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5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81.
目的:观察雌二醇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胶原沉积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 β_1)表达的影响,研究雌激素对肝纤维化形成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设立模型组、治疗对照组、雌二醇组和正常对照组,以四氯化碳复合因素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雌二醇组在四氯化碳应用的同时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1mg/kg,2次/wk,共8wk。大鼠肝脏HE染色与Masson染色,分级观察肝组织的炎性坏死与胶原纤维沉积变化,并观察对大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肝脏表达Ⅰ,Ⅲ型胶原蛋白及对TGF β_1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四氯化碳模型大鼠出现典型的肝纤维化表现,肝脏胶原纤维间隔广泛形成,肝小叶与肝窦内胶原增生沉积明显,Ⅰ,Ⅲ型胶原(0.58±0.26vs 6.34±2.24,1.07±0.49 vs 5.28±1.28,P值均<0.001)及TGF β_1基因表达明显增多;雌二醇应用可以明显减轻肝脏内胶原纤维增生沉积P<0.05),抑制肝脏Ⅰ、Ⅲ型胶原蛋白(2.47±0.76 vs 6.34±2.24,3.02±1.20 vs5.28±1.28,P值均<0.05)及TGF β_1的合成表达。结论:雌二醇可抑制肝纤维化大鼠肝脏Ⅰ,Ⅲ型胶原蛋白及TGF β_1的合成表达,发挥对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2.
十二指肠胃反流胃肠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十二指肠胃反流(DGR)是一种常见的生理和病理现象,与许多疾病的发生有关。目前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讨DGR发生与胃窦十二指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MC)的关系。方法:对20名健康志愿者行24h同步胃内pH监测和胆汁监测,以及夜间长时胃窦十二指肠压力测定。结果:24h同步胃内pH监测和胆汁监测后,20名健康志愿者分为2组:DGR阴性组(D1组)(7名)和DGR阳性组(D2组)(13名)。D1组MMC周期数较D2组显著增加(P〈0.05);D2组胃窦十二指肠协调收缩较D1组显著减少,十二指肠推进性蠕动减少(P均〈0.05)。D1组十二指肠MMCm相逆蠕动发生率显著低于D2组(P〈0.05)。D2组发生MMCm相逆蠕动前后10min,胃内pH值分别为1.72±0.61和3.70±0.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夜间MMCⅡ相晚期碱反流和胆汁反流的发生率显著高于I相、Ⅱ相早期和Ⅲ相(P均〈0.05)。结论:DGR的发生与胃窦十二指肠MMC周期数、Ⅱ相晚期和Ⅲ相逆蠕动有关。  相似文献   
83.
IL-4及TNF-α基因多态性与陕西汉族非贲门胃癌易感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4基因启动子区-59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308位基因多态性与陕西汉族非贲门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对陕西汉族106例非贲门胃癌及108例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IL-4启动子的-590位点和TNF-α的-308位点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 胃癌组和对照组中IL-4基因启动子-590位点的基因型CC、CT、TT频率和等位基因C、T频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TNF-α的-308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的比较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L-4启动子-590位点基因多态性及TNF-α-308基因多态性与陕西汉族非贲门胃癌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84.
目的 了解我国人食管末端和胃-食管连接处的肠化生(IM)及异型增生和肿瘤的发病状况,齿状线(SCJ)位置和反流性食管炎(RE)的关系。方法 调查记录391例患者的症状,胃镜下RE的表现,并根据SCJ的位置分为3组,其中,胃镜下见齿状线上移≥3cm为A组,<3cm为B组,齿状线和GEJ同一水平的为C组。每例患者均于齿状线远端活检送病理检查。结果 A,B,C,3组IM发生率分别为26.53%,33.85%,34.00%;IM的发生在40岁以后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加,男女之间无差异;361例患者中共诊断异型增生12例(轻度7例,中重度5例),贲门癌16例,食管腺癌1例;A,B,C3组RE的发病率分别为57.14%,22.83%,12.00%。结论 1.胃镜下提示为LSBE,SSBE和GEJ三组间的IM发生率无显著差异;2.应重视食管末端及胃-食管连接处异型增生的诊断;3.贲门癌发病远高于食管腺癌。  相似文献   
85.
目的建立坐位食管通过时间(ETT)正常参数,并观察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坐位ETT的变化.方法健康志愿者45例,RE患者28例,分别用99mTcDTPA标记的蒸鸡蛋和牛奶测定坐位固体及液体食物ETT.结果健康志愿者固体及液体食物ETT分别是690s±173s及247s±056s,RE患者为1150s±570s及316s±120s.健康志愿者及RE患者固体食物ETT有差异(P<005).结论核素显像法测定ETT简单准确,对评估食管功能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6.
24h胃pH监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24h胃pH监测的临床应用谭晓林1罗金燕2龚均2SubjectheadingsGastricacid/secretionGastricaciditydeterminationHydrogen-ionConcentrationAnti_ulcer...  相似文献   
87.
Barrett食管的诊断和随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 20多年,食管腺癌和贲门癌的发病率在西方国家和亚洲地区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北美和西欧 [1]。食管腺癌的发生和 Barrett食管 (BE)有直接的关系。大量的研究发现,食管末端的腺癌几乎都产生于 BE,而 40%的贲门(胃-食管交界处)癌同 BE有关 [2,3]。   一、 BE的定义 :BE是在 1950年由一位名叫 Norman.Barrett的英国心胸外科医生首次报道,并以他的名字命名 [4]。   BE的最初定义 [5]:食管远端的正常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所替代,其受累长度≥ 3cm,也称为长节段 BE( Long- segment Barrett's Esophagus,LSBE) [6]。 …  相似文献   
88.
多潘立酮治疗慢性胃炎疗效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多潘立酮(吗叮啉)治疗慢性胃炎改善消化不良症状及胃排空的疗效。对慢性胃炎患者采用开放随机对照试验,给予多潘立酮,并与莫沙比利对照进行疗效评估。结果对照组疗效与试验组比较除腹痛积分高于试验组(P<0.01)外,其他症状积分差异均无显著性。本文结果说明多潘立酮能明显改善慢性胃炎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和生活质量,其机制与协调胃运动,促进胃排空有关。  相似文献   
89.
测定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小肠传递时间(GBTT)及肠道钡条48h排空率,结果显示,SBTT甲亢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缩短,且以伴腹泻组最显著,而甲减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慢;肠道钡条48h排空率甲亢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而甲减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提示甲亢时肠道运动功能加速,SBTT缩短可能是甲亢时出现腹泻的主要机理之一,而甲减时肠道运动功能减慢可导致便秘。  相似文献   
90.
短节段Barrett食管与贲门肠上皮化生的内镜与病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英  龚均  刘斌  张军  戴菲  万小龙  汪涛 《医学争鸣》2004,25(11):1009-1011
目的 :对比研究短节段Barrett食管 (SSBE)与贲门肠上皮化生 (CIM)内镜及病理学特点 ,探讨它们与胃食管反流病(GERD)及胃内炎症的关系 .方法 :对 32例SSBE和 4 1例CIM患者自食管远端、贲门、胃窦取 8块活检 ,经HE ,AB PAS ,AB HID及Giemsa染色行病理组织学检查 .结果 :SSBE组平均年龄低于CIM组 (P <0 .0 1 ) .SSBE组异型增生、不完全肠化发生率分别为 1 2 .5 %和 6 5 .6 % ,均明显高于CIM组的 2 .4 %和1 9.5 % (P <0 .0 1 ,P <0 .0 1 ) .SSBE和CIM组在反流症状、内镜下反流性食管炎 (RE)症改变及组织学上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 ,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SSBE组HP感染及胃窦肠化发生率低于CIM组 (P <0 .0 5 ,P <0 .0 1 ) .结论 :内镜下疑诊SSBE时异型增生发生的危险性比CIM明显增高 ,提示它们具有不同的临床过程 .SSBE可能与GERD相关 ,而CIM可能与H .pylori相关性胃炎以及胃多灶性萎缩肠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