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髓细胞室对每份细胞形态学检查和诊断报告执行2级制度[1],即先由血液学检验医师作认真的初级检查(1级检查),每天下午汇总后由高年资医师复检(2级检查),随后科室成员包括进修医生、研究生和实习同学共同参与,进行读片讨论和诊断评价,对需要进一步检查的项甘(如细胞化学染色、免疫组织化学等)提出建议,并于次日上午完成,下午审核,4点前发出诊断报告. 相似文献
22.
骨髓涂片细胞学检查是血液病诊断的主要方法,但其由于细胞增生程度常受细胞间吸附力、细胞与间质黏着力、有无纤维化等因素的影响,而不能客观反映造血全貌,造成骨髓涂片形态诊断与骨髓印片、切片诊断上的差异[1]。 相似文献
23.
24.
25.
目的研究浅蓝菌素改变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系U266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谱变化,进一步明确浅蓝菌素引起U266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用SuperArray cDNA基因芯片,分析U266细胞在浅蓝菌素(20μg/ml)处理前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谱变化,对Rip2、caspase9及TRAF2代表性主要差异基因进行半定量RT-PCR进行验证。结果浅蓝菌素处理U266细胞12h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在研究的96个基因中,共有44个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改变较明显,其中表达上调2倍以上的基因41个,表达下调2倍以上的基因3个。caspase9表达的显著上调,说明线粒体途径在凋亡中起了主要作用;TRAF2基因表达的变化,提示在凋亡过程中有细胞核内转录因子的参与。结论浅蓝菌素引起U266细胞的凋亡有死亡受体信号通路和死亡受体非依赖的信号通路共同参与,线粒体途径在凋亡中起了主要作用,细胞核内转录因子参与了浅蓝菌素引起U266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26.
27.
本研究应用改良氢过氧化物酶(hydroperoxidase,HPO)染色法,分析探讨Phi小体形态学特征及该法的临床应用价值。对128例髓系或淋巴系肿瘤标本行改良HPO染色,观察比较各疾病组Phi小体检出率;随机双盲法选取AML69例,均以2-氨基联苯氨为底物行HPO与过氧化物酶(POX)染色,观察比较颗粒阳性率与Phi小体检出数。结果表明:Phi小体以棒状和团块状两种形态为主,棒状Phi小体粗细、长短不一,团块状Phi小体多呈椭圆形,周边光滑。在AML—M,中检出柴捆状Phi小体;棒状Phi小体在AML-M1-M5组的检出率依次为42.9%(6/14)、83.3%(15/18)、92.0%(23/25)、52.3%(11/21)、33.3%(5/15),团块状Phi小体检出率依次为28.6%(4/14)、66.7%(12/18)、11.1%(3/25)、33.3%(7/21)、20.O%(3/15)。AML—M,组棒状Phi小体检出率与(M1+M2)或(M4+M5)组比较,(M1+M2)组团块状Phi小体检出率与M3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HPO染色方法简便,Phi小体检出率高,颗粒阳性显著,对AML与ALL的鉴别、AML的分型及疗效观察均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