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
黄栋  邵素君 《海南医学》2008,19(8):65-65
老年人突发精神症状、意识障碍及肢体瘫痪时,往往首先考虑急性脑血管病,但在大量的急诊工作中发现,老年人的低血糖反应亦出现类似症状,因做一些不必要的检查而延误治疗。现将有关22例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后房型人工晶体双袢缝线固定25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缝线固定术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病例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5例(25眼)无后囊膜眼行巩膜睫状沟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随访9个月~3年。结果:术后矫正视力≥0.5者15眼(占60%);0.5~0.3者7眼(占28%);0.3~0.1者2眼(占8%);≤0.1者1眼(占4%),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后房型人工晶体双袢缝线固定术可以作为无后囊膜眼的人工晶体的首选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脊柱是骨母细胞瘤最常见的发病部位,主要侵及脊柱的附件结构,单发椎体少见。在组织学上该肿瘤并无恶性表现,但临床上常表现出很明显的侵袭性,甚至有恶变的可能。大多数患者存在疼痛症状,肿瘤侵犯压迫脊髓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神经损害。手术治疗是脊柱骨母细胞瘤最重要的治疗措施,肿瘤一经发现均应尽快手术切除,手术术式的选择应根据Enneking system分期,切除不彻底容易复发。目前放化疗在脊柱骨母细胞瘤的应用还存在争议,不建议作为骨母细胞瘤的常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在癌症患者中,至少有2/3的人会在其病程的晚期或某一时期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状。癌痛可限制患者的活动,影响其食欲和睡眠,从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而强烈的持续性疼痛会使患者出现"生不如死"的感觉。中医认为,癌症患者出现的疼痛症状大多是由毒邪内蕴,邪热阻滞,血结痰凝所导致的。癌痛患者若能使用一些具有清热解毒、活血通络、消肿散结功效的药膳方进行辅助治疗,可不同程度地缓解疼痛的症状。下面就介绍一下可治疗癌痛的4则药膳方:1.茯苓郁金蜜饮取土茯苓60克,郁金、蜂蜜各30克。将土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肌腱膜纤维肉瘤肿瘤基因同系物A(MafA)真核表达载体pEGFP-N2/MafA,pEGFP-C1/MafA,观察MafA在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内的表达.为研究Mafa基因功能和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提取胰腺总RNA,经RT-PCR获得MafA基因片段,在两端分别引入Hind Ⅲ和Sal Ⅰ的酶切位点.重组至有增强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2,pEGFP-C1中,用脂质体方法转染至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中,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蛋白的表达,通过RT-PCR检测MafA基因和insulin Ⅱ基因的表达.结果:通过RT-PCR获取了MafA基因并成功克隆人载体,转染的细胞有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及MafA基因表达,但没检测到insulin Ⅱ基因表达.结论:成功构建质粒pEGFP-N2/MafA和pEGFP-C1/MafA,并成功表达MafA 基因,但没有insulin Ⅱ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17.
眼球摘除后的眼窝重建是在摘除眼球的同时安装眼窝植入物,以矫正眼窝塌陷,改善外貌,增强面部美容效果。我们自1987年9月以来,在眼球摘除后用自体巩膜覆盖碳纤维眼座植入眶内,临床效果较好,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共54例,其中男性36例...  相似文献   
18.
锌干预对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孕妇进行锌干预后,观察其妊娠结局及其新生儿生长发育情况,以探讨锌干预与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发育的关系。方法:2002-04/2003-04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门诊建立优生保健卡,并定期产前检查,住院分娩的孕妇1031例。符合标准的孕妇670名。干预对象自建立优生保健卡之次日起口服葡萄糖酸锌口服液30mL。遵循1:1配对的原则从同期孕检妇女中选取相应1名对照,对照组不进行锌元素制剂增补。所有研究对象分别在第1次孕期保健、孕27—29周及产前抽取静脉血,测定全血锌浓度。并记录孕妇的年龄、身高、孕前体质量、职业、家庭月人均收入、文化程度、孕产史、孕期情况、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情况等内容。结果:对照组孕妇不同孕期全血锌浓度[孕早期(6.29&;#177;1.88)mg/L,孕中期(5.59&;#177;1.41)mg/L,孕晚期(5.19&;#177;1.20)mg/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528.786,P&;lt;0.01),随着孕期的进展而逐渐下降。干预组孕妇不同孕期全血锌浓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干预组的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低体质量儿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24.4123,40.4794,P&;lt;0.01);干预组的先天畸形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4.6558,P&;lt;0.05)。干预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头围显著大于对照组,干预组身长、1min 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14.581.4.841,4.895,15.001,P&;lt;0.01)。结论:对孕妇每日补充适量的锌制剂可显著改善孕中、晚期的锌营养状态及妊娠结局,提高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指标。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后是否放置T管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后胆总管Ⅰ期缝合的可行性、适应证、优缺点以及放置T管引流的利弊。方法2000年9月-2003年4月开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31例,其中胆总管Ⅰ期缝合7例,放置T管引流24例。结果31例均成功完成手术。其中7例胆总管Ⅰ期缝合平均手术时间90min,术后平均住院7.8d,有1例发生胆漏;24例胆总管放置T管。平均手术时间150min,术后平均住院16.5d,有1例发生胆漏,4例肝内胆管残留结石。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后选择性胆总管Ⅰ期缝合是安全可行的,但仍不能取代T管引流。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预防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科2007年9月至2010年9月住院的471例早产儿根据是否预防性应用谷氨酰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NEC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238例,其中胎龄<32周60例,~34周95例,~36周83例,共有6例诊断为NEC,发生率2.5%;对照组233例,其中胎龄<32周70例,~34周90例,~36周73例,共有15例诊断为NEC,发生率6.4%,两组胎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NEC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0,P<0.05)。结论预防性应用谷氨酰胺能够降低早产儿NEC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