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27篇 |
免费 | 80篇 |
国内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9篇 |
儿科学 | 93篇 |
妇产科学 | 103篇 |
基础医学 | 119篇 |
口腔科学 | 43篇 |
临床医学 | 165篇 |
内科学 | 320篇 |
皮肤病学 | 45篇 |
神经病学 | 24篇 |
特种医学 | 145篇 |
外科学 | 112篇 |
综合类 | 139篇 |
预防医学 | 93篇 |
眼科学 | 10篇 |
药学 | 90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74篇 |
肿瘤学 | 35篇 |
出版年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10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18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33篇 |
2014年 | 42篇 |
2013年 | 42篇 |
2012年 | 49篇 |
2011年 | 46篇 |
2010年 | 54篇 |
2009年 | 44篇 |
2008年 | 43篇 |
2007年 | 35篇 |
2006年 | 38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20篇 |
1999年 | 19篇 |
1998年 | 43篇 |
1997年 | 54篇 |
1996年 | 47篇 |
1995年 | 42篇 |
1994年 | 55篇 |
1993年 | 35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28篇 |
1988年 | 27篇 |
1987年 | 30篇 |
1986年 | 25篇 |
1985年 | 16篇 |
1984年 | 16篇 |
1983年 | 16篇 |
1982年 | 13篇 |
1981年 | 23篇 |
1980年 | 16篇 |
1977年 | 9篇 |
1959年 | 35篇 |
1958年 | 58篇 |
1957年 | 87篇 |
1956年 | 45篇 |
1955年 | 75篇 |
1954年 | 67篇 |
1953年 | 17篇 |
1952年 | 14篇 |
1949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Coexistence of benign phyllodes tumor and 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in distinct breasts: case report
Guerino Barbalaco Neto Claudia Rossetti Natalia A Souza Fernando LA Fonseca Ligia Ajaime Azzalis Virginia Berlanga Campos Junqueira Vitor E Valenti Luiz Carlos de Abreu 《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al research》2012,17(1):8
This report describes a rare case of coexistence of benign phyllodes tumor, which measured 9 cm in the right breast, and 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of 6 cm in the left breast, synchronous and independent, in a 66-year-old patient. The patient underwent a bilateral mastectomy due to the size of both lesions. Such situations are rare and usually refer to the occurrence of ductal or lobular carcinoma in situ when associated with malignant phyllodes tumors, and more often in ipsilateral breast or intra-lesional.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增强CT扫描与MRI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在本院进行影像检查并经手术病理确认的6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同时对患者癌变部进行归类分析,并通过两种影像检查方法的确诊率来评判两种检查方式的价值。结果60例中,巨块型占总数,结节型占总数54.5%,小肝癌例数占总数30.3%。增强CT对肝癌患者的总检出率为91.2%,MRI对肝癌患者的总检出率为92.3%。两者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在肝癌的确诊方面,MRI和增强CT扫描均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作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4.
为探讨新型肛门镜压迫下内痔注射法治疗Ⅱ、Ⅲ期内痔的临床疗效,本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方法,选取200例Ⅱ、Ⅲ期内痔患者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i00例,试验组采用新型肛门镜压迫下内痔注射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消痔灵注射法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显示,试验组治愈84例,好转12例,无效4例,治愈率为84.0%;对照组治愈30例,好转58例,无效12例,治愈率为30.0%。试验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第3天出血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术后痔核脱出、肛门坠胀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肛门镜压迫下内痔注射法治疗Ⅱ、Ⅲ期内痔疗效确切,与传统消痔灵注射法比较,在治疗内痔脱出方面具有更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5.
26.
27.
目的通过观察亚麻子水提液对二肽基肽酶-4(DPP-4)、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为该药防治糖尿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①以DPP-4酶、缓冲液、底物建立DPP-4抑制剂的体外筛选体系,对亚麻子水提液进行抑制实验,采用发色底物法测定吸光度(OD),计算DPP-4抑制率及IC50值;②以蔗糖为底物建立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模型,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亚麻子水提液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计算其抑制率和IC50值。结果①亚麻子具有轻度DPP-4抑制作用,其IC50值738.20mg/L;②亚麻子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其IC50值为365.9mg/mL。结论亚麻子水提液可一定程度地抑制DPP-4及α-葡萄糖苷酶活性。 相似文献
28.
目的 对比分析单纯后路内固定+一期经腰椎间孔病椎间病灶清除(TLIF)与经典的前后联合手术在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93例布病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8例)。对两组患者的基础数据、临床指标、术前术后各项指标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植骨治愈情况。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基础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下床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ODI、VAS、CRP、ESR及Cobb角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ODI、VAS、CRP、ESR及Cobb角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4%)明显低于对照组(25.0%)(Χ2=7.674,P<0.01)。 结论 TLIF治疗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突出,安全性较好,更有利于患者术后身体的恢复。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VEGF-165在子宫腺肌症中表达的影响。方法43例子宫腺肌症患者分为对照组(n=21)和米非司酮治疗组(n=22),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对照组(月经第3天)和米非司酮组(术前)血清中FSH、LH、E2、PRL、P及T的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两组患者在在位和异位子宫内膜中的VEGF-165蛋白水平。结果米非司酮组较对照组血清FSH、LH、E2、P明显降低(P<0.05),而血清PRL和T的水平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VEGF-165在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内的表达,异位内膜均明显高于在位内膜(P<0.05);而其在间质细胞内的表达,异位内膜与在位内膜无统计学差异(P>0.05)。米非司酮组异位和在位内膜腺上皮细胞、间质细胞中VEGF-165的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VEGF-165在对照组异位内膜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增殖期高于分泌期(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后,VEGF-165在异位和在位内膜中的表达明显下降,可能是通过抑制VEGF蛋白合成,降低血管通透性,抑制新生血管生成,从而有效地控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HBV-DNA复制水平与肝纤维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1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DNA和肝纤维化血清学标志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III型前胶原(PCIII)、IV型胶原(IV-C)进行定量检测。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结果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随慢性乙肝临床类型的加重,肝纤维化血清学标志逐渐升高(P<0.01),而肝纤维化血清学标志与HBV复制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HBV复制水平与肝纤维化之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