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7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总结肝移植围手术期应用分子吸附循环系统(MARS人工肝)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19例48次MARS人工肝治疗的疗效。结果 单次6h(或多次)MARS人工肝治疗能显著降低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血氨、尿素氮、肌苷、尿酸等水平,其中15例病人成功过渡到肝移植,1例晚期肝硬化病人经人工肝治疗后肝性脑病症状得到缓解,因各种原因不愿再行肝移植,出院后2周死亡,另1例患者因上消化道大出血未能等到肝移植而死亡。2例肝移植术后患者,治疗后好转出院。治疗成功率为88.9%。结论 MARS人工肝分子吸附循环系统是治疗肝功能衰竭安全而有效的辅助方法,为过渡到肝移植创造了机会。  相似文献   
22.
大鼠肝移植模型的建立及排斥品系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大鼠原位肝移植手术技巧及排斥反应品系的选择。方法封闭群SD、Wistar大鼠各30只,近交系Lewis,BN大鼠各30只。通过改良双袖套法行原位肝移植,分别于术后第7 d、30 d取肝组织行病理检查,观察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和术后生存率。结果封闭群SD→Wistar大鼠48 h、1个月存活率为93.3%和89.2%;近交系Lewis→BN大鼠48 h存活率为90.0%,并于术后11 d内全部死亡。病理组织学结果示封闭群肝组织排斥反应明显轻于近交系。结论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是模型成功的关键。SD→Wistar大鼠出现自然耐受;Lewis→BN是较理想的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  相似文献   
23.
试论新时期医院形象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4.
背景:近年来,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在骨组织领域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而糖代谢紊乱是引起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大鼠体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表达的变化,并探讨其与糖尿病骨折愈合障碍的关系。 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2组,实验组制备2型糖尿病模型,对照组正常饲养。糖尿病模型制备成功后,所有大鼠建立左胫骨骨折牵引成骨模型,胫骨延长0.3 mm/d,持续14 d。 结果与结论:牵引结束后,X射线摄片显示实验组糖尿病模型大鼠骨折断端之间牵引骨痂形成较对照组明显减少;骨痂组织学检查表现为微骨柱排列紊乱,初始基质前沿浅染。ELISA法检测实验组血清和双侧骨痂组织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 < 0.01),骨钙素明显降低(P < 0.01)。提示2型糖尿病大鼠骨折牵引骨痂生成障碍,而骨组织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水平增高可能是导致2型糖尿病骨折愈合障碍的原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心胸腺联合移植对大鼠同种异体移植心脏的抗排斥作用.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行心胸腺联合移植,通过移植心存活时间、病理学检查、CD4 ,CD8 T细胞的浸润及检测血中和移植心中IL-2和IL-4水平,观察移植胸腺的作用.结果:对照组移植心平均存活(6.0±0.76)d,保留胸腺的大鼠行心胸腺联合移植其移植心平均存活(6.88±0.64)d(P<0.05);胸腺切除后行心胸腺联合移植可明显延长移植心的存活达(14.13±5.82)d(P<0.01),短期应用环孢素则可使移植心长期存活:在移植心获长期存活组其移植心及胸腺的病理改变及CD4 ,CD8 T细胞的浸润均很轻微,且其血清及移植心组织中的IL-2降至较低水平,而IL-4则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无论保留或切除受体胸腺,心胸腺联合移植均有利于移植心的存活,而且胸腺切除后心胸腺联合移植对移植心有更显著的保护作用,短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则可诱导大鼠对同种异体移植心脏的耐受.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FTY720与ICAM-1单抗(mAb)对小鼠-大鼠异种心脏移植的抗排斥作用.方法:采用小鼠-大鼠腹部心脏移植,观察移植心存活时间、病理检查、CD4和CD8细胞的浸润程度及检测血中IL-2,IFN-γ,IL-4以及IgM抗体水平.结果:对照组移植心平均存活时间为(2.75±0.43)d.单用ICAM-1 mAb组移植心存活时间无明显延长,单用FTY720大剂量组移植心平均存活(4.25±0.71)d(P<0.01):FTY720与ICAM-1 mAb大剂量联合用药组移植心存活时间平均(10.25±2.1 2)d(P<0.01).联合用药组的病理反应、T细胞浸润及IL-2,IFN-γ,IgM水平明显减轻或降低;IgM水平与移植物存活时间呈负相关(R=-0.754,P<0.01).结论:FTY720与ICAM-1 mAb单一用药对异种移植的抗排斥作用不明显,联合用药可有效延长异种心脏移植的存活时间并能抑制异种抗体的产生.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背驮式原位肝移植 (PBOLT)术后 1年内内脏循环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15例因肝硬化行PBOLT患者 ,分别于术前和术后 1~ 3d ,7~ 15d ,3~ 6个月 ,1年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 (CDFI)测定门静脉血流平均流速 (PBV)、门静脉血流量 (PBF)、肝动脉搏动指数 (HA PI)、脾动脉阻力指数 (SA RI)、脾脏纵向直径 (LDS)、肠系膜上动脉搏动指数 (SMA P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 ,并与 1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 PBV ,HA PI ,SA R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在肝移植术后 1年内基本恢复正常 ( P >0 .0 5 ) ;LDS明显缩小 ,但仍高于正常值 ;PBF于术后 1年仍较正常对照值高 ( P<0 .0 5 ) ;SMA PI于术后 1年较术前有所恢复 ,但仍低于正常对照值 (P <0 .0 5 )。结论 肝硬化患者的内脏循环血流动力学紊乱在原位肝移植 1年内绝大部分得到恢复。说明肝移植术本身并不导致术后高血流动力学的发生 ,肝硬化患者肝移植后的早期内脏血流动力学紊乱可能与移植前已存在的病理生理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8.
肝移植术后胆道感染的防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感染的预防和治疗。笔者对 38例次原位肝移植术患者术后定期留胆汁培养 ,并定期服用利胆药物及胆道浓度较高的抗生素。结果示 4例术后出现 7例次胆道感染 ,感染的发生率为 1 0 .5 % (4/38)。感染时间为术后 7~ 96d。感染菌株分别为阴沟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株菌。 4例患者 1例死亡 ,3例治愈。提示预防胆漏发生、对胆道行侵入性检查前后预防性使用有效抗生素、术后定期服用利胆及抗生素是预防胆道感染的重要环节。胆道冲洗是治疗胆道感染的有效手段。对带有T管的胆道感染 ,最终可能须拔除T管才能治愈感染。  相似文献   
29.
背景:骨形态形成蛋白4及其受体在骨再生和修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目的:建立小鼠胫骨牵引成骨模型,分析骨形态形成蛋白4及其受体在牵引成骨过程中的表达,探讨机械牵张力转化为生物信号从而调节骨再生过程的机制.方法:健康雄性8周龄CD-1小鼠36只,按照手术时间随机分成术后第5,9,13,17,24和31天组,每组6只.所有小鼠均接受左胫骨中上段低能截骨,安置体外延长固定架,截骨后5 d为静止期;截骨后第6天起开始每天进行胫骨延长,速率为0.2 mm,2次/d,共12 d,为牵引期;自第18天停止牵引,为固塑期.于术后第5,9,13,17,24和31天分别处死动物,采集胫骨标本,作组织学检查、RT-PCR和原位杂交实验分析骨形态形成蛋白4及其受体激活素样激酶3以及骨钙素的表达.结果与结论:组织学检查显示静止期修复过程基本与骨折愈合过程相似.小鼠骨折断端在持续牵引下有明显的骨痂形成,骨形态形成蛋白4及其受体激活素样激酶3以及骨钙素的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结果表明,牵引成骨是一种持续的骨再生过程,机械张力可通过刺激骨形态形成蛋白4及其受体以及骨钙素的持续高表达维持骨痂的不断形成和再塑,以充填连续延长的骨折间隙.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