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7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对肝移植术早期成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肝移植术早期成功率的危险因素,总结在肝移植术前应用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治疗对术后患者早期生存率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肝移植患者术前80次MARS治疗的临床资料,对有关临床指标进行排序分析;术后生存30d的28例为生存组,死亡6例为死亡组,对部分术前危险因素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 50例患者中免除移植出院8例,移植前死亡8例,34例过渡到移植,移植后死亡6例。单次6 h MARS治疗较大幅度降低患者血清总胆红素、肌酐、尿酸、血氨、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同时显著改善系列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P<0.05);移植术后早期死亡与术前SOFA、肌酐、国际标准化比率(INR)、TNF α和IL-10等存在明显相关性。 结论 术前SOFA、肌酐、INR、TNF α和IL-10水平是移植后早期死亡的主要术前危险因素,术前MARS支持可以显著改善这些危险因素,有效提高移植成功率,甚至避免移植手术。  相似文献   
32.
推行建设项目业主责任制提高投资效益湖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410013)黄祖发随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国家投资的建设项目也必须实行体制的转变。我院从实践中总结与探索了这样的经验,即推行“建设项目业主责任制”,大大提高了投资效益。湖南医...  相似文献   
33.
34.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60(heat shock protein60,HSP60)对小鼠移植皮片成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用60只C57BL/6(H.2b)小鼠为受体,45只BALB/C(H.2d)小鼠、15只CBA/N(H-2^k)为供体,均为8~12周龄近交系雌性小鼠。受体小鼠剪下1cm&#215;1cm全层皮肤,干纱布清创,即为植床: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A组:无菌取供体BALB/C(H.2d)小鼠背部1cm&#215;1cm全层皮片,刮去皮下组织后移植至受体小鼠背部;B组:受体小鼠背部皮下注射0.1mL不完全弗氏佐剂(imcompleted Freund’s adjuvant,IFA),2周后行BALB/C(H-2d)小鼠皮肤移植:C组:受体小鼠背部皮下注射经0.1mLIFA乳化后的50gtgHSP60,2周后行BALB/C(H-2^d)小鼠皮肤移植:D组:受体小鼠背部皮下注射经0.1mL IFA乳化后的50μg HSP60,2周后行CBA/N(H-2^k)小鼠皮肤移植。B、C、D组供体皮肤移植方法同A组。术后观察移植皮片成活时间;移植术后7、25d行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及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细胞因子检测;术后7d行迟发型超敏反应测定。结果A、B、C、D组移植皮片成活时间分别为(12.4&#177;0.5)、(11.6&#177;0.8)、(29.3&#177;2.6)及(27.6&#177;2.1)d:A、B组与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间及C、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移植术后7d,A、B、C、D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每分钟放射脉冲数(counts of perminute impulse,cmp)值分别为12836&#177;1357、11876&#177;1265、6581&#177;573及6843&#177;612;A、B组与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P〈0.05):A、B组间及C、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P〉0.05);术后25d,各组cpm值分别为13286&#177;1498、12960&#177;1376、11936&#177;1265及12374&#177;1269,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移植术后7d,C、D组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IL-10高于A、B组,IL-2、干扰素γ(interferonl,,IFN-γ)低于A、B组(JP〈0.05),A、B组间及C、D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JP〉0.05):术后25d,各组IL-2、IL-10及IFN-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移植术后7d,A、B、C、D组受体小鼠对供体小鼠脾细胞的迟发型超敏反应为(0.84&#177;0.09)、(0.81&#177;0.07)、(0.43&#177;0.05)及(0.46&#177;0.03)mm:A、B组与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间及C、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P60对免疫耐受的诱导和维持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5.
原位肝移植术后近期感染分析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1个月内感染的诊断、预防。方法: 回顾分析38例次原位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 全组18例患者出现29例次感染,感染率为47.4%(18/38)。所有感染均出现在术后3d以后,感染部位肺部占37.9%(11/29),腹腔24.1%(7/29),血液17.2%(5/29),胆道13.8%(4/29),泌尿系统3.4%(1/29),肝脏3.4%(1/29)。感染菌株中阴沟肠杆菌占27.6%(8/29),大肠埃希菌24.1%(7/29),金黄色葡萄球菌20.7%(6/29),表皮葡萄球菌10.3%(3/29),肺炎克雷伯菌6.9%(2/29),白色念株菌6.9%(2/29),粪肠球菌3.4%(1/29)。感染病死率38.9%(7/18)。上腹部手术史、手术持续时间、输血量、胆道重建方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延迟、术后持续高血糖是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围术期肠道去污治疗是预防感染的保护因素。结论 : 感染是影响肝移植生存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减少各种危险因素及围术期肠道去污治疗有助于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供、受者细胞膜P-糖蛋白(P-gp)的编码基因(MDR基因)多态性对肾移植受者环孢素A(CsA)急性肾毒性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173例肾移植供、受者MDR基因外显子26(exon26)基因型;分别以供者和受者exon26基因型进行分组,观测术后3个月内受者血尿素氮、血肌酐和24 h尿量等指标与供、受者exon26基因型之间的关系.结果 供者和受者exon26基因型均为CC、CT和TT三种类型.173例供者中,CC、CT和TTr型比例分别为:28.3%(49/173)、41.6%(72/173)和30.0%(52/173);173例受者中,CC、CT和TT基因型比例分别为:27.7%(48/173)、40.5%(70/173)和31.8%(55/173).供、受者间exon26基因型的类型和分布比例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移植术后,共有48例受者符合CsA急性肾毒性诊断标准.按受者CC、CT、TT型分组时,各组受者CsA急性肾毒性的发生率分别为25.0%(12/48)、41.7%(20/48)和33.3%(16/48),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供者CC、CT和TT基因型分组时,各组受者术后CsA急性肾毒性的发生率分别为14.6%(7/48)、50.0%(24/48)和35.4%(17/48),CC与CT和TT型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受者CC型组肾功能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供者CC型组(P<0.05).结论 MDR基因多态性对肾移植受者CsA急性肾毒性发生率具有明显的影响,而发挥作用是供者MDR基因多态性.  相似文献   
37.
背景:骨形态形成蛋白4及其受体在骨再生和修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目的:建立小鼠胫骨牵引成骨模型,分析骨形态形成蛋白4及其受体在牵引成骨过程中的表达,探讨机械牵张力转化为生物信号从而调节骨再生过程的机制.方法:健康雄性8周龄CD-1小鼠36只,按照手术时间随机分成术后第5,9,13,17,24和31天组,每组6只.所有小鼠均接受左胫骨中上段低能截骨,安置体外延长固定架,截骨后5 d为静止期;截骨后第6天起开始每天进行胫骨延长,速率为0.2 mm,2次/d,共12 d,为牵引期;自第18天停止牵引,为固塑期.于术后第5,9,13,17,24和31天分别处死动物,采集胫骨标本,作组织学检查、RT-PCR和原位杂交实验分析骨形态形成蛋白4及其受体激活素样激酶3以及骨钙素的表达.结果与结论:组织学检查显示静止期修复过程基本与骨折愈合过程相似.小鼠骨折断端在持续牵引下有明显的骨痂形成,骨形态形成蛋白4及其受体激活素样激酶3以及骨钙素的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结果表明,牵引成骨是一种持续的骨再生过程,机械张力可通过刺激骨形态形成蛋白4及其受体以及骨钙素的持续高表达维持骨痂的不断形成和再塑,以充填连续延长的骨折间隙.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环孢素A和舒莱单一或联合用药对大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的作用,评价联合用药的药效。方法:不同剂量环孢素A和舒莱单一或联合用于大鼠心脏移植,术后观察移植心存活时间,取移植心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检测血清IL-2和IL-4水平。结果:单一及联合用药均能延长移植心的存活时间,而且移植心存活时间越长,其发生排斥反应的程度就越轻。在急性排斥时血清IL-2水平明显升高,而移植心长期存活者IL-4水平明显升高。结论:环孢素A和舒莱可有效地抑制同种异体的移植排斥反应,联合应用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9.
经肝动脉移植新生猪胰岛细胞治疗Ⅰ型糖尿病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异种胰岛细胞肝内移植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了解猪胰岛细胞植入糖尿病病人肝内以后是否可控制病人血糖 ,了解移植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方法 培养 7~ 10d的新生猪胰岛细胞 ,经肝动脉植入 4例Ⅰ型糖尿病病人肝内 ;其中 2例植入 4× 10 6个胰岛细胞 ,2例植入 8× 10 6个胰岛细胞。移植后病人使用的抗排斥方案为 :术后当天 ,使用甲泼尼龙 5 0 0mg,第 2天将甲泼尼龙降至 5 0mg ,3d后服用泼尼松并逐步减量至 10mg ,维持该剂量 1个月 ;环孢素 8mg/kg ,每日 2次 ,使用 12个月 ;霉酚酸酯 2g/d ,使用 2 5d。测量移植前后外源性胰岛素用量、葡萄糖耐量试验、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观察病人一般情况及肝、肾功能变化。结果 由于使用甲泼尼龙的原因 ,移植后病人的外源性胰岛素用量一度上升至 6 0mg。随着甲泼尼龙用量的减少 ,外源性胰岛素的用量逐渐减少 ,较移植前减量约 32 %~ 5 8%。胰岛素减量幅度与植入胰岛细胞数量相关。移植以后糖尿病病人糖化血红蛋白减少 ,血糖较移植前明显稳定 ,肝肾功能维持正常 ,病人体重增加 ,一般情况改善。移植异种胰岛细胞以后未发现肝功能和外周血CD4阳性淋巴细胞和CD8阳性淋巴细胞异常。结论 经肝动脉移植猪胰岛细胞治疗Ⅰ型糖尿病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使用的抗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抗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nducible costimilator,ICOS)单克隆抗体与小剂量环孢素A(cyclosporine,CsA)联用对同种异基因大鼠心脏移植后移植物生存质量和慢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术后随机分为同基因移植对照组和同种异基因移植试验组,其中试验组根据术后处理不同又分为安慰剂组、常规剂量CsA组、抗-ICOS-单抗组、小剂量CsA组和抗-ICOS-单抗联合小剂量CsA组,观察各组大鼠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及移植心组织病理学变化,对移植心长期存活(〉100d)的受体,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结果:单独使用不同剂量CsA者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较安慰剂组明显延长(P〈0.05);抗-ICOS-单抗联用小剂量CsA组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较单用小剂量CsA组明显延长(P〈0.05);与安慰剂组相比,单用抗-ICOS-单抗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心长期存活受体中,与常规剂量CsA组比较,联合治疗组移植心慢性排斥损伤明显减轻,而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有显著升高(P〈0.05)。结论:抗ICOS单抗加小剂量CsA联合免疫治疗,可有效延长大鼠移植心存活时间和减轻慢性排斥反应,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高水平表达与诱导移植耐受、抑制慢性排斥反应有重要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