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8篇 |
免费 | 8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篇 |
基础医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5篇 |
内科学 | 9篇 |
神经病学 | 6篇 |
特种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2篇 |
综合类 | 53篇 |
预防医学 | 23篇 |
药学 | 18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0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2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外周血树突状前体细胞(pDC)亚群的变化,探讨pDC亚群在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自然史中的意义。方法采集健康对照组15例,免疫耐受组19例,慢性乙型肝炎组26例,非活动性组33例的外周血,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髓样树突状前体细胞(pDC1)和浆细胞样树突状前体细胞(pDC2)。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慢性乙型肝炎组pDC2显著下降(P〈0.05),慢性乙型肝炎组pDC1显著高于免疫耐受组(P〈0.05),非活动性组pDC2显著高于免疫耐受组和慢性乙型肝炎组(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HBVDNA水平与pDC2之间存在正相关(r=0.303,P=0.043)。结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自然史不同阶段的外周血树突状前体细胞(pDC)亚群的频率和数量的变化,可能与HBV持续感染的机制和肝炎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32.
33.
34.
目前临床医生只能依靠用药后肿瘤的缓解率和患者的生存率来获得疗效信息。基因芯片技术的问世使人们找到一种可以在治疗开始前就获得肿瘤对药物的敏感性信息的方法,对肿瘤的生物学特征进行推测,并据此制定出最适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最大限度的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本文就此内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5.
36.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头颅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进一步认识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头颅CT特征,以提高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分析16例临床确诊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实验室检查及CT资料,其中继发性7例,特发性9例,均行CT平扫,结果 16例均显示脑实质钙化。苍白球钙化见于16例,尾状核头钙化16例尾状核体钙化10例。豆状核钙化13例。壳核钙化12例。齿状核钙化12例,丘脑钙化8例,顶叶钙化11例,额叶钙化10例,枕叶钙化8例。颞叶钙化4例。钙化基本呈双侧对称性。结论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对病变程度的判定有一定价值,但明确定性则需结合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37.
鼻咽癌是一种主要流行我国南方地区的头颈部恶性肿瘤。研究表明肿瘤抑制基因异常甲基化导致该基因失活,引起了肿瘤的发生,因此相关基因的甲基化有可能作为肿瘤筛查和早期诊断的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38.
本研究通过对癌症康复期病人进行心理测评,了解癌症病人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特点,并探讨影响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因素,研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深入了解影响癌症康复期病人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方式因素及两者的关系基础上,为社区医护人员有针对性的选择适合癌症康复期病人的心理干预方法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39.
电刺激小脑顶核改善缺血性脑损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齐力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1996,(1)
电刺激小脑顶核(FN)可以增加局部脑血流量(rCBF),缩小梗塞体积,而不伴随脑代谢率的改变。提示对脑缺血可能有益。对电刺激FN可以改善实验性脑缺血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对缺血性脑损害的脑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理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0.
以聚乙二醇单甲醚(PEGME)为侧链,马来酸酐/1-十八碳烯交替共聚物(PMAO)为骨架,制备出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多功能梳状聚合物(PMAO-PEGME).该聚合物分别与 CH3OH 和LiOH 反应,制得梳状马来酸酐/1-十八碳烯交替共聚物多缩乙二醇酯(PMAO-PEGME-ME)和单离子聚合物电解质(即梳状马来酸酐/1-十八碳烯交替共聚物多缩乙二醇酯羧酸锂 PMAO-PEG-MELi),用FT-IR、1H-NMR、DSC、交流复阻抗谱等对得到的聚合物电解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 LiClO4浓度的增加,PMAO-PEGME-ME/LiClO4 体系的电导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符合通常的聚合物电解质电导率与盐浓度的依赖关系.当每千克聚合物中含 1.5 mol Li-ClO4时,电导率达到最大值,室温下为 1.01×10-5S/cm.PMAO-PEGMELi 的室温电导率可达3.57×10-7S/cm.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