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9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252篇
内科学   12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126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31.
目的探索诱导化疗失败和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缓解、复发、生存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1日至2021年5月1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诱导化疗失败和复发AML连续病例,采用二元Logistics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治疗反应和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180例诱导化疗失败和193例复发AML患者,最终完全缓解(CR)/CR伴血细胞未完全恢复(CRi)率分别为50.6%和40.3%;获得CR/CRi人群中,3年无复发生存(RFS)率分别为34.4%和30.4%,3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40.1%和31.6%。多因素分析显示,诱导化疗失败患者中,CLAG或FLAG方案作为再诱导化疗方案、年龄<39岁和SWOG预后分层低危和缓解率高相关;复发患者中,男性、继发AML、SWOG预后分层高危、12个月内复发和复发时骨髓原始细胞比例≥20%和缓解率低相关(P值均<0.05)。对于获得CR/CRi的患者,移植是影响RFS和OS的共同因素;此外,SWOG预后分层与诱导化疗失败患者的OS率显著相关,获得CR而非CRi与复发患者的RFS率相关,男性复发患者的OS率低于女性。结论对于诱导化疗失败和复发AML患者,再诱导化疗方案、SWOG预后分层、年龄、性别、继发或初发AML、首次缓解距复发时间、复发时骨髓中原始细胞比例是影响缓解的独立因素;移植、SWOG预后分层、缓解时血细胞恢复状态和性别影响获得缓解者的生存。  相似文献   
632.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的有效手段甚至是唯一治愈手段。肺部感染是移植后主要合并症, 发生率高达40%~70%[1,2]。而一旦发生肺炎, 相较于免疫功能正常人群而言, allo-HSCT患者更容易发展为重症肺炎[3,4]。  相似文献   
633.
孔祥辉  孙朝晖  黄晓军 《浙江医学》2020,42(7):730-731,734
目的观察局部麻醉联合术前镇静下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疗效。方法对2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行局部麻醉联合术前镇静下PCNL,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采用Clavien系统分级)等情况。结果20例患者均成功施行局部麻醉联合术前镇静下PCNL,无患者因疼痛不能耐受而改变麻醉方式。手术时间56~160(85.1±24.0)min;术中VAS评分1~7(3.2±1.8)分;结石清除率达90.0%。术后有1例患者需要输血,为ClavienⅡ级;其余19例均无明显并发症,均为ClavienⅠ级。结论局部麻醉联合术前镇静下PCNL疗效较好,术后并发症较少。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主刀医生具备丰富的操作经验,严格把握适应证和禁忌证。  相似文献   
634.
目的评估二次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二次移植)治疗移植后复发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1998年3月至2020年12月于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行二次移植的7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70例患者中男49例,女21例,二次移植时中位年龄为31.5(3~61)岁;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3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3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及其他16例;30例患者在二次移植时更换供者,40例未更换供者。首次移植后中位复发时间为245.5(26~2905)d。1例患者二次移植后原发病持续未缓解未获得粒细胞植入,其余69例患者均获得粒细胞植入。62例(88.6%)患者获得血小板植入,更换供者组、未更换供者组血小板植入率分别为(93.1±4.7)%、(86.0±5.7)%(P=0.636)。更换供者组、未更换供者组二次移植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发生率分别为(64.0±10.3)%、(37.0±7.8)%(P=0.053),Ⅱ~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分别为(19.4±7.9)%、(31.3±7.5)%(P=0.227),移植后100 d移植相关死亡率(TRM)分别为(9.2±5.1)%、(6.7±4.6)%(P=0.648),1年慢性GVHD累积发生率分别为(36.7±11.4)%、(65.6±9.1)%(P=0.031)。二次移植后中位随访767(271~4936)d,更换供者组、未更换供者组二次移植后2年累积复发率(CIR)分别为(52.6±11.6)%、(62.4±11.3)%(P=0.423),总生存率分别为(28.3±8.6)%、(23.8±7.5)%(P=0.643),无病生存率分别为(28.3±8.6)%、(22.3±7.7)%(P=0.787)。二次移植前原发病完全缓解组(29例)、未缓解组(41例)移植后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6.4±10.4)%、(11.0±5.2)%(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首次移植后早期复发(≤6个月)及二次移植前原发病未获得完全缓解是影响二次移植后复发、总生存和无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更换供者对移植后复发恶性血液病患者二次移植的主要结局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35.
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可表现为潜伏结核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和活动性结核病(active tuberculosis,ATB)。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是MTB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allo-HSCT患者LTBI进展为ATB的风险高于一般人群[1-2]。由于机体免疫状态的改变,allo-HSCT患者合并ATB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可不典型,临床诊断困难。抗结核药物的毒性及其与预处理药物、免疫抑制剂等多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使allo-HSCT合并ATB的防治更为复杂与困难。  相似文献   
636.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人腺病毒(HAdV)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5年8月至2019年10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接受allo-HSCT后出现疑似感染症状但感染病原不明的2 728例患者标本, 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AdV DNA, HAdV DNA检测阳性视为HAdV感染。分析HAdV感染患者临床表现, 并根据患者年龄、移植类型、移植年份、随访时间采用巢式病例配对按1∶3匹配了未发生HAdV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 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并进行Log-rank检验, 比较HAdV感染组和对照组的临床预后。结果共检测7 119份标本, 其中36例患者99例次HAdV DNA阳性。36例HAdV感染患者中22例发生HAdV血症;24例除HAdV感染外合并1种或多种其他病毒感染;19例(53%)有发热, 25例(69%)有消化道症状, 11例(31%)有呼吸道症状, 9例(25%)有肝功能异常, 6例(17%)有神经系统症状;23例同时发生2度及以上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9例患者接受西多福韦抗病毒治疗, 其中7...  相似文献   
637.
目的探讨成人继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sAML)的治疗反应和结局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21年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65岁sAML的连续病例, 包括治疗相关AML(t-AML)、未明原因血细胞减少后AML、继发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AML(post-MDS-AML)和继发于骨髓增殖性肿瘤(MPN)的AML(post-MPN-AML)的临床特征、治疗反应、复发和生存, 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治疗反应影响因素, Cox回归模型分析结局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55例患者, t-AML、未明原因血细胞减少后AML、post-MDS-AML、post-MPN-AML组分别为38、46、57、14例。152例诱导化疗后可评估疗效患者中, 首疗程诱导治疗后形态学无白血病状态(MLFS)率为47.4%, 四组分别为57.9%、54.3%、40.0%、23.1%(P=0.076);最终MLFS率为63.8%, 四组分别为73.3%、69.6%、58.2%、38.5%(P=0.084)。多因素分析显示, 全部患者中, 男性(OR=0.4, 95%CI 0.2~0...  相似文献   
638.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能否克服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患者的不良预后以及预防性鞘内注射的意义。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2年9月至2018年3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allo-HSCT且移植前合并CNSL病史的3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CNSL阳性组);以疾病类型、患者疾病状态和移植类型为因素按1∶3进行严格匹配, 从同期接受allo-HSCT的2 807例急性白血病且移植前无CNSL的患者中选择90例患者作为对照(CNSL阴性组), 利用Kaplan-Meier法、竞争分析法比较两组预后结局, 以及Cox回归模型筛选移植后CNSL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 CNSL阴性组中位年龄大于CNSL阳性组(32岁比24岁, P=0.014), 两组移植时性别、疾病类型、移植时疾病状态、供受者关系、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合度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体随访中位时间为568 d(范围21~1 852 d)。CNSL阳性组移植后4年白血病累积复发率高于CNSL阴性组(71.4%±20.9%比29.3%±11.5%, P=0.005), CNSL的4年累积发生率高于C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