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58篇
内科学   52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44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133篇
预防医学   3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3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41.
随着中国消费者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夏桑菊制剂和草本保健茶正受到消费者的欢迎。通过查阅了近年来有关夏桑菊的文献资料,对质量控制进行了总结,并阐述了夏桑菊在药理作用和保健功能等方面的生物活性,为夏桑菊制剂和保健产品在临床应用和生活保健方面的的进一步深度利用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动态变化。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39例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在入组时和维持治疗一个月后进行自评测查。结果:患者入组时SCL-90各因子分显著高于维持治疗一个月后和全国常模因子分,维持治疗一个月后SCL-90仍有多个因子分显著升高。SDS表明入组时患者抑郁发生率为93.4%,维持治疗一个月后为85.3%,两者无显著差异(χ2=2.403,P=0.121)。SAS表明入组时患者焦虑发生率为47.8%,维持治疗一个月后为34.6%,入组时焦虑发生率显著高于维持治疗一个月(χ2=4.499,P=0.034)。结论: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不佳,应采取措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减少其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3.
目的 了解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及相关因素. 方法 采用住院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I)、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SS),对143例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估. 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SDSS-I的6个项目有缺陷,SDSS-I评分与病程、住院时间、住院次数评分呈正相关,与假出院天数、参加娱疗工娱疗天数呈负相关(P<0.05). 结论 开展形式多样文体活动、缩短住院时间,增加社会接触时间,可减轻患者的社会接触时间,可减轻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患儿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为消化性溃疡患儿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197例消化性溃疡患儿采用问卷、交谈或二者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包括患儿年龄、家属经济状况及胃镜检查情况等.用Logistic回归法筛选消化性溃疡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消化性溃疡患儿治疗完全依从占41.6%,不完全依从占58.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居住地(城市或农村)、家属文化程度、医疗支付方式(医疗保险、自费)均为消化性溃疡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论 应重视消化性溃疡病早期防治教育,从而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认知功能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方法.检测抑郁症患者(患者组)和健康志愿者(对照组)COMT基因多态性分布。患者组评定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中国韦氏成人记忆量表(WMS—RC)、连线A、B测验。结果COMT等位基因与基因型频率在患者组和对照组内均有显著性差异(Χ^2检验,P均〈0.01),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Χ^2检验,P均〉0.05);患者组COMT等位基因、基因型之间在WCST、WMS—RC和连线A、B测验无显著性差异(F检验,P均〉0.05),但在HAMD-24认识障碍因子分上均有显著性差异(F检验,P均〈0.05);患者组基因型A/A与认识障碍(r=-0.210,P=0.036)、绝望感(r=-0.331,P=0.001)均呈负相关;等位基因A与绝望感呈负相关(r=-0.220,P=0.028);等位基因G与认识障碍(r=0.210,P=0.036)、绝望感(r=0.331,P=0.001)均呈正相关。在WCST测验中,等位基因G与持续错误数呈正相关(r=0.341,P=0.000);在WMS—RC测验中,等住基因G与数字广度(倒背)呈负相关(r=-0.327,P=0.001)。结论提示COMT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及认知功能的改变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46.
丘脑腹中间核(ventral intermediate nucleus,Vim)是治疗帕会森病患者震颤症状最有效的靶点[1-5].然而在影像学定位时,Vim因无明显影像特征而不能直接测量[6].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07年155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2例(7.7%).肿瘤距肛缘距离≤5cm者吻合口瘘发生率(16.67%)明显高于≤7cm者(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急性左半结肠良性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术的可行性及适应证。方法2003~2008年收治的18例左半结肠良性梗阻患者接受急症手术,均采用术中灌洗后一期切除吻合术,观察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8例均顺利完成一期切除吻合术,无一例围手术期死亡。并发症:腹腔感染2例,伤口感染6例,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急性左半结肠良性梗阻患者进行适当的术中处理后,一期切除吻合术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广东省广州市居民健康相关行为及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城市社区居民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按性别定额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市422名15岁~的居民进行健康相关行为(吸烟、饮酒、体育锻炼、主动获取卫生保健知识)的问卷调查,其中社区居民200名,医院门诊患者222名.用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本调查吸烟者11.85%;饮酒者6.2%;常参加体育锻炼者59.72%;主动获取保健知识者66.10%.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在控制混杂因素后,性别是影响吸烟(OR=19.68,95%CI=7.37~52.60)、饮酒(OR=7.84,95%CI=2.61~23.59)、主动获取卫生保健知识(OR=2.05,95%CI=1.34~3.15)的主要因素;文化程度是影响吸烟(OR=0.42,95%CI=0.21~0.83)、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OR=2.09,95%CI=0.31~0.73);在业状况是影响体育锻炼(OR=0.61,95%CI=1.02~2.62)和主动获取卫生保健知识(OR=1.77,95%CI=1.08~2.90)的主要因素.结论 本次调查对象健康行为与性别、文化程度、是否在业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0.
瑞美隆与文拉法辛治疗老年期抑郁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瑞美隆与文拉法辛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 4 5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其中瑞美隆组 2 3例 ,文拉法辛组 2 2例 ,总疗程 6周 ,并使用HAMD和TESS量表评估两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经过 6周治疗后 ,瑞美隆组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91.3%和 73.9% ,而文拉法辛组为 86 .4 %和 72 .7% ,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 ,而两组TESS评分比较无差异 (P >0 .0 5 )。瑞美隆常见不良反应为 :嗜睡、头昏 ,食欲增强 ,体重增加 ,而文拉法辛为恶心、呕吐、头昏、便秘、排尿困难。结论 两者均为治疗老年抑郁症有效而安全的抗抑郁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