1(TG F-β1)的培养基中培养B M SC s21d,用免疫组化甲苯胺蓝染色方法分析培养的B M SC s球中蛋白多糖(软骨细胞分泌的主要基质成份)的表达、用免疫组化和R T-P C R方法分析Ⅱ型胶原(软骨细胞特异分泌的主要胶原蛋白)的表达来评估B M SC s是否分化为软骨细胞。结果TG F-β1作用的B M SC s表达了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结论B M SC s在体外特定的培养条件下可分化为软骨细胞,从而可能成为临床上治疗创伤或骨关节炎所致的软骨缺损所需的合适的自体来源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12.
目的 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经验并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总结2000年1月至2007年6月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262例临床资料,其中伴随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便秘、前列腺肥大等238例,占90.8%.结果 全组均治愈,手术时间平均41分钟,无切口感染,术后4~7天出院,平均住院5天,随访3~64个月,疝复发1例,为0.4%.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符合腹股沟区生理解剖特点,强调对高龄患者的术前准备,强调严格的无菌操作,强调充填物放置到位和充填后修补到位是避免术后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3.
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的MRI诊断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的MRI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999年10月-2007年10月,对20例Denis Ⅱ型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患者采用显示骶神经全长的骶骨斜冠状位MRI扫描,观察神经走行及毗邻关系.其中男17例,女3例;年龄30~55岁.受伤至入院时间1 d~23个月.致伤原因:车祸伤10例,重物砸伤8例,挤压伤2例.合并耻骨骨折8例,尿道断裂4例.行常规骨盆X线片、CT、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X线片示骶骨外侧骨折块向后上方移位,骶孔线模糊、扭曲变形、左右不对称;CT示骶管于不同断面水平存在左右不对称及骨折侧结构紊乱、骶骨外侧骨折块向后上方移位,同时存在压缩且向骶骨中央突入.根据临床表现、美国国立脊髓损伤学会和国际截瘫学会1990年推荐的脊髓损伤神经分类标准、与MRI正常侧对比及Gierada等的研究结果进行临床及MRI诊断,并进行手术验证.结果 临床诊断S1神经根损伤17例,S:神经根损伤14例,S,神经根损伤7例,S4神经根损伤6例;MRI诊断s1神经根损伤17例,S2神经根损伤14例,S3神经根损伤3例,S4神经根损伤2例;手术证实S1神经根损伤17例,S2神经根损伤14例,S3神经根损伤7例,S4神经根损伤1例.骶骨斜冠状位MRI扫描示骶神经全长及周围毗邻关系,骶神经损伤时发现有骨块压迫、神经根走行改变5例,损伤处神经根周围脂肪消失19例,骶管狭窄17例,骶神经出现异常增粗11例.结论 骶骨斜冠状位MRI扫描对于骶神经损伤定位及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4.
目的 观察大鼠失血性休克后肠上皮细胞线粒体编码基因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 (COXⅠ、COXⅡ、COXⅢ )mRNA的表达变化。方法 采用失血性休克模型 ,分离肠上皮细胞后进行RNA的提取 ,应用RT PCR检测COXⅠ、COXⅡ、COXⅢ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大鼠失血性休克 1h ,COXⅠ、COXⅡ基因表达开始增强 ,2h表达最强 ,以后随着休克时间延长 ,表达又逐渐减弱 ,失血性休克晚期 5h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结论 失血性休克可引起大鼠肠上皮细胞线粒体编码基因COXⅠ、COXⅡmRNA的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15.
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 (NF 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 (PDTC)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的影响。方法 将 3 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组 :假手术组 (n =6) ,假手术 静脉注射组 (n =6) ,SAP组 (n =12 )和试验组 (n =12 )。各组于造模 6h后 ,测定血清淀粉酶及脂肪酶含量 ,取胰腺组织进行病理学评分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F κB激活水平及胰腺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SAP组和试验组的胰腺细胞内NF κB呈激活状态 ,存在胰腺细胞凋亡 ,与前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试验组大鼠的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血清淀粉酶及脂肪酶含量、NF κB激活及细胞凋亡水平与SAP组差异存在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在SAP发病机制中 ,NF κB是多种炎症介质的始动因子 ,PDTC可以有效抑制胰腺细胞中NF κB的激活 ,促进胰腺细胞凋亡 ,减少胰酶释放 ,减轻胰腺组织的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116.
膝关节后外侧结构的解剖与MRI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改进膝关节后外侧结构MRI定位方法,提高后外侧结构损伤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解剖膝关节标本,辨认后外侧各结构起止点及走行,明确它们之间的解剖关系。以注水的输液器缝合标记各结构进行MRI扫描,测量各结构在矢状面和冠状面上与腓骨颈长轴之间的夹角。按照这些角度定位扫描正常膝关节,观察各结构在MRI中完整显示的情况。结果 (1)测得矢状面上腓侧副韧带和胴肌腱关节囊内部分与腓骨颈长轴的夹角分别为(11.5±1.7)°和(39.5±6,4)°冠状面上胴肌腱关节囊外部分和胴腓韧带与腓骨颈长轴夹角为(39.5±3.9)°和(31.9±3.9)°。(2)腓侧副韧带在11°后斜冠状位1个层面上完整显示占90%,胴肌腱关节囊内部分在40°后斜冠状位1个层面上完整显示占80%,胭肌腱关节囊外部分在内斜40°矢状位1个层面上完整显示占90%,胭腓韧带在外斜30°矢状位1个层面上完整显示占90%。此外,胴腓韧带在11°后斜冠状位1个层面上完整显示的占75%,股二头肌腱和髂胫束在常规冠状面均能够很好显示.结论 选择完整显示腓骨茎突和腓骨颈的冠状面和矢状面为基准面,按照后外侧各结构与腓骨颈长轴所呈角度进行定位,层厚2mm的MR扫描能很好地显示膝关节后外侧解剖结构。  相似文献   
117.
手术治疗氟骨症性胸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氟骨症性胸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对2003年9月-2006年3月之间经手术治疗的15例氟骨症性胸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JOA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15例患者中,2例术后无明显缓解,13例术后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术前术后评分经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显著差异。[结论]短节段整块揭盖减压与蚕食减压相结合为治疗氟骨症性胸椎管狭窄症较好的一种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8.
已婚育龄妇女避孕措施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已婚育龄妇女避孕措施的变化趋势,为指导计划生育服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83~2005年苏州市已婚育龄妇女避孕方法的资料,并用统计软件对其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已婚育龄妇女节育率在88.38%~92.94%范围波动,长效避孕措施现用率从75.19%下降至71.27%,而短效避孕措施从12.86%上升至17.11%。宫内节育器的现用率从50.09%上升到66.50%;避孕套从1.94%上升到14.21%;其他避孕方法的现用率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女性绝育现用率从24.42%下降到4.50%。结论:节育率维持在较高水平;长效避孕措施现用率下降而短效避孕措施现用率上升;避孕方法使用趋于多样化,需要提供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指导和服务。  相似文献   
119.
PTEN基因在喉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基因(PTEN)在喉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喉癌组织中PTEN mRNA的表达.结果:淋巴结转移组喉癌较正常喉组织PTEN mRNA表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低分化与高分化相比,PTEN 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EN基因表达下降在喉鳞癌演进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0.
大便失禁     
肛门直肠功能紊乱在消化科就诊患者中占有相当比例 ,其中包括各种器质性和功能性疾病。大便失禁属于排便功能紊乱的一种 ,是消化科医师常遇到的棘手问题 ,尤其在高龄患者、危重病人及截瘫病人中发病率居高不下[1] 。大便失禁可分为完全失禁和不完全失禁 :大便完全失禁指不能随意控制粪便及气体的排出 ;而大便不完全失禁指可控制干便排出 ,却不能控制稀便和气体排出。疾病本身虽不能致命 ,却会带给患者难言的身心痛苦和生活不便 ,乃至造成人格变化 ,值得重视。但由于既往认识不足及诊断方法缺乏 ,迄今这些问题仍被忽视。一、病因大便失禁病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