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6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5篇 |
内科学 | 1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50篇 |
预防医学 | 2篇 |
眼科学 | 39篇 |
出版年
2016年 | 1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1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5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5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探讨引起中青年复性近视散光角膜形态改变的相关因素。方法分别测量333例666眼18~46岁复性近视散光(-1.00DC以上)患者的角膜地形图、非接触眼压、角膜中央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并进行散瞳检影验光、记录散光度数及轴位,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角膜地形图的散光度与验光散光度呈正相关(r=0.68,P〈0.01),其回归方程Y=0.145±0.678X(F=569.7,P〈0.01);角膜地形图的散光轴与验光散光轴呈正相关(r=0.229,P〈0.01);CCT与眼压呈正相关(r=0.422.P〈0.01),其直线回归方程为Y=-3.479±0.037X(F=143.54.P〈0.01),角膜CCT大约每增加37μm,眼压上升1mmHg(1kPa=7.5mmHg);CCT与屈光度无明显直线相关关系(r=0.003,P〉0.1)。结论中青年复性近视散光68%由角膜散光决定,对患者作出诊断及处理之前,应进行全面的眼科检查。 相似文献
62.
对33例(36眼)晶体脱位的病例进行了分析。手术治疗25例,保守治疗8例。引起晶体脱位的主要原因是眼球挫伤。常见的并发症为继发性青光眼,其它体征有晶体混浊所致白内障,角膜混浊,玻璃体疝及视网膜脱离等。 相似文献
63.
64.
由于感染而致全角膜严重溃烂的病例较常见,目前尚无有效疗法。国内外曾有试行眼前节外膜移植治疗的报道。我们从1987年11月至1990年12月,应用此法治疗1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5.
21世纪是全球一体化快速发展、医学知识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培养全面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提高医学院校学生外语水平,尤其是对外交流能力是高等医学院校教学的主要目标和重要举措之一。2001年国家教育部明确提出各高校在3年内将开设双语教学的课程提高到5%~15%,并且已将其列入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体系中。1定义所谓双语教学,通常是指在课堂上能够熟练的运用汉语、英语两种语言进行学科的教与学,最终达到师生均能运用两种思维方式进行学科学习和思考、研究的教学方法。双语教学是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推进高校素质教育的新举措,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能同时使用中文和英语思维,能在这两种语言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自由切换。因此,双语教学对师资、课程、教材和学生都有着极高的要求。目前双语教学主要有三种模式:①过渡型双语教学:母语是主要的教学语言,外语为第二教学语言;②保持型双语教学:平衡使用两种教学语言;③浸入型教学:外语是主要的教学语言,母语处于次要位置。上述几种教学方法中,浸入型双语教学是双语教学的理想阶段,也是我们力求达到的教学效果。在实际的教学中要采取何种教学方式,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外语接受水平和不同学科的成熟程度... 相似文献
66.
目的:为了提高对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病毒的疗效和缩短疗程。方法:采用抗病毒药联合提高机体免疫力的综合疗法,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59例62眼。结果:治愈和基本治愈50例,占80.65%,平均治愈天数为20.5d.结论:综合疗法的疗效可靠、可缩短病程、降低复发。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近视眼LASik术后层间角膜上皮生长的原因、处理、预防的措施.方法对12例近视眼患者施行LASik术后出现层间角膜上皮生长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7例LASk术后层间角膜上皮生长局限的患者,观察6~24个月,视力无明显影响.5例层间角膜上皮生长影响视力的患者,经手术治疗角膜恢复透明,其中4例术后视力恢复正常,1例视力恢复仍不理想,仍存在较严重的不规则散光.结论近视眼LASik术后层间角膜上皮生长是一个严重的并发症,术中注重预防尤为重要,对术后层间角膜上皮生长影响视力的患者应及早进行手术处理.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近视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立体视功能的变化,从视觉最高形式的角度评价LASIK手术的疗效。方法:2005年8月-2005年12月间观察在我院行LASIK手术的58例近视患者,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常规检查、矫正视力,远、近立体视锐度(包括交叉视差和非交叉视差)及测量远立体视锐度最小辨别阈值的辨认时间。结果:所有观察病例术后裸眼视力均在0.8以上,远、近立体视锐度正常。术后1月时中、高度数组近视患者的远立体视锐度最小辨别阈值的辨认时间较术前的缩短。结论:LASIK手术使双眼屈光状态变为正视,裸眼的远、近立体视锐度变正常;双眼视力相等,调节性辐辏与调节相平衡,有利于形成双眼单视和立体感知,中、高度近视患者的远立体视锐度图片辨认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69.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