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5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氯吡格雷对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氯吡格雷对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和治疗脑梗死的药理学作用.方法:将48例临床和影像学确诊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服用氯吡格雷(75 mg/d),对照组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治疗前和用药2个月后分别进行超声检查观察肱动脉血流介导性扩张,同时测定血清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前列环素(PGI2)和vonWillebrand因子(vWF)水平.结果:用药前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率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用药后ET和vWF水平明显下降(P<0.01),而NO和PGI2水平显著升高(P<0.01,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ET和vWF水平下降、PGI2水平增高更为显著(P<0.05).结论:与阿司匹林100 mg/d相比,氯吡格雷75 mg/d能更有效地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预防脑梗死.  相似文献   
32.
代谢综合征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初步探讨代谢综合征与初发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选择905例初发脑卒中患者和500例正常对照,计算各组代谢综合征的现患率。测定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等指标。结果初发卒中患者代谢综合征的现患率是对照组的3倍;伴代谢综合征的脑卒中患者中,缺血性卒中(80.75%)所占比例显著超过出血性卒中,CRP和FIB(均P〈0.05)均明显高于同组不伴MS的患者及对照组。结论代谢综合征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其机制可能与凝血纤溶系统、炎症等方面有关。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抑郁障碍患者躯体化症状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睡眠及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于心理门诊就诊的119例抑郁障碍患者。按照病人健康问卷躯体症状群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15,PHQ-15)得分分为轻度躯体化组( ...  相似文献   
34.
目的 分析上海长海医院院内急性缺血性卒中超急性期救治情况,探讨脑卒中中心成立后对于院内卒中救治的成效。方法 自2013年9月成立脑卒中中心并执行急性缺血性卒中超急性期救治流程后,我们建立了卒中应急小组,超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患者进入急救绿色通道,进行快速影像学评估、溶取栓小组制定救治方案、溶栓及取栓后患者进入卒中单元等治疗措施和流程。定期开展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各个科室之间的沟通交流。结果 建立应急流程后,超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及取栓救治数量明显增加,从发病到呼叫会诊时间明显缩短,溶取栓人数明显增加,心内科及心胸外科患者最多见,其中房颤为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结论 超急性期救治流程建立后,院内卒中溶栓及取栓人数明显增加,其中,心内科及胸外科术后的最多见,考虑和这两个科室病种的特殊性相关(脑血管病危险因素高发科室),自从救治流程建立后,每年院内卒中溶栓及取栓的人数在不断增加,这与加强了相关科室的联系及交流相关。  相似文献   
35.
脑血管病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国民的第一位死亡原因,给社会及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近年来国内外对脑血管病的研究日新月异,推动了该病预防和诊治的快速发展.本文概述了当前脑血管病基础及临床领域的几个热点问题,包括基础研究的关注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救治及血管内治疗,脑出血和脑卒中的预防及早期康复,脑血管病防治的循证、转化及精准医学研究.期望通过这些热点问题的探讨为相关学科的医师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通心络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Zea.Longa方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模型,观察不同剂量的通心络(0.5mg/kg,2.0mg/kg)对缺血.再灌脑损伤大鼠行为学、脑组织形态学等的影响,检测线粒体内NDA及FAD氧化呼吸链R3、R4、RCR、P/O等评价呼吸功能的指标,以及对脑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影响。结果通心络(2.0mg/kg)能减轻脑缺血-再灌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减少脑水肿,缩小脑梗死面积,改善线粒体呼吸链功能,抑制脑组织匀浆中SOD含量的降低及MDA含量的升高。结论通心络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改善线粒体呼吸功能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7.
黎佳思  张雷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9):1420-1421
2010年8月,上海市启动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本院作为首批培训基地之一,接纳了近百名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以下简称“规培医师”)[1].规培医师进入各科室后,由中级职称以上医师直接带教.本科室培训的3名规培医师中,有2名被评为“上海市优秀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因此对带教实践中的经验和体会进行了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38.
通心络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通心络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线粒体ATPase、抗氧化酶和脂质过氧物的影响。方法:采用栓线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MCAO)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观察通心络对大鼠脑组织匀浆及线粒体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的影响;检测线粒体组分中的腺苷三磷酸酶(adenosine triphosphatase,ATPase)活性变化。结果:通心络能抑制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匀浆中SOD含量的降低及MDA含量的升高,但对GSH-Px含量无明显影响;能抑制线粒体组分中SOD,GSH-Px含量及ATPase活性的降低和MDA含量的升高。结论:通心络对局灶性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水平与TIA/轻型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关系。 方法 收集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上海长海医院住院治疗的78例TIA/轻型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 影像学资料。按照患者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和认知功能正常组。比 较两组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差异,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尿酸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结果 78例TIA/轻型卒中患者中,认知功能障碍组34例,认知功能正常组44例。认知功能障碍组高 血压(70.6% vs 45.5%,P =0.026)及糖尿病(52.9% vs 29.5%,P =0.036)患病率均高于认知功能 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认知功能障碍组血清尿酸([ 0.31±0.07)mmol/L]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 ([ 0.36±0.09)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尿酸水平是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保护因素 (OR 0.990,95%CI 0.984~0.997,P =0.008)。 结论 对于TIA/轻型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较认知功能正常者糖尿病、高血压患病率高,尿 酸水平低。血清尿酸水平是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40.
目的:体外分离和培养新生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干细胞并进行鉴定,为用于脑梗死动物模型梗死区移植细胞作准备.方法:分离新生大鼠皮质神经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使用免疫细胞荧光染色技术对细胞的特性进行鉴定,并对细胞的胆碱能特征进行鉴定.结果:获得了Nestin阳性的神经干细胞,其分化后可获得MAP-2、GFAP和 CNPase阳性的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寡突胶质细胞;通过胆碱能鉴定发现大脑皮质干细胞可分化为胆碱能神经元. 结论:体外分离和培养的大脑皮质神经干细胞具有增殖分化的能力,并可以分化为胆碱能神经元,有望应用于皮质损伤后认知障碍及运动障碍的细胞移植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