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195篇 |
免费 | 417篇 |
国内免费 | 36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2篇 |
儿科学 | 80篇 |
妇产科学 | 83篇 |
基础医学 | 345篇 |
口腔科学 | 34篇 |
临床医学 | 1248篇 |
内科学 | 1107篇 |
皮肤病学 | 88篇 |
神经病学 | 240篇 |
特种医学 | 408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1342篇 |
综合类 | 2606篇 |
预防医学 | 1336篇 |
眼科学 | 47篇 |
药学 | 944篇 |
11篇 | |
中国医学 | 732篇 |
肿瘤学 | 28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0篇 |
2023年 | 220篇 |
2022年 | 261篇 |
2021年 | 328篇 |
2020年 | 201篇 |
2019年 | 184篇 |
2018年 | 210篇 |
2017年 | 137篇 |
2016年 | 203篇 |
2015年 | 185篇 |
2014年 | 372篇 |
2013年 | 429篇 |
2012年 | 550篇 |
2011年 | 547篇 |
2010年 | 532篇 |
2009年 | 466篇 |
2008年 | 505篇 |
2007年 | 517篇 |
2006年 | 476篇 |
2005年 | 443篇 |
2004年 | 487篇 |
2003年 | 473篇 |
2002年 | 328篇 |
2001年 | 325篇 |
2000年 | 310篇 |
1999年 | 250篇 |
1998年 | 172篇 |
1997年 | 200篇 |
1996年 | 201篇 |
1995年 | 195篇 |
1994年 | 203篇 |
1993年 | 165篇 |
1992年 | 160篇 |
1991年 | 131篇 |
1990年 | 109篇 |
1989年 | 82篇 |
1988年 | 67篇 |
1987年 | 60篇 |
1986年 | 52篇 |
1985年 | 33篇 |
1984年 | 27篇 |
1983年 | 25篇 |
1982年 | 30篇 |
1981年 | 22篇 |
1980年 | 9篇 |
1979年 | 7篇 |
1978年 | 6篇 |
1965年 | 4篇 |
1964年 | 3篇 |
1959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探讨佛山地区急性脑出血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及其与TNF-α、IL-6的相关性,为中医药防治急性脑出血提供参考。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脑出血患者共320例,收集患者的四诊资料并判定患者的中医证型,EL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分析中医证型与TNF-α、IL-6的相关性。结果:佛山地区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其中以痰热腑实证、风痰火亢证、风痰瘀阻证3个证型的比例最高,分别为86例(26.87%)、63例(19.69%)、54例(16.87%),单因素卡方检验证型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医证型与TNF-α、IL-6相关性方面,风火上扰证、风痰火亢证和痰热腑实证的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风痰瘀阻证、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痰湿蒙窍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佛山地区急性脑出血中医证型分布以痰热腑实证、风痰火亢证、风痰瘀阻证最多见,不同中医证型的TNF-α和IL-6水平存在差异,提示脑出血患者中医证型与炎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2.
63.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模式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20年1—3月就诊的133例COVID-19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基本资料匹配原则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模式干预。分析比较两组COVID-19患者出院前和出院2周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肺功能指标以及患者对护理总体满意程度情况。结果 出院前,两组间SAS、SDS评分、SF-36量表各项评分、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2周后两组SAS、SDS分数、SF-36量表各项评分、肺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状况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总体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COVID-19患者出院后病情恢复程度,能有效改善患者生理、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盆底肌锻炼(PFMT)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干预前列腺癌根治术(RP)后尿失禁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7月—2021年6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的RP术后尿失禁患者120例,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PFMT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用PFMT联合TEN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72 h尿垫使用量、最大尿流率、最大膀胱容量、最大尿道闭合压、腹压漏尿点压、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分以及临床疗效。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72 h尿垫使用量为(1.95±1.13)片, 低于对照组[(6.28±2.47)片],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最大尿流率[(13.92±2.53) mL/s]、最大膀胱容量[(338.72±19.22) mL]、最大尿道闭合压[(69.75±5.04) cmH2O]、腹压漏尿点压[(90.56±5.26) cmH2O]均优于对照组[(11.4... 相似文献
65.
乳腺癌保乳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手术方式,但常规保乳手术受各种因素限制,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而在常规保乳手术的基础上应用侧胸壁穿支皮瓣进行局部重建可改善其局限性,提高保乳率。针对乳腺癌保乳手术的现状,本文分析整理国内外文献,认为应用侧胸壁穿支皮瓣进行保乳手术安全可靠,且有较好的手术效果。本文从侧胸壁穿支皮瓣的发展、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侧胸壁穿支皮瓣的解剖及优缺点、手术方法、手术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护理等方面,对侧胸壁穿支皮瓣在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应用作一综述,旨在增加对侧胸壁穿支皮瓣临床乳腺癌手术中应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66.
67.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AM1)、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微小RNA(miRNA)-155在1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型糖尿病(T1DM)患者101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糖尿病(DM)组和早期糖尿病肾病(DKD)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DKD的可能影响因素;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血清sICAM1、TNFR1、miRNA155对早期DKD的诊断价值。结果 101例T1DM患者发生DKD 37例,发生率为36.63%。早期DKD组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sICAM1、TNFR1、miRNA155高于DM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低于DM组(P<0.05)。Logistic结果显示,hsCRP(OR=2.140,P=0.023)、eGFR(OR=0.425,P=0.009)、sICAM1(OR=4.187,P=0.001)、TNFR1(OR=4.697,P<0.001)、miRNA155(OR=3.832,...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茶浸出液对牙釉质抗酸性的影响。方法将30个牙釉质块随机分为茶浸出液组、氟化钠组及去离子水组,采用间断性浸泡的方法处理牙釉质块后浸泡在脱矿液中,测定脱矿液中钙、磷含量的变化。结果茶浸出液组、氟化钠组脱矿液中的钙磷溶出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茶浸出液组与氟化钠组的钙磷溶出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茶浸出液及氟化物均可抑制牙釉质钙磷溶出,茶浸出液对牙釉质有较强的抗酸性。 相似文献
69.
70.
生长抑素十四肽和八肽对门脉高压症患者肝内门体分流术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十四肽和八肽对门脉高压症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和外周静脉血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血管内皮素(ET-1)、胰高血糖素(GLU)、一氧化氮(NO)浓度变化.方法采用两交叉设计对14例门脉高压症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患者经颈内静脉留置于门静脉内支架下方的导管,直接测静脉压,动态观察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同时检测IGF-1、ET-1、GLU、NO血浆浓度.生长抑素十四肽(6 mg/d)、生长抑素八肽(0.6 mg/d)分别于TIPS术后24 h采用微量泵持续24h经周围静脉输注.用药前及用药后8、24 h进行检测.结果生长抑素十四肽和八肽用药前后门静脉压力最大差值分别为(9.4±1.0)cmH2O和(5.0±1.0)cmH2O,两者用药前后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生长抑素十四肽与八肽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IGF-1、GLU用药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NO、ET-1用药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生长抑素十四肽(6 mg/d)、生长抑素八肽(0.6 mg/d)均有降低门静脉压力的作用,但生长抑素十四肽的降压作用更为显著.两者用药后显著降低血中IGF-1、GLU浓度.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中IGF-1、GLU等激素的分泌和释放,降低肝的代谢,减少肝血流量,从而降低门静脉压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