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6篇
妇产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8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1.
目的:研究喜炎平注射液对比格犬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将24只比格犬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0 mg/kg)、低剂量组(15 mg/kg)、中剂量组(75 mg/kg)、高剂量组(250 mg/kg),每组6只,雌雄各半。每天一次,连续28 d静脉点滴喜炎平注射液,给药体积是20 mL/kg,并设置恢复期14 d。测定不同时期Ⅱ导联心电图。计算心率、P-R间期、Q-T间期、P波振幅、Q波振幅、R波振幅、S波振幅、ST振幅、T波振幅等指标,并同期取血测定血清生化学指标,观察对主要脏器的影响。结果检疫期,24犬心电图各项指标均在正常值范围之内。高剂量组P-R间期时间延长。给药中期,给药结束后及恢复期各项指标未见异常。结论喜炎平注射液对比格犬心电图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选择性雌激素受体(ER)调节剂对高糖血症大鼠胰腺组织氧化损伤等的影响.方法 将24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高糖血症模型组(B组)、他莫昔芬(TAM)低剂量-2.5 mg/(kg·d)]处理组(C组)及TAM高剂量[5 mg/(kg· d)]处理组(D组),每组6只大鼠,利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胰腺组织中ERα及铁死亡通路相关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铁蛋白重链1(FTH1)、长链脂酰CoA合成酶4 (ACSL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生化方法检测大鼠胰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以及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的含量.采用比色法检测胰腺组织中铁的含量.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测大鼠胰腺组织形态,并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大鼠胰岛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A~D组大鼠胰腺组织中ERα、GPX4、FTH1及ACSL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F=31.06~84.37,P<0.05);CAT、SOD、GSH-PX等酶活性以及GSH、H2O2、MDA、铁含量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F=50.82~204.01,P<0.05).B组大鼠胰腺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形态学改变,胰岛超微结构呈现明显的铁死亡特征;C、D组大鼠胰腺组织病理损伤得到有效缓解,同时,胰岛超微结构也趋于正常.结论 选择性ER调节剂可能通过ER抑制胰腺组织氧化应激水平,降低细胞铁死亡,进而缓解高糖血症所致大鼠胰腺的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33.
只猴均于给药后12~15 d死亡.Beagle犬实验显示,事件有关阿糖胞苷40 mg组4只犬和事件无关阿糖胞苷40 mg加长春新碱16 μg组2只犬于用药后9~13 d出现行走困难;事件无关阿糖胞苷40 mg加长春新碱160 μg组2只犬在用药后6~7 d处于濒死;长春新碱160 μg组3只犬于给药后4~12 d处于濒死.生理盐水组和事件无关阿糖胞苷组均未出现神经损害症状.结论:含长春新碱的阿糖胞苷制品鞘内(椎管内)注射能致神经损害.  相似文献   
34.
第一产程胎心监护图形异常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韩淑娟  齐卫红 《山东医药》2008,48(31):77-78
回顾性分析足月单胎头位分娩产妇第一产程中胎心率(FHR)正常者305例(对照组)和FHR异常者351例(观察组)的临床资料,结果异常FHR类型包括轻度变异减速、早期减速和晚期减速,其他异常为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基线变异减弱、重度变异减速和延长减速.观察组羊水粪染发生率16.2%,新生儿窒息发生率4.0%;对照组羊水粪染发生率5.9%,新生儿窒息发生率2.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第一产程异常FHR图形中晚期减速、基线变异减弱、重度变异减速是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5.
头孢匹胺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匹胺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20℃)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注射用头孢匹胺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6h内不同时间点的含量,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及pH值变化。结果两药配伍后6h内的含量、pH值及外观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头孢匹胺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可在配伍后6h内使用。  相似文献   
36.
目的给大鼠膝关节腔注射rAAV2/TNFR:Fc,观察供试品对机体产生的毒性反应及其严重程度、主要毒性靶器官及损害的可逆程度。方法设PBS对照组、人源低剂量组、人源中剂量组、人源高剂量组、鼠源低剂量组、鼠源高剂量组、PBS对照卫星组、人源低剂量卫星组和人源高剂量卫星组,共9个组,分别给予PBS、人源1×1012vg/ml、2×1012vg/ml、3×1012vg/ml、鼠源1×1012vg/ml、3×1012vg/ml、PBS、人源1×1012vg/ml及人源3×1012vg/ml的药物。试验采用膝关节腔注射,每次注射50μl,连续给药8d,每次注射单侧膝关节,左右侧膝关节交替注射,末次给药后连续观察3个月。结果动物的临床症状、尿生化、体温、血液学、血清生化学、脏器重量等均未见生物学意义的改变,病理学检查也未发现与供试品相关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关节腔注射后的主要分布组织为:关节腔滑膜、脾脏和淋巴结,随时间延长,供试品在各组织脏器的分布浓度有下降的趋势。大鼠膝关节腔注射给药rAAV2/hTNFR:Fc,动物体内会产生抗AA2结合抗体、抗hTNFR抗体和中和抗体。结论给大鼠关节腔注射rAAV2/TNFR:Fc,连续给药8d的无明显毒副反应剂量为1.5×1011vg/只。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锌指转录因子GKLF/KLF4 mRNA在子宫内膜癌组织及良性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的变化与手术病理分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37例子宫内膜癌组织(研究组)和26例良性子宫内膜组织(对照组)中GKLF mRNA表达强度的变化。结果:(1)每份实验标本中均检测到GKLF mRNA表达,子宫内膜癌中的相对表达强度为0.38±0.19,良性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强度则为0.72±0.16,与良性内膜组织相比较,内膜癌组织中GKLF mRNA的表达强度降低。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子宫内膜癌组织GKLF mRNA的表达强度依次为Ⅰ期内膜癌0.56±0.12,Ⅱ期内膜癌0.35±0.09,Ⅲ期内膜癌0.17±0.08,子宫内膜癌的手术病理分期愈晚,GKLF mRNA的表达强度愈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随着病理分级的增高,GKLF mRNA的表达强度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GKLF表达下调,而且GKLF mRNA的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呈负相关,提示GKLF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和进展过程。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瘦素水平与早期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 检测25例正常早孕妇女(对照组)及30例原因不明自然流产病人(研究组)的血清、绒毛和蜕膜组织中瘦素及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的水平。结果 研究组及对照组胎盘绒毛组织中瘦素水平均有较高表达.但对照组瘦素水平高于研究组(H=15.26,P〈0.01).蜕膜组织无瘦素表达。对照组血清瘦素和β-hCG水平明显高于研究组(t=9.493、5.356,P〈0.01);且两者呈正相关(r=0.776,P〈0.05)。结论 血清和胎盘绒毛组织中瘦素水平降低可能是发生自然流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p16、p53和rasp2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与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表达的关系,探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多因素、多阶段的异常改变。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21例正常子宫内膜、19例子宫内膜上皮内瘤样病变(EIN)及45例子宫内膜癌中p16、p53、rasp21蛋白、ER和PR的表达情况。结果子宫内膜癌中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子宫内膜(P〈0.01);正常子宫内膜中p53和rasp21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子宫内膜癌(P〈0.05,P〈0.01)和EIN(P〈0.05),其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肌层浸润及组织分级有关(P〈0.05)。子宫内膜癌中,rasp21蛋白与ER、PR的表达呈负相关(r=-0.4575,r=-0.4240)。结论p16、p53和rasp21基因均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rasp21蛋白的异常改变是子宫内膜癌发生的早期事件,并与ER和PR有协同作用,为子宫内膜癌恶性进展和预后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间接淋巴结造影对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直肠黏膜下间接淋巴结造影 ,对 3 2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 ,术前行淋巴结造影并摄X线片 ,术后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造影检查阳性 10例患者中 8例与病理检查结果相符 ,阳性符合率为 80 % ( 8/10 ) ;而造影结果阴性患者病理检查结果均为阴性 ,阴性符合率为 10 0 % ( 2 2 /2 2 )。结论 间接淋巴结造影有助于正确判断淋巴结是否彻底清扫 ,从而使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更具主动性 ,提高了淋巴结清扫的彻底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