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微创手术(VATS)治疗肺大疱合并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经VATS治疗46例肺大疱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与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发病情况基本一致,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开始下床活动时间、胸管留置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VATS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开始下床活动时间、胸管留置时间、术后胸液量及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VATS治疗肺大疱合并自发性气胸,具有创伤小、术野清晰、并发症少、恢复快、根治效果好等优点,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依从性好,可作为胸外科治疗肺大疱合并气胸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胸骨正中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逐渐增多,术后合并乳糜胸的报道也逐渐增多,病种多为先心病,瓣膜病,且治疗方式各具特色。现将我院近期保守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并发乳糜胸一例,结合文献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本文收集我院自1991年1月至2002年6月间收治外伤性肝破裂178例,结合文献资料,对救治中的若干体会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366例食管、贲门癌切除后进行机械吻合的患者进行总结,评价消化道圆形吻合器在临床的应用.方法:2000年8月至2005年11月期间应用圆形吻合器对235例食管贲门癌切除后进行机械吻合,并统计外院131例,总结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本组366例机械吻合术后出现吻合口瘘3例,总的发生率为0.82%(3/366),均为胸内吻合口瘘, 死亡1例.发生术后吻合口狭窄3例(0.82%),均予胃镜下行扩张.术中吻合出现器械故障4例,发生率1.09%(4/366).术后进食轻度不适感187例(51.09%).结论:消化道机械吻合器在上消化道重建手术中是安全可靠的,能有效降低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胰瘘、心功能不全、腹腔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胆瘘、切口裂开等,但胰肠吻合口瘘是临床最常见、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死亡率高.我院自1994年 1月至 2002年 7月共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32例,笔者对胰肠吻合术式与胰瘘发生的关系进行了单因素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有重要意义,冠状动脉造影(简称冠脉造影)一度被认为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本研究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了心电图及冠脉造影检查,并对其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高龄食管癌患者72例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高龄食管癌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2001-2006年,我院心胸外科手术治疗高龄食管癌患者72例,年龄65~81岁.67例行根治术,3例行姑息性切除术,2例行剖胸探查术.左胸后外切口54例,胸腹两切口14例,颈胸腹三切口4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胸腔内吻合口漏1例,颈部吻合口漏2例,胸导管损伤乳糜漏1例,脓胸1例,肺不张2例,肺部感染2例,心律失常3例.结论:食管癌治疗以手术为主,采取恰当的围手术期处理是决定手术成败的关键,高龄食管癌患者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均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CD105在贲门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择贲门癌组织标本80例和正常贲门组织28例, 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HIF-1α、VEGF和CD105的表达情况,分析HIF-1α、VEGF和CD105与贲门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①HIF-1α、VEGF和CD105在贲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②HIF-1α、VEGF的表达与贲门癌的组织细胞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TNM分期及局部淋巴结转移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③CD105的表达与贲门癌的肌层浸润深度、TNM分期及局部淋巴结转移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 ④HIF-1α、VEGF和CD105在贲门癌中表达呈正相关(P<0.05). 结论 HIF-1α、VEGF和CD105在贲门癌的发生发展和淋巴转移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与贲门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关系密切,联合检测HIF-1α、VEGF和CD105的表达可用于评价贲门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分析63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的临床应用及其优越性。方法:2001年8月~2005年1月不完全统计OPCABG 63例,评价手术相关资料及近期效果。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手术死亡,围术期严重心律失常1例(频发室早发展为室颤),经抢救恢复正常。1例出现乳糜胸。结论:OPCABG术后并发症少,在合并有体外循环高危因素的冠心病患者,其优势得到更好体现;需麻醉师的密切配合,并对其技术有更高要求,尤其是显露左回旋支时,麻醉师须密切观察心率、心律、血压的变化?但其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