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9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和α4-整合素(α4-Integrin)在内耳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钥孔戚血蓝蛋白激发已两次全身致敏的大鼠内耳,诱发其内耳免疫反应,制造迷路炎模型,然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内耳VCAM-1和α4-Intergrin分别在内耳中的表达。结果 内耳激发后24小时,螺旋轴静脉(spiral modiolar vein,SMVs)及其回流小静脉(collecting venules,CVs)可见有VCAM-1表达,48小时达最高峰,维持此水平1周,然后下降。α4-Intergrin在致敏后24小时即可表达于浸润于SMV8和CVs及蜗神经周围的白细胞,铝小时达高峰,然后迅速下降。结论 内耳免疫反应时VCAM-1、α4-Intergrin在炎性细胞从循环系统进入内耳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2.
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补救治疗突发性聋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对经过常规治疗没有痊愈或无效的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选择门诊经过常规治疗没有痊愈的突发性聋患者45耳,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21耳,地塞米松经鼓膜穿刺鼓室内注射2毫克/次,2次(一周)一个疗程;对照组24耳,给谷维素及复合维生素B口服,用药一周.观察治疗前后纯音听阈及耳呜、耳闷感的变化情况.结果纯音测听结果显示实验组6耳有效(6/21),对照组1耳有效(1/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呜改善实验组有5耳(5/15),对照组1耳(1/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闷感改善实验组有3耳(3/11),对照组1耳(1/1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可以改善常规治疗没有痊愈的突发性聋患者的听力及耳鸣症状.  相似文献   
43.
低压脉冲发生器治疗梅尼埃病的短期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低压脉冲发生器治疗顽固性梅尼埃病的短期临床观察,评价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其长期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对18例顽固性、活动性梅尼埃病患者患侧耳鼓膜置管及低压脉冲发生器治疗8周的效果进行观察。运用症状卡和6点功能评分进行眩晕发作和活动状况的主观评分;采用纯音测听、耳蜗电图和双温试验进行听力学和前庭功能评价。结果18例患者低压脉冲治疗后较治疗前眩晕程度、发作频率、发作日及6点功能评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周较治疗前耳蜗电图-SP/AP比值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温试验水平半规管功能无明显变化;2例患者治疗后4周较治疗前纯音测听0.5、1、2.3kHz平均听阈改善≥10dB,16例患者听阈无明显变化;12例患者治疗后8周较治疗前听阈改善≥10dB,6例患者听阈无明显变化;平均6个月观察期内无明显并发症。结论低压脉冲发生器的短期治疗可以控制梅尼埃病眩晕症状、改善听力水平、无明显并发症及副作用。该方法可以安全、有效、非结构破环性地治疗梅尼埃病,可用于顽固性梅尼埃病外科手术及鼓室注药治疗前。  相似文献   
44.
梅尼埃病的内淋巴显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运用无创性的经咽鼓管鼓室内导入造影剂钆技术,进行内耳三维快速液体衰减反转恢复核磁共振(3D-FLAIRMRI)扫描,探讨梅尼埃病内淋巴显像的可行性。方法2例顽固性、活动性梅尼埃病患者经咽鼓管鼓室内导入钆喷酸葡胺稀释液24h后进行内耳3D-FLAIRMRI。患者行钆喷酸葡胺溶液导入前、后24h分别进行纯音测听和鼓室导抗检查。结果内耳3D-FLAIRMRI显示造影剂钆可以分布到内耳外淋巴,并且可以区分内、外淋巴间隙的边界,清晰显像内淋巴情况;2例患者造影前、后24h纯音测听平均听阈值和鼓室导抗无变化。结论运用内耳3D-FLAIRMRI加咽鼓管鼓室内导入造影剂钆,可以显像梅尼埃病内淋巴情况;经咽鼓管鼓室内导入造影剂是安全、有效的给药新途径。  相似文献   
45.
目的了解健康青年人的前庭自旋转试验(VAT)的正常值。方法采用美国WSR公司的VAT检测仪对31例20~30岁健康青年人进行VAT检测,统计分析其实际测量值,并与检测仪自身的正常参考值范围相比较。结果20~30岁健康青年人的VAT的实测值基本都在参考范围之内。2.0、2.3、2.7、5.5、5.9Hz的水平增益实测值,2.0、5.9Hz的垂直增益实测值,以及2.0、2.3、2.7、3.1、3.5、3.9Hz的垂直相移实测值与参考值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水平相移和非对称性中,实测值与参考值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健康青年人的VAT正常值在参考范围之内,青年人的前庭功能在较低频率范围(2~3Hz)可能更敏感。  相似文献   
46.
异丙托溴胺治疗老年人非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异丙托溴胺喷雾剂治疗老年人常年性非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取随机对照试验,分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22例,每日鼻腔喷雾异丙托溴胺喷雾剂2次,每次2喷;对照组30例,每日鼻腔喷雾布地奈德喷雾剂2次,每次2喷,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有效率95.5%,对照组有效率73.3%,差异有显著性(P<0.05);鼻黏膜纤毛运动时间,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异丙托溴胺喷雾剂治疗老年人常年性非变应性鼻炎效果明显,对鼻纤毛运动功能未见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7.
目的: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0℃冰水刺激诱导下人类大脑前庭功能相关区域的信号变化。材料与方法:2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受试对象,在15s内将15ml的冷水注入受试者右侧外耳道。所有的数据都使用SPM 99,对与前庭性眩晕相关的皮质激活区和失活区进行了个体分析及组分析处理。结果:多个皮质及皮质下脑区出现激活及失活。其中激活区包括:辅助运动区、中央旁小叶、左侧楔前叶、左侧后脑岛、左侧颞中回/颞上回复合体及左侧舌状回(BA19区)。失活区包括:双侧额上回及额中回、右侧中央前回、左侧楔前叶及右侧颞中回/颞上回复合体。结论:本实验结果证实人类大脑存在着一个广泛的皮质反应网络参与前庭信号处理过程的学说。  相似文献   
48.
目的:研究鼻中隔棘突激光切除术的疗效。方法:52例鼻中隔棘突患者通过激光手术纠正鼻中隔棘突,术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50例鼻塞患者中,术后46例(92.0%)治愈,4例(8.0%)好转。32例头痛患者中28例(87.5%)头痛视觉模拟评分改善了50%以上,其中9例头痛完全缓解,4例头痛评分效果改善不到25%。随访发现鼻中隔创面可在1个月内完全自行修复,所有患者均未发现有鼻中隔穿孔、脓肿,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鼻中隔棘突激光切除术视野清晰,操作简单,出血少,并发症少,费用低,患者术后痛苦小。  相似文献   
49.
50.
目的 通过鼾声监测分析结合上气道压力测定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软腭游离缘平面以上阻塞(上部阻塞)和以下阻塞(下部阻塞)鼾声的频域特性的不同之处.方法 对30例男性OSAHS患者夜间睡眠时同步进行鼾声监测和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