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6篇 |
免费 | 18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2篇 |
口腔科学 | 8篇 |
临床医学 | 10篇 |
特种医学 | 14篇 |
外科学 | 2篇 |
综合类 | 35篇 |
预防医学 | 12篇 |
药学 | 5篇 |
中国医学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6篇 |
1996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 探讨腮腺癌术后125I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靶区的确定方法。方法 2002年10月至2006年11月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的31例腮腺癌患者,男女比例14 ∶17,平均年龄38.2岁,肿瘤有包膜外浸润并与面神经关系密切(黏连或神经侵犯),采用保留面神经的肿瘤及腺体切除术,术后行125I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匹配周缘剂量60 Gy。治疗前后行薄层螺旋CT扫描以制定治疗计划和质量验证,以腮腺周围骨性结构和肌组织为参照确定计划靶区和临床靶区,并比较治疗前后靶体积、靶区D90值的差异,同时计算粒子植入后颌骨、中耳D90值以及脊髓最大接受剂量。结果 125I粒子治疗前后靶体积、靶区D90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粒子植入后靶区D90值均大于匹配周缘剂量。本组病例随访时间3~7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根据目前随访结果,采用本方法确定125I粒子腮腺区组织间近距离治疗靶区,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3例经心电图确诊为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伴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以胺碘酮150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ml,采用微量注射泵缓慢静脉注射,时间10min、30min后效果不满意依前法可再次静脉注射150mg,如仍无效则以20mg/h静脉滴注维持不超过24h。治疗期间持续心电、血压监测,密切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6.96%。用药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能有效治疗阵发性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尤其是伴器质性心脏病的心律失常,采用缓慢精确的给药方式可以提高疗效并大大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3.
目的:初步评价外放疗联合碘-125(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癌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和放射性损伤的有关结果。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10年7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头颈癌患者10例,其中鳞状细胞癌8例,低分化腺癌2例,均因全身疾病或局部晚期而不能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先接受常规分割外放疗,然后再行125I粒子植入增量放疗。外放疗总照射剂量(total dose,DT)为50 Gy(鳞癌)或70 Gy(低分化腺癌);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匹配周缘剂量(matched peripheral dose, MPD)为60 Gy (TNM分期为Ⅰ~Ⅱ) 或80 Gy (TNM分期为Ⅲ~Ⅳ)。125I粒子活度为25.9~29.6 MBq/个。对患者进行随访,分析急性放射性损伤、晚期放射性损伤、局部控制和生存情况。结果: 平均随访12个月(2~28个月),有1例出现软组织坏死,1例出现吞咽困难和局部大出血,余未见其他严重副作用。所有病灶均在6个月内完全消退,1例出现颈淋巴结转移,1例出现远处转移,余未见复发和转移。10例患者中有7例存活。结论:外放疗联合125I粒子植入是治疗不能根治手术头颈癌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DG PET/CT)影像组学在预测唾液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方法对北京大学口腔医学68例唾液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 随机分为训练组(40例)、验证组(14例)和测试组(14例)。从PET图像中半自动勾画肿瘤原发病灶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经过特征筛选和降维, 构建人工神经网络(ANN)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对模型预测性能进行评价, 采用Delong检验对各模型性能进行比较。结果基于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AUC为0.88(95%CI:0.78~0.95), 灵敏度为75%, 特异度为92.3%, 准确度为88.2%。结合PET/CT报告的淋巴结状态(cN)和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联合模型的AUC为0.97(95%CI:0.89~0.99), 灵敏度为87.5%, 特异度为100%, 准确度为97.1%。Delong检验显示联合模型与cN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27, P<0.05), 影像组学模型与c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45.
报告22例严重胸部外伤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治经验,提出ARDS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非常重要,治疗原则在于针对发病机制和纠正缺氧,气管切开、机械正压呼吸是治疗合并ARDS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6.
47.
创伤性膈疝诊治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80年1月~1999年12月我们共收治创伤性膈疝32例,现报道并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48.
目的 对手术联合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下颌下腺腺源性恶性肿瘤进行临床初步研究。方法 选取2005年12月至2012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的下颌下腺腺源性恶性肿瘤患者32例,所有患者均行肿物及下颌下腺切除,临床及影像学检查未见淋巴结转移,未行扩大切除术或颈部淋巴结清除术。手术后结合手术前CT检查所见、肿瘤位置、大小及手术后病理学分型确定靶区,处方剂量90~110 Gy。全麻下按治疗计划将 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靶区。术后定期随访,观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计算局部-颈部控制率和远处转移率、生存率。结果 32例患者植入 125Ⅰ放射性粒子1 394颗,人均43颗,术后验证D90和V100均满足治疗需要,周围重要器官如舌、颌骨、脊髓均在耐受剂量以内。随访15~126个月,平均随访64个月,5例局部复发,5例远处转移,4例死亡。3年和5年的局部-颈部控制率分别为93.1%和87.9%,总生存率分别为93.3%和84.5%。未发现张口受限、放射性龋齿、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等并发症。结论 下颌下腺腺源性恶性肿瘤行手术切除肿物及下颌下腺,术后联合 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临床疗效良好,并发症小。 相似文献
49.
食管脱落细胞DNA增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食管脱落细胞DNA增殖活性指标,以探讨其在食管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用食管拉网法获得41例食管癌病人和21例非食管癌病人食管脱落细胞,制成单细胞悬液,作碘化丙啶荧光染色,记录和计算组方图、DNA指数(DI)、G2/G 1、S期比率(SPF)、细胞增殖活性指数(PI)等指标,同时结合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与脱落细胞常规细胞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DI:食管癌组1.31±0.23,对照组1.00±0.03;异倍体(An)出现率:食管癌组70.7%,对照组4.8%;G2/G1:食管癌组2.071±0.153,对照组1.996±0.099;SPF:食管癌组28.830±15.997,对照组5.804±4.771;PI:食管癌组37.010±13.794,对照组14.738±9.703.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0.01).结论食管癌组食管脱落细胞的DI、An以及PI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食管脱落细胞DNA增殖活性指标对食管癌普查及提高早期诊断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0.
〔摘 要〕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对高血压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 2021 年 2 月至 2022 年 10 月于晋江市内坑镇卫生院接受诊治的高血压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 126 例作为研
究对象进行研究,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63 例。对照组给予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
化酶抑制剂(ACEI)降压治疗,观察组给予钙离子拮抗剂+ ACEI 降压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指标、
血脂指标、炎症损伤指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治疗 6 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6 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6 个月后,观察组患者
血清 C 反应蛋白(CRP)、肌酸激酶同工酶 MB(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在对高血压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进行治
疗时,需要进行联合用药,阿托伐他汀+抗高血压药物可更有效控制患者血压、血脂水平稳定,并且不会增加相关药
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