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695篇 |
免费 | 372篇 |
国内免费 | 20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9篇 |
儿科学 | 124篇 |
妇产科学 | 30篇 |
基础医学 | 265篇 |
口腔科学 | 69篇 |
临床医学 | 910篇 |
内科学 | 394篇 |
皮肤病学 | 87篇 |
神经病学 | 81篇 |
特种医学 | 180篇 |
外科学 | 533篇 |
综合类 | 1626篇 |
预防医学 | 805篇 |
眼科学 | 31篇 |
药学 | 1226篇 |
24篇 | |
中国医学 | 677篇 |
肿瘤学 | 16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0篇 |
2023年 | 248篇 |
2022年 | 269篇 |
2021年 | 292篇 |
2020年 | 199篇 |
2019年 | 221篇 |
2018年 | 186篇 |
2017年 | 140篇 |
2016年 | 152篇 |
2015年 | 172篇 |
2014年 | 302篇 |
2013年 | 289篇 |
2012年 | 327篇 |
2011年 | 389篇 |
2010年 | 429篇 |
2009年 | 413篇 |
2008年 | 420篇 |
2007年 | 434篇 |
2006年 | 332篇 |
2005年 | 309篇 |
2004年 | 243篇 |
2003年 | 204篇 |
2002年 | 166篇 |
2001年 | 161篇 |
2000年 | 111篇 |
1999年 | 112篇 |
1998年 | 103篇 |
1997年 | 74篇 |
1996年 | 75篇 |
1995年 | 84篇 |
1994年 | 70篇 |
1993年 | 35篇 |
1992年 | 42篇 |
1991年 | 40篇 |
1990年 | 36篇 |
1989年 | 23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66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1963年 | 3篇 |
1962年 | 2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应用超声技术评价2 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外膜脂肪厚度及与内皮功能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7 年12 月—2018 年9 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T2DM 患者120 例。根据患者
T2DM 病程长短,将患者分为病程≤ 10 年组和病程>10 年组,均为60 例。另收集60 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
应用超声技术分别测量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和右侧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并获得相关的
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结果 病程>10 年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
蛋白(LDL)均高于病程≤ 10 年组(P <0.05)。病程≤ 10 年组、病程>10 年组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均较对照
组高(P <0.05),病程≤ 10 年组、病程>10 年组血管舒张功能均较对照组低(P <0.05)。血管舒张功能与年龄、
糖尿病病程、HbA1c、总胆固醇、TG、LDL、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C 肽及空腹血糖均呈负相关(r =-0.333、
-0.743、-0.705、-0.443、-0.819、-0.556、-0.761、-0.400 和-0.510,P <0.05)。TG、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是
血管舒张功能的独立影响因素(P <0.05)。结论 随着病程的增加,T2DM 患者的心外膜脂肪组织增加、内皮
功能受损加重,应用超声技术可以无创、简便地评价T2DM 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及与内皮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82.
83.
目的在体外肝脏灌流(ECLP)实施技术研究中,对直接灌流和间接灌流孰优孰劣一直存在争议。本实验拟就临床应用对这两种方法进行评价。方法实验动物供体均为普通健康长白猪,体重在20~30kg,雌雄不拘。一组受体是普通健康长白猪,标准与供体相同;另一组受体是普通健康狗,体重在20~30kg,雌雄不拘。随机分为2组,直接灌流受体为肝衰猪,间接灌流受体为肝衰狗:A组(直接灌流组,n=5)体外肝脏与受体间直接进行血液交换;B组(间接灌流组,72-4)体外肝脏用猪血液进行ECLP循环,受体血液自循环,两个循环间的血液通过中空纤维管进行物质交换。A、B两组进行ECLP灌流时间均为4h,肝衰时间为8h,8h后处死。观察体外肝脏和受体一般情况,体外肝脏的胆汁生成量、耗氧率等,受体的血氨、肝脏酶谱和血凝情况等指标。结果A、B两组在体外肝脏的胆汁生成量、耗氧率和受体方面均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虽然直接灌注和间接灌注两者在体外肝脏的存活和灌注效果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但考虑到间接灌注在异种灌注中具有伦理学压力较小的诸多优点,而临床应用又以异种灌注为主,故临床应用时仍推荐应用间接灌注。 相似文献
84.
目的分析研究cT在腰骶椎椎间盘突出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中心2。08年6月~2012年9月腰骶椎椎间盘突出患者72例,将其普通x线平片与cT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普通x线平片显示72例腰骶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椎间隙变窄或前窄后宽30例,椎体后缘唇样肥大增生16例,脊柱生理曲度变直或侧弯26例。诊断率64%(46/72)。cT显示72例患者中共有83个椎间盘突出,其中椎管内突出75个,椎管外突出8个。诊断率1.0%(72/72)。二者诊断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CT扫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中效果明显优于X线平片,诊断准确率高,具有定位定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5.
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附5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50例患者中男41例,女9例,52~76岁;经病理证实为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Ⅱ~Ⅲ级,TNM分期:T2N0M028例,T3aN0M014例,T3bN0M08例。行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其中34例行原位乙状结肠代膀胱术,16例行输尿管造口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并发症及手术效果。结果:手术时间5~10h,术中出血200~1000ml,术后约72h肠道功能恢复,术后2周拔输尿管导管,术后3周拔尿管后腹压排尿正常,术后3个月IVU未见肾积水,未发生腹腔并发症。结论:经腹腹腔镜全膀胱切除术,具有微创、出血少、恢复快等特点,随着技术的进步,该术式将成为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Fe3O4磁性纳米微球磁感应对Wistar大鼠Walker-256肿瘤的治疗作用。方法荷瘤鼠随机分为NS组(注入生理盐水而不接受磁场处理)、MF组(注入磁流体而不接受磁场处理)、MFH1组(注入磁流体在交变磁场中治疗1次)、MFH2组(治疗2次)和MFH3组(治疗3次),共5组。治疗温度控制在50~55℃,分别观察肿瘤体积抑制率和生存期,以及肿瘤的病理改变。结果MFH2组和MFH3组的肿瘤在2周内有明显的肿瘤体积抑制作用,肿瘤体积抑制率分别为(65.0±3.5)%、(71.6±4.2)%。与NS组(35.5±5.6)d比较,MFH3组(41.9±6.5)d和MFH2组(42.1±5.0)d的生存期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4.386,P〈0.05;q=4.558,P〈0.05);MFH1组(39.0±5.3)d和MF组(36.1±6.6)d的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2.406,P〉0.05)。NS、MF组肿瘤表面光滑,小灶性坏死区;癌细胞密度大,核仁明显,易见核分裂相。MFH2和MFH3组瘤内大片坏死残留的无结构红染物质,或空洞,部分胞核有固缩、碎裂及崩解。结论Fe3O4纳米磁流体介导的磁热疗能抑制大鼠Walker-256皮下肿瘤增殖。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喉咽反流(LPR)与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关系及诊治方法。方法对43例反流性咽喉炎患者,收集患者症状、喉镜检查及部分患者胃食管镜检查、24 h食管pH监测结果,依据Belafsky等设立的反流症状指数(RSI)及反流征象分数(RSF)评估,均拟诊断LPR,给予质子泵抑制剂及必要口服胃动力药物治疗12周,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喉镜及RSI和RSF评分判断治疗效果。结果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为37.2%(16例),治疗6周后总有效率48.8%(21例),治疗8周后总有效率86.1%(37例),治疗12周后总有效率90.7%(39例)。结论针对可疑LPR患者行诊断性PPI治疗不失为一种简便易行且疗效确切的方法。 相似文献
88.
目的:提高对非酒精中毒性韦尼克脑病的认识、早期诊断率及预后判断能力。材料和方法:对我院1999—2006年收治的12例非酒精中毒性韦尼克脑病患者临床特征、颅脑磁共振成像特点及治疗转归进行分析。结果:非酒精中毒性韦尼克脑病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大多病例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颅脑MRI检查显示韦尼克脑病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临床预后和转归与其脑部组织损害范围相关,其典型主要表现为内侧丘脑、第四脑室底部及侧脑室、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周围等脑组织对称性T2加权及FLAIR异常高信号,深昏迷患者出现大脑皮质损害。乳头体萎缩少见,增强可见强化。深昏迷及大脑皮质受损的患者预后不佳,其余患者及时给予维生素B1治疗,预后良好。结论:大多非酒精中毒性韦尼克脑病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颅脑MRI有一定特异性,具有诊断和预后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89.
90.
目的:构建编码大鼠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全长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并检测其表达效率和催化活性功能。方法:采用RT?PCR提取nNOS的cDNA,同时改造真核表达载体pCDH?GFP。鉴定nNOS的cDNA碱基序列正确后,将目的基因克隆入慢病毒载体pCDH?GFP,得重组载体pCDH?GFP/nNOS,采用Lipofectamine 2000将其及慢病毒包装辅助质粒转染293T细胞,超速离心纯化后,感染神经干细胞和海马齿状回神经元进行感染能力鉴定,并检测nNOS蛋白表达和催化功能。结果:成功构建编码nNOS全长cDNA,测序证明重组慢病毒载体pCDH?GFP/nNOS构建成功。包装慢病毒颗粒LV?nNOS?GFP可以感染离体神经干细胞和在体神经元。Western blot检测证明nNOS蛋白成功表达。一氧化氮浓度检测表明表达的nNOS具有催化活性。结论:慢病毒载体LV?nNOS?GFP构建成功,可以表达功能性全长nNOS蛋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