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5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柴胡疏肝散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8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柴胡疏肝散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41例.治疗组服用柴胡疏肝散,对照组服用东宝肝泰片.评价两组肝功能、血脂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2%,对照组总有效率70.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柴胡疏肝散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2.
辨证论治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江荣  陈广  潘丰满  黄祥武 《陕西中医》2009,30(12):1602-1603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采用辨证论治(分3型,分别以苓桂术甘汤合桃红四物汤化裁、桂附八味丸合血府逐瘀汤化裁、桂附理中汤或补中益气汤合桃红四物汤化裁)配合西药治疗本病38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6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扶正固本,祛邪化浊的功效。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外燥对昆明种小鼠(KM)和BABL/C小鼠(BABL/c)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KM和BABL/c各80只(SPF)随机各分为常温常湿组、常温燥组、温燥组、凉燥组,每组各20只。小鼠按文献造模后第6、第12天检测气道病理、气道液黏多糖、全血黏度(WBVI)与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结果:与两种品系小鼠常温常湿组比较,温燥组、凉燥组气管纤毛缺损与腺体化生,温燥组、凉燥组第6~12天RM减少;常温燥组与温燥组第6-12天WBVI与EAI增高且以第12天为重(P<0.01),凉燥组WBVI变化不明显但EAI下降。结论:温燥伤肺、耗津与肺津输布失司,燥伤肺气致"中焦受气取汁"受损而生血不足,血不行气则两个品系小鼠红细胞聚集性与血液黏度增高,以至诱发血瘀诸证,故可筛选血液流变学检测作为温燥伤肺、耗津病机的特异性指标之一,并为"津血同源"经典理论和益于制备外燥小鼠动物模型提供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温燥对小鼠肺组织超微结构及功能与肺黏液素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78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常温常湿组、常温燥组、温燥组,每组26只,采用"温度-相对湿度-风"综合条件刺激造模。造模后第6天、第12天观察各组肺呼吸膜与Ⅱ型肺泡细胞(ATⅡ)超微结构,检测肺组织肺黏液素基因5ac(Muc 5ac)表达、核因子NF-κB、肿瘤坏死因子(TNF-α)、二棕榈酰卵磷酯(DPPC)水平。结果与常温常湿组比较,常温燥组第12天ATⅡ内嗜锇板层小体(OMB)数量减少、线粒体(M)多呈肿胀。温燥组第6天Ⅰ型肺泡细胞(ATⅠ)与ATⅡ连接处肿胀,ATⅡ微绒毛排列紊乱且胞内OMB数量减少;第12天呼吸膜增厚,ATⅡ内OMB明显减少,M数量减少且明显肿胀;常温燥组、温燥组第6天、第12天OMB平均面积减少,NF-κB活性下降(P<0.05或P<0.01),DPPC水平下降(P<0.01),Muc 5ac mRNA表达上调而TNF-α下降(P<0.05)。与常温燥组同时间比较,温燥组第6天、第12天OMB平均面积、DPPC、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温燥犯肺引起ATⅡ能量代谢障碍与分泌肺表面活性物质功能受损,肺呼吸膜病理状态刺激Muc 5ac基因表达上调、抑制NF-κB活性与降低TNF-α的调节作用,进而导致肺呼吸膜增厚而影响肺通气功能。NF-κB活性水平、TNF-α和DPPC可作为温燥伤肺分子机制的特征性指标。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温燥对气道生物屏障的影响及意义。方法:114只SPF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常温常湿组、常温燥组、温燥组,每组38只;于处理后第6天与第12天行气道组织病理、气管纤毛运动(CM)、气道液黏多糖(RS)、IgG与分泌型IgA(SIgA)含量检测。结果:与常温常湿组比较,常温燥组第6-12天气道病变不明显但IgG下降与CM加快(P0.05)。温燥组气管上皮细胞化生与纤毛缺损、黏膜腺上皮化生与肺泡瘀血、水肿,第6天RM下降(P0.05)、第6-12天CM加快(P0.05)但IgG、SIgA持续下降。结论:温燥袭肺,受邪部位津液骤伤,气道抗体下降而损"免疫屏障"与削弱"纤毛-黏液毯"御邪屏障之功,病邪之液滞凝成痰而致气道病变,并为筛选温燥伤肺证候特异性指标提供实验资料。  相似文献   
66.
目的:分析以少数民族居住为主的广西河池市近几年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HC)的流行特征,为该市今后制定AHC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市11个市县区2004至2012年AHC病例疫情报告资料,采用Excel 2003版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市的11个市县区在过去的9年中每年均有AHC流行,报告病例共8474例,年均发病率为25.10/10万,男女比为1.47:1。其中,2010年曾出现爆发流行,发病率为162.43/10万,每年9月为发病高峰,占总病例数的67.69%;19岁以下年龄组占总病例数的51.31%。结论:在过去的9年中河池市AHC流行仍然较严重,人群年均发病率高于广西全省年均发病率,防治任务需加强。  相似文献   
67.
附子为毛莨科植物乌头的方生块根.具有回阳补火、散寒除湿的功能.主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相似文献   
68.
目的:加味苓桂术甘汤对代谢综合征大鼠肾周脂肪中脂联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取3周龄断乳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脂高盐模型组,阿托伐他汀降脂组(8 mg·kg~(-1)),加味苓桂术甘汤高、中、低剂量组(18,12,6 g·kg~(-1)),每组10只动物,除正常组外,其他组均给予高脂高盐饲料,并于模型制作当日分别ig给予药物治疗,正常组、模型组给予同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喂养12周。称体重、肾周脂肪质量,计算肥胖指数及Lee's指数,生化法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肾周脂肪组织形态学改变,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 PCR)法检测脂肪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γ(PPARγ)和脂联素(adiponectin)mRNA基因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肾周脂肪、肥胖指数及Lee's指数明显升高,脂肪细胞体积明显增加、数量明显减少,血清中MDA含量明显升高,SOD活性明显降低,脂肪组织中PPARγ和adiponectin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与代谢综合征模型组比较,加味苓桂术甘汤各剂量组大鼠体重、肾周脂肪、肥胖指数及Lee's指数明显降低,脂肪细胞体积明显减少、数量明显增多,血清中MDA含量明显降低,SOD活性明显增加,脂肪组织中PPARγ和adiponectin 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加味苓桂术甘汤具有明显改善内脏肥胖和抗氧化作用,其改善代谢综合征大鼠糖脂代谢紊乱可能与增加PPARγ促进脂联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9.
目的对基层儿科医生缺少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分析和总结基层医院儿科医生缺少的原因。其中有环境和生源等。结果通过分析和总结,发现导致基层医院儿科医生缺少的原因主要有:缺乏稳定的补充源;儿科医生的工作性质;岗位稀少等。结论基层儿科医生缺少不仅和医院方面有一定的关系,还与国家的政策以及自身工作的性质有很大的关系,为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政府加大对基层医院的投入力度,加强对基层医院的重视,另外还需要重视对儿科医学的教育。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胶艾颗粒剂对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vWF-cp)等的影响,从而研究其止血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断尾测定出血时间(BT),凝血时间(CT),凝血酶原时间(PT),尿素法计数血小板。眼眶静脉丛放血制备失血动物模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浆vWF浓度,残余胶原结合力试验测定血浆vWF-cp活性。结果胶艾颗粒剂45,30,15 g.kg-1三个剂量组均可显著缩短BT、CT、PT(P<0.01);可使失血模型动物vWF浓度下降(P<0.05~P<0.01);使失血模型动物vWF-cp活性增加(P<0.05),且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胶艾颗粒剂一方面缩短凝血时间,增强血小板的活性,降低vWF浓度,增强vWF-cp的活性,达到止血不留瘀的目的;另一方面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