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8篇
内科学   50篇
皮肤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16篇
预防医学   119篇
药学   33篇
  1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91.
秦其荣  王玮  朱宏斌  张振  黄芬 《职业与健康》2022,(24):3381-3385
目的 分析1999—2020年马鞍山市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自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获取1999—2020年马鞍山市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案例信息,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999—2020年马鞍山市累计报告HIV感染者/AIDS患者953例,其中HIV感染者占55.82%(532例),AIDS患者占44.18%(421例),累计死亡131例。发病率整体呈年度上升趋势(χ2趋势=310.06,P<0.01);男性感染明显高于女性,男女比例为4.92∶1;年龄以青年为主,≤29岁者占37.88%,≥50岁人群自2010年以来呈上升趋势(χ2趋势=54.26,P<0.01);已婚有配偶者最多,占41.55%;职业以家政、家务及待业和农民为主,占49.74%,学生占5.35%;教育程度以初...  相似文献   
492.
目的分析IKZF1基因缺失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中的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9年9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收治的142例接受儿童样化疗方案的B-AL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IKZF1缺失患者的临床特征。无事件生存(EFS)和总生存(OS)的多因素分析使用Cox回归模型。将患者分为IKZF1缺失/单纯化疗组(A组)、IKZF1缺失/移植组(B组)、IKZF1非缺失/单纯化疗(C组)、IKZF1非缺失/移植(D组)四组比较患者生存。结果142例患者,50例(35.2%)检出IKZF1基因缺失,其中4~7号外显子缺失占44.0%;与非缺失型比较,IKZF1缺失组B-ALL患者初诊时白细胞计数升高比例更高(52.0%对28.3%,P=0.005)、诱导治疗第14天微小残留病转阴率更低(MRD1,40.0%对70.7%,P<0.001)以及Ph染色体阳性比例更高(52.0%对21.7%,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IKZF1缺失组3年EFS率、OS率明显低于IKZF1非缺失组[(37.1±7.3)%对(54.7±5.4)%,P=0.025;(51.8±7.9)%对(73.9±4.7)%,P=0.013];多因素分析显示IKZF1缺失是影响B-ALL患者EFS(HR=1.744,95%CI 1.082~2.812,P=0.022)、OS(HR=2.036,95%CI 1.119~3.705,P=0.020)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A组的3年EFS、OS、无病生存率(DFS)均明显低于其他亚组。在IKZF1缺失患者中,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组3年OS率为(67.9±10.4)%,3年EFS率为(46.6±10.5)%,均明显高于非移植组的(31.9±11.0)%和(26.7±9.7)%(P值分别为0.005、0.026)。结论IKZF1基因缺失的B-ALL患者整体预后差,儿童样化疗方案不能完全纠正IZKF1缺失对预后的不良影响;儿童样方案联合allo-HSCT可显著改善IKZF1缺失B-ALL的整体预后。  相似文献   
493.
为将立德树人这一医学教育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本教学团队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针对医学教育的要求,构建基于价值引领、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四位一体”育人理念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深挖病原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实验课的德育内涵和思政元素,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在全教学过程中进行思政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深入培养医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使命感及责任感,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掌握与理解本课程的基础知识有明显促进作用,提高了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94.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的发生率、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液科收治的恶性血液病合并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结果4年内22717例次患者共发生582次血流感染,2018-2021年血流感染的发生率依次为2.79%、2.99%、2.79%和2.02%。共分离出599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487株(81.3%),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菌81株(13.5%),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糖球菌和屎肠球菌;真菌31株(5.2%),以热带念珠菌为主。主要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和替加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1.0%、15.3%、15.4%和3.3%。主要非发酵菌对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分别为29.6%、13.3%和21.7%。81株革兰阳性菌中仅2例对糖肽类抗菌药物耐药。结论2018-2021年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液科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不同菌种耐药率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95.
戊型肝炎病毒(HEV)是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可经动物跨种间传播,其感染导致的戊型肝炎发病率居世界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首位,现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物种被鉴定成为HEV新的天然宿主,HEV跨种间传播途径越来越多,严重阻碍了对该病毒的防控。因此,本文旨在总结、探讨HEV跨物种间传播的进展,为防控HEV的传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6.
肠道准备充分与否,直接影响结肠镜检查的进行,影响术者对肠黏膜病变的观察。儿童肠镜检查前使用的肠道准备方法都是由成人的方法演变而来,有口服番泻叶法、口服硫酸镁+洗肠液法等,但儿童依从性较差,口味不好的药物,患儿往往难以有效服用,影响肠镜检查,也给患儿增加再次肠道准备的痛苦。现将我院使用乳果糖、番泻叶或硫酸镁行肠道准备的方法、效果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