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分析经典型BCR-ABL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PN)的基因突变及临床特征。方法应用二代测序方法检测108例初诊BCR-ABL阴性MPN患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55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24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29例]与疾病相关的127个基因突变情况,并分析基因突变与临床特征间的关系。结果 108例MPN患者中,100例(92.59%)检出32种基因共211个突变,人均检出(1.96±1.32)个突变。85.19%(92/108)的患者检出驱动基因(JAK2、CALR、MPL)突变,其中69.56%(64/92)的患者至少检出1种附加基因突变。按突变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激活信号通路基因(42.2%,89/211)、DNA甲基化基因(17.6%,36/211)、染色质修饰基因(16.1%,34/211)。PV、ET、PMF三组间激活信号通路基因、表观遗传调节基因、剪接体和RNA代谢基因突变个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MF附加基因平均突变数目高于ET及PV患者(1.69±1.39、0.67±0.70、0.87±1.22,χ2=13.445,P=0.001)。检出≥3个...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CML-CP)患者伊马替尼治疗3个月未达最佳反应[BCR-ABL(IS)>10%]在早期、晚期转换或未转换国产达沙替尼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76例伊马替尼治疗3个月未达最佳反应CML-CP患者的病例资料。依照患者实际转换达沙替尼情况分为早期转换组(伊马替尼治疗3~6个月转换达沙替尼)22例,晚期转换组(伊马替尼治疗6个月以上转换达沙替尼)26例,未转换组28例。换药后随访12个月(未转换组患者以伊马替尼治疗3个月为起点),第3、6、12个月监测患者外周血BCR-ABL(IS),12个月时复查患者骨髓。结果:①随访第3个月时各组达BCR-ABL(IS)≤10%比例分别为77.3%、61.5%和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2>0.05);②随访第6个月时各组达BCR-ABL(IS)≤1%比例分别为59.1%、53.8%和4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5>0.05);③随访第12个月时各组达BCR-ABL(IS)≤0.1%比例分别为50.0%、26.9%和17.9%,早期转换组优于未转换组(P=0.031<...  相似文献   
23.
目的评估国产伊马替尼(IM)治疗初诊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患者及长期使用羟基脲治疗后转换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2013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使用国产伊马替尼治疗的初诊慢性期CML患者和长期使用羟基脲后转换为国产伊马替尼治疗CML慢性期患者病历资料。结果共收集到44例初诊组和9例转换组患者的病历资料。治疗3月时,BCR-ABLIS定量≤10%的比例分别为70.5%和33.3%;治疗6月时,BCR-ABLIS定量≤1%的比例分别为66.7%和14.3%;治疗12月时,BCR-ABLIS定量≤0.1%的比例分别为36.8%和28.6%。常见不良反应有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水肿、恶心、肌肉痉挛等,患者耐受性良好。结论长期使用羟基脲治疗的CML患者,改用国产IM治疗后的耐受性良好,仍有获得满意分子生物学反应的可能,并可能因而改善预后。羟基脲治疗的CML患者,应尽快转换为伊马替尼治疗。  相似文献   
24.
25.
对双侧低位颞颌关节成形术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位假关节成形术治疗颞颌关节强直效果最差,尤其对双侧者弊病更多,十九世纪末以Esmarch为代表的颞颌关节强直低位假关节成形术,由于术后易出现开(牙合)、颌骨短缩等畸形,到二十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已被放弃,代之以高位假关节形成术。但从五十年代末期至八十年代我国仍不断见到双侧低位假关节形成术后的病例,因此有必要提出来供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种植术后放疗的可行性以及适当的放疗时机。方法:将纯钛种植体植入兔双腿胫骨干骺端,术后2周,4周放疗,对标本进行X线检查,组织学,扫描电镜及X线能谱分析,结果:种植术后2周放疗组,种植体的直接骨性结合率(Direction contact length firaction,DCLF)仅为对照组的60%,种植术后4周放疗组的65%,新生骨的成熟明显推延;种植术后4周放疗组,其DCLF及钙磷比值(Ca/P)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照射可抑制骨组织的再生和矿化,但对已初步完成骨结合的种植体的DCLF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7.
人到老年,本应一身轻松度晚年。可一些人随着年岁的增长,反而逐渐变得挑剔、爱计较了,不满意的事情也随之而来。例如:电话铃响,接听一问,方知对方拨错了号码;早晨七点要准时看报,可投递员送报却误点了;买零食付钱时,商贩却把钱翻来覆去地看,担心是假钞。这样的事碰上一件,有些老人的情绪就会低落一天。  相似文献   
28.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4例初治淋巴癌患者,通过流式细胞术了解其化疗前、中和结束后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表达水准。化疗后随访分完全缓解组6例,部分缓解组35例,难治性患者23例,另选58例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完全缓解组MM患者Th(CD3+CD4+)细胞、Ts(CD3+CD8+)细胞和NK(CD3-CD16+CD56+)细胞虽均略有下降,但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部分缓解组的患者中,Th(CD3+CD4+)细胞下降明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Ts(CD3+CD8+)细胞与NK(CD3-CD16+CD56+)细胞虽亦有所降低,但差别不具有显著性(P0.05)。(3)难治组的MM患者中,Th(CD3+CD4+)细胞、Ts(CD3+CD8+)细胞和NK(CD3-CD16+CD56+)细胞均呈明显下降。Th(CD3+CD4+)细胞、Ts(CD3+CD8+)细胞和NK(CD3-CD16+CD56+)细胞如果在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下降与否直接影响到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29.
鼻中隔偏曲是临床常见疾病,鼻中隔向一侧或双侧偏曲或局部形成突起,引起鼻腔,鼻窦功能障碍并产生症状,可诊断为鼻中隔偏曲,由于鼻中隔偏曲能引起耳鼻喉等诸多组织器官的并发症,治疗上尤应重视。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是为了矫正鼻中隔在发育过程中或鼻部外伤后所致鼻中隔向一侧或两侧偏斜局部突起形成嵴或棘或中隔软骨前端而影响鼻的生理功能,手术目的为了消除鼻功能障碍恢复正常鼻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Evans综合征(AIHA同时或相继发生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共刺激分子CD80、CD86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共刺激分子CD80、CD86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AIHA/Evans综合征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中的机制及其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4例次AIHA/Evans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CD80、CD86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的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AIHA/Evans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D80比例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发作时CD86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和治疗缓解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在AIHA/Evans综合征发作患者中表达明显下降,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淋巴细胞共刺激因子CD86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异常表达可能参与AIHA/Evans综合征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方面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