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4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为评价经皮穿刺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PTCA)中短时、反复的血流阻断-再灌是否具有抗急性缺血适应现象及缺血相关性心律失常的作用,连续观察了138例住院接受PTCA术冠心病患者的术前及术中心电图、心率和血压等变化。结果显示:①38例患者术中出现室性早搏(VE),占总例数27%,其中30例于首次球囊扩张时发生了VE,9例记录到二联律或成对VE;另8例于再次球囊扩张时出现VE,无1例成对VE。前者的VE检出率显著高于后者(22%VS58%,P<001);②出现VE的38例患者的冠脉狭窄程度轻于其余无VE出现者(74±11%VS.87±12%,P<005)。提示:①短时反复的冠脉闭塞-再灌过程可减轻缺血心肌细胞的电不稳定性;②首次扩张后血流再灌的心肌对急性缺血产生较强的适应现象。  相似文献   
92.
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的等同表现形式(附2例报告)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430060)黎明江王晋明江洪近几年来,有关冠心病心绞痛的特殊表现形式——心绞痛等同表现已见诸多文献报道[1~3]。此种现象虽属少见,却引起临床医师的广泛重视。现将我院所见的近...  相似文献   
93.
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 (TET)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发作性胸闷、胸痛的患者 3 6例。同期 (1~ 2周内 )进行冠状动脉造影 (CAG)和记录TET心电图变化。冠状动脉狭窄≥ 5 0 %的为冠心病组 ,冠状动脉狭窄 <5 0 %或正常冠状动脉为对照组 ,将两组检查的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TET检出冠心病的敏感性 95 .45 % (2 1/ 2 2 ) ,特异性 71.42 % (10 / 14) ,准确度 86.11% (3 1/ 3 6)。运动时间、ST段下移幅度及峰心率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P <0 .0 1)。运动试验早期低运动量时出现的心肌缺血提示 2、3支病变。结论利用TET诊断冠心病简便易行、准确高度 ,综合多项参数可初步推测其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94.
本文检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结合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结果,探讨炎症反应在UA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1对象与方法 1998年12月~2000年7月住院的冠心病患者51例,按世界卫生组织制订冠心病分型标准,UA组27例(男24,女 3),平均年龄 58±11岁。稳定性心绞痛(SA)组24例(男22,女2),平均年龄 56±10岁。两组间血脂水平、体重指数、血糖水平、高血压分期、吸烟比例等参数无差异。选同期住院非器质性心律失常患者21例为对照组(男18,女 3)…  相似文献   
95.
目的:检测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MAPKs信号通路分子的磷酸化水平,探讨房颤心房纤维化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21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于术中获取约200 mg的右心房肌组织,分为窦律(SR)组11例和房颤(AF)组10例.Masson病理染色观察心房纤维化,免疫组化测定心房肌组织中CTGF、HGF的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测定心房肌组织中MAPKs信号通路分子的磷酸化水平.结果:与SR组比较,CTGF、MAPKs信号通路分子的磷酸化水平及胶原容积分数在AF组显著增加,而HGF的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风湿性心脏病房颤患者心肌组织中CTGF的表达增加及HGF的表达降低,可能激活了MAPKs信号通路分子的磷酸化表达,从而促进心房纤维化,参与房颤的发生与维持.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与治疗,从而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以肺动脉高压为首诊的混合性结缔组织病临床资料并复习国内相关报道.结果:国内之前报道8例,包括本例共9例,全为女性;首发主要症状是胸闷、心悸、气喘;临床表现为雷诺现象、关节肿胀及疼痛、硬指/手指肿胀、紫绀等;辅助检查发现血沉升高、血...  相似文献   
97.
背景:研究表明血红素氧合酶1的过表达有抗炎症反应的作用,将血红素氧合酶1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O-1-BMSCs)移植入梗死心脏周围是否可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的比例而明显改善梗死心肌重构呢?目的:观察血红素氧合酶1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心肌梗死后心肌胶原的调节及心肌重塑的逆转作用。方法:利用血红素氧合酶1腺病毒转染体外培养扩增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结扎大鼠左前降支动脉制造心肌梗死模型,1h后,分别将HO-1-BMSCs、BMSCs多点注射到大鼠心脏梗死区四周,对照组注射等量磷酸盐缓冲液。结果与结论:Adv-hHO-1转染BMSCs后获稳定表达;hHO-1-mRNA仅在HO-1-BMSCs移植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HO-1-BMSCs移植组基质金属蛋白酶2/9的表达显著减少(P<0.05),Null-BMSCs组基质金属蛋白酶2/9的表达虽然减少,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细胞移植组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3的表达显著增加,尤以HO-1-BMSCs组明显(P<0.05);但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无明显变化(P>0.05)。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3/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比例在细胞移植的心脏中明显上升。与对照组比较,细胞移植组心室中的胶原蛋白沉积减少,心室腔内径显著缩小。结果表明血红素氧合酶1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使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的比例正常化,并逆转心肌细胞外基质的重构。  相似文献   
98.
目的 :为研究二尖瓣狭窄伴心房颤动患者经皮穿刺二尖瓣球囊成形术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 330例病人施行PBMV。男 1 0 4例 ,女 2 2 6例 ,年龄 1 5~ 86岁 ,平均 (40 .3± 1 0 .2 )岁。 2 1 2例为窦性心律 (窦性心律组 )。 1 1 8例为二尖瓣狭窄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组 ) :心房颤动病程 1~ 1 2 0 (1 6 .1± 1 8.3)月。二尖瓣狭窄心房颤动病人术后行复律治疗。结果 :330例病人中 32 7例完成手术并达到扩瓣终点 (99.1 % )。PBMV成功者 ,左房平均压从 (2 5 .4± 9.3)mmHg下降到 (1 0 .1± 3 .8)mmHg,肺动脉平均压从 (41 .7± 1 7.4)mmHg下降到 (2 5 .9± 1 3 .2 )mmHg。二尖瓣口面积从 (0 .95± 0 .2 7)cm2 增加到 (1 .82± 0 .2 4 )cm2 ,左房前后径从 (4.94± 0 .61 )cm缩短到 (4.2 8± 0 .53)cm。窦性心律组与心房颤动组PBMV成功率无明显差异 (99.5 %VS98 3 % ,P >0 .0 5)。心房颤动组瓣口面积增加 (0 .77± 0 .2 2 )cm2 ,略小于窦性心律组 (0 .89± 0 .2 4 )cm2 ,P <0 .0 5 ;左房前后径缩短 (0 .64± 0 .61 )cm ,较窦性心律组 (0 .71± 0 .50 )cm缩短程度略小 ,P <0 .0 5 ,而且最终左房前后径明显大于窦性心律组 ;左房平均压降低 (1 2 .2± 4 .4)mmHg,其下降程度也小于窦性心律组 (1 6 .9± 4 .8)mmH  相似文献   
99.
蒋志斌  黎明江  葛健 《医药导报》1999,18(4):255-255
卡托普利口服制剂目前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近年国外研究表明,该药静脉制剂用于治疗高血压急症,具有起效快、疗效高、副作用少的特点[1],作者尚未见国内文献报道。本文报告此方面的疗效及不良反应。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我院住院及门诊的急症高血压患者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32~72岁,平均(52.3±16.1)岁,均有头昏、头痛、恶心等症状,伴舒张压(DBP)大于或等于16kPa(120mmHg)需紧急降压(肾动脉狭窄患者除外),其中5例心功能为NYHA级。全部病例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1.2用药方法采用江苏常州制药厂提供的卡托普利(商品名:开富林),…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总结 1991年 10月至 1998年 4月间 6 1例患者 6 5支冠脉闭塞病变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资料 ,探讨冠脉闭塞病变PTCA治疗的影响因素。方法  (1)病例及分组 :急性冠脉闭塞组 (急性组 ) :10例 10支闭塞冠脉 ,系急性心肌梗塞后 12小时内PTCA ;亚急性冠脉闭塞组 (亚急性组 ) :2 9例 2 9支闭塞冠脉 ,急性心肌梗塞后 4周PTCA ;慢性冠脉闭塞早期组 (慢性早期组 ) :9例10支闭塞冠脉 ,推算冠脉闭塞时间大于或等于 1个月但小于 3个月 ;慢性冠脉闭塞晚期组 (慢性晚期组 ) :13例 16支闭塞冠脉 ,推算冠脉闭塞时间大于 3个月。 (2 )分析方法 :PTCA的成功率及与冠脉闭塞时间和冠脉闭塞局部形态特征的关系。结果  (1) 6 1例患者PTCA后 6 5支闭塞血管经PTCA后 5 4支开通 ,病变成功率 83 1% ,病例成功率 85 2 % (5 2 6 1)。 (2 ) 4组病人的病变成功率分别为 :急性组10 0 % (10 10 ) ;亚急性组 96 6 % (2 8 2 9) ;慢性早期组 70 % (7 10 ) ;慢性晚期组 5 0 % (8 16 )。 (3)急性和亚急性组PTCA失败与病变形态无关 ,慢性组局部病变呈平齐截断或有桥连侧支者失败率高。结论 冠脉闭塞病变PTCA治疗是一相对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闭塞病变的时间和慢性病变局部形态特征是影响PTCA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