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7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192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79篇
妇产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209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416篇
内科学   290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43篇
特种医学   95篇
外科学   95篇
综合类   683篇
预防医学   427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316篇
  1篇
中国医学   236篇
肿瘤学   1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285篇
  2011年   309篇
  2010年   289篇
  2009年   275篇
  2008年   279篇
  2007年   270篇
  2006年   236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齐鲁石化医院集团中心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和横断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对2009年8月10日的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调查住院患者394例,发生医院感染17例、18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4.31%,例次现患率4.57%;神经外科现患率最高为17.65%,下呼吸道感染占首位为38.89%,其次是泌尿道感染为22.22%;抗菌药物横断面使用率为42.89%,治疗性用药占53.25%,预防性用药占35.50%,治疗兼预防用药占11.24%,一联用药占60.36%,二联用药占36.69,三联用药占2.95%。结论加强临床科室的目标性监测,提高病原体送检率和分离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控制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32.
脑钠肽和NT—Pro BNP检测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及NT-proBNP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该院明确诊断为CHF的120例不同病因、不同心功能分级的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及50例对照组,测定人院时血浆NT—proBNP及LVEDD、LVESD、LVEF变化,并进行治疗前后对比观察。结果CHF组总体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YHAI级心功能时血浆BN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Ⅰ、Ⅱ、Ⅲ、Ⅳ级组间血浆BNP依次递增(P〈0.05)。CHF在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血浆NT-proBNP的水平对CHF的诊断、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3.
银杏叶注射液对实验性高眼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银杏叶注射液降低实验性高眼压、保护高眼压下视网膜组织的损伤,减轻和改善高眼压所致的视功能损害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2%α-糜蛋白酶注入家兔眼后房,造成实验性高眼压,将造模成功的40只家兔随机分为银杏叶组、噻吗心安组、联合用药组和模型对照组,并给予相应治疗,观察家兔眼压和视网膜组织结构的变化以及视网膜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银杏叶组和联合用药组的SOD活性明显高于噻吗心安组,MDA的含量则明显低(P<0.01).模型对照组视网膜组织结构损害最重,联合用药组视网膜组织结构损伤最轻微.结论:银杏叶注射液能通过提高SOD活性和降低MDA的水平,减轻和修复高眼压状态下视网膜组织的损伤,对高眼压导致的视网膜损害有治疗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4.
葛根素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s)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空白对照组和葛根素组。葛根素组采用MTT法,观察12h、24h、48h和72h后GMcs的增殖水平。结果:随着葛根素浓度的提高及作用时间的延长,GMCs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呈现上升趋势。结论:葛根素能抑制GMCs增殖,并与药物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明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35.
李静  梁张  宝福凯  柳爱华 《中国热带医学》2013,13(8):1035-1038,1042
莱姆病是由伯氏疏螺旋体感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人兽共患传染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引起多系统、多器官的损害.莱姆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而且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因此,对莱姆病流行病学的深入研究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该病的流行蔓延.本文主要从莱姆病的病原体、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流行特征等方面对该病的流行病学进展进行较为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慢性乙醇中毒对大鼠海马、小脑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及行为学改变的影响,以探讨慢乙醇中毒对中枢群经系统损害的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用60%(V/V)白酒灌胃12周,第1周每天给酒5ml/kg,1次灌胃,第2周至第3周每天给酒10ml/kg,分2次灌胃,第4周每天给酒15ml/kg,分3次灌胃,至第12用,同时给子低浓度(体积分数0.1—0.2)的乙醇随意饮用;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Morris水迷宫法分别检测大鼠小脑和海马中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和γ-氨基丁酸(gamma 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的变化以及逃逸潜伏期(escape latency,EL)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大鼠小脑和海马中Glu的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小脑的GABA的含量明显减少(P〈0.05),海马的GABA含量显著减少(P〈0.01),且小脑和海马中Glu和GABA的比值分别显著升高(P〈0.01)和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的EL值随水迷宫测试次数的增加而逐渐缩短,但实验组大鼠的EL值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乙醇中毒引起行为学改变可能与小脑和海马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37.
糖调节受损与糖尿病风险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卫华  隋萍  张爱华 《医学综述》2006,12(20):1279-1280
糖调节受损(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IGR)者是最重要的糖尿病高危人群,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糖调节受损可作为一个未来糖尿病的较好预报因子。而根据有关糖尿病高危因素(年龄、肥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糖尿病家族史、不良生活方式等)设计的非侵入性的预测方法,如危险因素分类树法、芬兰糖尿病风险评分、腰臀比或腰围指标法,对在普通人群及糖尿病高危人群中进行普查以预测糖尿病及IGR人群,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8.
目的对3075例产前诊断标本进行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快速产前诊断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分析荧光定量PCR(QF-PCR)在快速产前诊断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QF-PCR技术对样本进行21、18、13、X及Y染色体非整倍体诊断,并与核型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QF-PCR均正确检出38例21、18、13、X及Y染色体非整倍体,无假阳性结果;同时亦正确检出1例18-三体嵌合样本,但是漏诊了3例涉及21和性染色体异常的嵌合体。对于体外培养失败的样本,可将QF-PCR作为培养失败的样本一个补充。结论 QF-PCR技术能够在48~72h内快速、准确地诊断21、18、13、X及Y染色体非整倍体,此技术在快速产前诊断常见非整倍体方面具有重要临床实用价值,可弥补核型分析带来的不足,可以最大程度地缓解孕妇及其家人的焦虑。  相似文献   
39.
炭疽病是由炭疽芽孢杆菌(Bacillus anthracis)引起的恶性传染病,炭疽菌进入宿主后产生的炭疽毒素是感染者致死的主要原因.炭疽毒素含有2种具有酶催化活性的蛋白质——致死因子和水肿因子,以及1种共同的结合和转运蛋白质——炭疽保护性抗原,炭疽保护性抗原分别与上述两种因子组成致死毒素和水肿毒素.现阶段治疗炭疽病的主要药物为抗生素,但抗生素只能杀灭人体组织内的部分炭疽热孢子和细菌,不能抵抗孢子和细菌在体内产生的毒素,因而需要开发抑制炭疽毒素的新型药物.本文主要综述近年来国际上对靶向保护性抗原、致死因子和水肿因子的炭疽毒素小分子抑制剂的主要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临床用药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及采取的护理对策,以达到保证临床安全用药的目的.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6月急诊输液室发生的不良反应76例来进行分析.结果 48例属于过敏,11例配伍禁忌,10例属于用药出现的药物性皮疹等不良反应,6例药物本身纯度问题,1例用药方式错误静滴误用静注.结论 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相关药学知识,正确判断用药过程中发生的各种不良反应及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保证临床的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