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7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是指因长期反复过量饮酒导致躯体、心理强烈渴求,且造成精神、躯体功能损害.酒依赖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当前日益严重的医学和社会问题[1].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住院期间经过药物治疗病情能得到控制,但是出院后不久因为复饮酒病情复发再次入院.  相似文献   
32.
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后的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调查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后的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对103例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后进行调查。结果·· :83.5%海洛因依赖者有睡眠质量问题 ,PSQI平均得分12.26±s1.46 ,逐步回归分析表明 ,影响患者脱毒后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依次为躯体化、生活事件、抑郁、焦虑和社会支持。结论·· :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后存在严重的睡眠质量问题 ,在临床脱毒治疗后 ,应重视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这有助于患者成功戒毒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小剂量他达拉非对BPH所致下尿路症状(LUTS)合并E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BPH所致LUTS合并ED的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治疗Ⅰ组、治疗Ⅱ组、对照组,每组42例。治疗Ⅰ组每日口服他达拉非5 mg+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0.2 mg,共12周;治疗Ⅱ组每日口服他达拉非5 mg,共12周;对照组每日服用安慰剂,共12周。在基线时、治疗6周、治疗12周、治疗停药4周、治疗停药8周共5个时间点接受随访,并在每个时间点记录研究对象的排尿期症状亚项评分、储尿期症状亚项评分、IPSS总评分及IIEF-5评分,并嘱患者记录研究期间性生活次数。结果:针对排尿期症状亚项评分:治疗Ⅰ组5个时间点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Ⅱ组中治疗6周与基线、治疗停药8周与基线、治疗停药8周与治疗6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5个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时、治疗停药8周时治疗Ⅱ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12周、治疗停药4周时3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储尿期症状亚项评分:治疗Ⅰ组、治疗Ⅱ组5个时间点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5个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时、治疗12周时、治疗停药4周时、治疗停药8周时治疗Ⅰ组与治疗Ⅱ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针对IPSS总评分:治疗Ⅰ组、治疗Ⅱ组中治疗停药8周与治疗6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5个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时、治疗12周时、治疗停药4周时、治疗停药8周时3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IIEF-5评分:3组随访期间性生活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Ⅰ组中治疗停药4周与治疗6周、治疗停药8周与治疗6周、治疗停药8周与治疗停药4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Ⅱ组中治疗停药8周与治疗6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5个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时、治疗停药4周时治疗Ⅰ组与治疗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6周时、治疗停药8周时3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每日单用他达拉非5 mg对改善患者储尿期症状亚项评分、IIEF-5评分具有良好效果,且此疗效与联合用药方案效果相似,在停药后仍具有延续性,可推荐用于ED伴以储尿期症状为主的BPH/LUTS患者。  相似文献   
34.
采用颈上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切断技术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该组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为24~76岁,平均54岁。病程6~14年。脑梗死部位:内囊区4例,外囊1例,额顶叶4例,多发性腔隙样梗死2例,中脑梗死1例。植物状态5例,12例均有痉挛性瘫痪,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肌力0级2例,肌力I~II级7例,肌力III级3例,语言吐字不清5例,吞咽困难5例,思维和记忆力明显减退2例,呈现痴呆表现。长期伴有患肢疼痛4例,震颤2例,患肢水肿1例。1.2方法全部病例均在颈丛麻下进行手术。取仰卧位,在术侧肩下及颈后垫起,使头后…  相似文献   
35.
目的:比较与评价腹腔镜与开放手术在治疗肾上腺髓质脂肪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接受腹腔镜术和开放手术治疗的肾上腺髓质脂肪瘤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这两种术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37例接受腹腔镜术的患者,除1例因肾周脂肪层过厚、分离困难而中转开放手术外.其余均获得成功。10例接受开放手术的患者均获得成功。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手术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128.3±49.6)min和(140.5±43.9)min,(53.3±57.1)ml和(145.5±110.5)ml,(2.1±0.7)天和(2.9±0.7)天,(5.6±1.0)天和(10.7±4.9)天。结论:腹腔镜肾上腺髓质脂肪瘤切除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开放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开放手术,可作为肾上腺髓质脂肪瘤外科手术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6.
目的 通过对外伤性后颅窝血肿的临床分析,提高外伤性后颅窝血肿的诊治水平.方法 报告80例外伤性后颅窝血肿,有硬膜外血肿55例,硬膜下血肿14例,小脑血肿6例,混合性血肿5例,伴有对冲性额颞叶脑挫裂伤或血肿30例.就其受伤机制、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呼吸骤停的抢救等问题进行讨论.结果 38例保守治疗痊愈,42例经手术治疗痊愈30例,轻残7例,重残1例,死亡4例;死因有术前呼吸骤停2例,伴严重对冲性额颞叶损伤或血肿2例.结论 后颅窝血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致呼吸骤停;有枕部外伤史伴头痛、呕吐或照片示枕骨骨折者应高度怀疑,及时头颅CT检查可确诊.血肿量≤10ml可在严密观察下保守治疗,>10ml或病情趋恶化应手术治疗;有对冲性幕上损伤应同时处理.  相似文献   
37.
颅脑损伤的治疗目前仍比较棘手,虽然治疗方法较多,但是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率仍在35%~80%[1~3].1996年6月至1999年6月我科在采用脱水、清除血肿方法的同时,结合气管切开或插管高频喷射(HFJV)通气治疗67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8.
三叉神经痛是颅神经疾病的常见病,它包括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病。作者自1995年10月至2005年7月共实施锁孔开颅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12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39.
由于 CT的广泛应用以及颅脑损伤机理研究认识的不断提高 ,对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早期发现有逐年增多趋势 ( 1,2 ) ,同时也使颅脑损伤后救治工作的规范化得到进一步发展 ,降低了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及致残率。本文回顾近六年来采用 CT追踪观察各种类型颅脑损伤 2 0 0例患者 ,发现 1 9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 ( 9.5 % ) ,现报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患者均为我院 1 996年 3月~ 2 0 0 2年 4月的住院病人 ,男 1 5例 ,女 4例。年龄 1 0~ 71岁 ,其中 30~ 5 5岁 1 3例。车祸伤 1 2例 ,跌伤 5例 ,高处坠落伤 2例 ,单纯颅脑…  相似文献   
40.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者的家庭环境及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标准化评定工具对海洛因依赖者的家庭环境及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SCL-90总分及各项因子分、神经质(N)量表分、SAS总分和标准分及SDS总分和标准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家庭亲密度、娱乐性、组织性和控制性显著低于对照组,矛盾性高于对照组。结论:海洛因依赖者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家庭亲密度低,娱乐性、组织性和控制性差,矛盾性突出,应引起戒毒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