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263篇
内科学   12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126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71.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及子宫肌层组织表皮生长因子(EGF)、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和对性激素的影响。方法11例临床诊断为子宫肌瘤并有手术指征、无肝肾等内科合并症患者自月经周期第2~3d始口服米非司酮12.5mg/d,连续服用90d,监测服药前后血常规、血清性激素水平、血皮质醇、肝功能的变化,应用B超监测子宫大小、最大子宫肌瘤的变化。停药后立即手术,并选同期手术的临床情况相似的子宫肌瘤患者11例为对照组,用ER、PR单克隆抗体、EGF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学法检测子宫肌瘤及子宫平滑肌层组织中的ER、PR、EGF水平。结果服药后子宫体积平均缩小51.43%,最大肌瘤体积平均缩小28.62%,血红蛋白上升(P=0.017)。服药后血清性激素水平维持在卵泡期水平。对照组子宫肌瘤组织中ER、PR、EGF高于肌层组织(P=0.003,P=0.000,P=0.001),研究组子宫肌瘤组织中的PR高于肌层组织(P=0.040),研究组子宫肌瘤组织中ER、PR、EGF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31,P=0.040,P=0.021),研究组子宫肌层中PR、EGF低于对照组(P=0.041,P=0.003)。结论子宫肌瘤组织中EGF、ER及PR的表达均高于肌层。使用米非司酮可抑制性激素水平,子宫肌瘤、肌层的EGF表达下降、PR减少,肌瘤中ER减少,孕激素对EGF的上调作用受到抑制从而使肌瘤细胞生长受到抑制至肌瘤缩小。米非司酮用于治疗子宫肌瘤是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2.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及可溶性IL-6受体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leoma, MM)病人外周血细胞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缓解27例,未缓解19例)及正常对照者(29例)血清,利用`7TD1细胞检测患者血清中IL-6的生物学活性,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其中的sIL-6R水平。采用DNA结合蛋白的凝胶阻滞电泳检测MM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急性期蛋白反应因子(acute phase reaction factor, APRF)活性。结果:MM患者血清中IL-6及sIL-6R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且其水平与骨髓瘤负荷量呈正相关。DNA结合蛋白的凝胶阻滞电泳结果表明:MM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急性期反应因子APRF活性表达增强,而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无APRF活性的表达。结论:在MM条件下,IL-6信号转导途径中的某些调控机制(如蛋白激酶等)发生改变,从而使得核内的APRF激活转录,提示IL-6可能通过APRF在MM的发病机制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73.
维甲酸促进三氧化二砷诱导的细胞凋亡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对非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cute prom y elocytic leukemia, APL)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的体外作用以及维甲酸(retinoic acid, R A )与As2O3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用维甲酸敏感(HL-60S)及维甲酸耐药(HL-60R)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株HL-60作为体系, 应用细胞计数及台盼蓝试验观察细胞活力及生长.采用细胞形态、DNA 片段梯度、末端核苷酸酶标记及流式细胞法观测细胞凋亡.结果: As2O3(0.5~4 μmol·L-1)抑制 HL -60R细胞生长,抑制能力与As2O3浓度及作用时间呈正相关;RA不仅促进HL-60S而且促进HL-60R 对As2O3的敏感性.结论:As2O3对细胞的抑制作用不局限于PML/RARα阳性细胞;As2O3可能对非APL急性髓性白血病有治疗作用 ,RA 与As2O3合用可能发挥更佳效果.  相似文献   
174.
急性重度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危及生命的重要合并症之一,累及肠道者死亡率高.目前治疗的一线药物为糖皮质激素,有效率40%~50%.  相似文献   
175.
套细胞淋巴瘤(MCL)是一种恶性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以出现t(11;14)(q13;q32)以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过度表达为特征,预后很差.近年来,生物学、遗传学以及免疫学的发展推动了MCL的免疫治疗.单用利妥昔单抗的疗效有限,但将其与其他化疗方案如CHOP(环磷酰胺联合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hyperCVAD/MTX-Ara-C(高剂量环磷酰胺联合长春新碱、多柔比星、地塞米松与甲氨蝶呤或阿糖胞苷交替)、FCM(氟达拉滨联合环磷酰胺、米托蒽醌)等联合之后,无论作为MCL的一线治疗还是挽救治疗,疗效均有明显改善.利妥昔单抗用于维持治疗或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后可延长缓解持续时间.此外,替伊莫单抗以及妥司莫单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淋巴细胞输注、树突状细胞、独特型疫苗联合等,其他的免疫治疗如沙利度胺和雷利度胺联合利妥昔单抗在复发性或难治性MCL中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176.
黄晓军  许兰平 《武警医学》2006,17(8):563-566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和部分非恶性疾病的有效方法,有时甚至是惟一可以治愈该病的手段,在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过去由于供者来源所限,只有少部分患者从中受益,更多患者因为没有配型相合的同胞供者而失去了移植的机会。独生子女时代的来临使供者来源越趋困难。令人鼓舞的是,随着HSCT技术体系的不断完善,临床用于移植的造血干细胞来源呈现了多元化的局面。目前用于HSCT的造血干细胞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77.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许多恶性血液肿瘤有效乃至唯一的根治方法.随着移植技术的发展,恶性血液肿瘤患者获得长期存活已经不再是梦想,移植后2年的无白血病生存(LFS)率可达64% ~ 78%,2年总生存率可达62% ~79% [1-2].但强烈的免疫抑制治疗及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感染等移植后并发症会对患者的生理机能造成破坏;对疾病复发的担忧,以及长期治疗带来的巨大经济负担所致焦虑、抑郁情绪会影响患者的精神健康.近30年来,健康相关生存质量(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L)这一代表个体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的综合性指标已经广泛用于评估临床疗效、疾病预后、人群健康水平等方面.因此,我们需要通过HRQoL,而不仅是移植后的存活率及生存时间来评估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的生活状态.既往已经有大量研究对allo-HSCT患者移植后的HRQoL进行了评估,我们将对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8.
Waldenstrm巨球蛋白血症(WM)最早于1944年由Waldenstro¨m描述,是一种单克隆浆样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占所有血液恶性肿瘤的2%,人群发病率5/1 000 000,远低于多发性骨髓瘤。好发于男性,白种人常见,与骨髓瘤不同,其在黑人中少见,亚洲的发病率可能比欧美更低。发病中位年龄63~65岁,中位总生存期5年。多  相似文献   
179.
黄晓军 《健康世界》2012,(9):99-101
血液系统是组成人体的核心系统之一,包括骨髓、胸腺、淋巴结、脾脏等器管,以及通过血液运行散布在全身的血细胞。血液系统的3个主力是:①红细胞,负责氧气运送;②白细胞及分泌的抗体,决定人体免疫力:③血小板,具有凝血和止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