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25篇
口腔科学   5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文旨在获取男性中青年无鼾人群上气道结构各项测量值并作分析,以了解二者气道结构的差异。  相似文献   
82.
目的通过矫治前后头影测量分析初步评价2D舌侧自锁矫治技术的矫治机理,为临床应用推广提供依据。方法应用2D舌侧自锁矫治技术对12例成人错(牙合)畸形患者(年龄21~49岁)进行了矫治,其中安氏Ⅰ类轻度牙列拥挤4例,安氏Ⅱ类1分类深覆(牙合)深覆盖5例;安氏Ⅲ类前牙反(牙合)3例;非拔牙病例8例,拔牙病例4例(单个下颌牙)。不用排牙实验和复杂的托槽间接粘接技术,不使用不锈钢方丝,只使用热激活超弹性镍钛圆丝、不锈钢圆丝或澳大利亚钢丝,配合颌间牵引及链状皮圈等其他辅助装置用于调整上下颌间关系、关闭拔牙间隙及作一些简单的控根运动。通过7项代表颌骨及牙齿垂直向及矢状向变化的X线头影测量指标来评价该技术矫治前后患者颅颌牙面的变化情况。结果安氏Ⅰ类错(牙合)矫治前后除上前牙唇倾度外,其余头影测量结果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氏Ⅱ类错(牙合)矫治后上下切牙间角从矫治前109°提高到矫治后126°,变化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安氏Ⅲ类前牙反(牙合)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结果表明上前牙唇倾度和上下切牙间角的变化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所有病例在获得绝对隐形矫治目的的同时,也取得了满意的矫治效果,矫治时间11~19个月。结论应用2D舌侧自锁矫治技术除安氏Ⅰ类牙列拥挤外,安氏Ⅱ类和安氏Ⅲ类错(牙合)矫治后前牙唇倾度都发生了明显变化,故其对成人轻度骨性错(牙合)的掩饰性治疗及牙弓内非大范围移动牙齿的非拔牙病例或个别拔牙病例的矫治均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3.
目的 分析多曲方丝弓技术对安氏Ⅱ类错的矫治特点 ,探讨其作用机理 ,总结其临床治疗时机、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方法 用多曲方丝弓技术对 13例安氏Ⅱ类错进行深覆、深覆盖、前牙唇向开展和调整磨牙关系的矫治。结果  13例安氏Ⅱ类 1分类和Ⅱ类 2分类错均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 多曲方丝弓技术对安氏Ⅱ类错的矫治机理独特 ,只要充分认识其矫治原理 ,严格按照要求操作并取得患者配合 ,即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索微种植体支抗结合多曲方丝弓非拔牙矫治骨性Ⅱ类错拾的临床疗效。方法:微种植体支抗结合多曲方丝弓对11例骨性Ⅱ类伴中度牙列拥挤患者采用非拔牙方法矫治,SPSSl3.0统计软件对矫治前后的头影测量变化值进行两样本配对t检验。结果:矫治后Ⅱ类骨面型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ANB角平均减少2.14°,上颌磨牙平均远中后移4.16mm,下颌平面高度得到了较好控制。结论:微种植体支抗结合多曲方丝弓技术非拔牙矫治骨性Ⅱ类错袷,可使上牙弓整体内收,上下颌骨关系得到改善,为建立正常稳定的前后牙咬合关系及协调、美观的正侧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5.
目的 从牙量关系的角度探讨壮族青少年磨牙远中牙合关系的成因。方法 对 30例广西壮族青少年磨牙远中错牙合患者的模型进行测量 ,得出相关数据并进行组牙相关分析及与壮族正常牙合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磨牙远中错牙合患者其前牙Bolton指数为 79.86 ,后牙Bolton指数为 92 .2 4 ,与正常牙合相比其绝对值大于正常牙合但无显著性差异 ;组牙相关分析显示上颌前牙及全牙量与下颌前牙及全牙量相关系数均最高 ,与正常牙合组的相关系数接近。分段组牙比率分析显示磨牙呈远中错牙合组各组牙比值大于正常牙合组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广西壮族磨牙远中错牙合患者其牙量是协调的 ,牙量关系的异常不是其错牙合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6.
随着口腔正畸学科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微种植体支抗(micro implant anchorage,MIA)近几年已在国内外口腔正畸临床界逐渐开展.MIA由于具备支抗充分,相对于传统的领内外支抗(如口外弓、横腭杆等)来说,对患者的依从性要求低,手术简单、微创,支抗效果保证[1],特别适合于有强支抗要求的临床疑难病倒.  相似文献   
87.
目的从牙量关系的角度探讨壮族青少年磨牙远中(牙合)关系的成因.方法对30例广西壮族青少年磨牙远中错(牙合)患者的模型进行测量,得出相关数据并进行组牙相关分析及与壮族正常(牙合)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磨牙远中错(牙合)患者其前牙Bolton指数为79.86,后牙Bolton指数为92.24,与正常(牙合)相比其绝对值大于正常(牙合)但无显著性差异;组牙相关分析显示上颌前牙及全牙量与下颌前牙及全牙量相关系数均最高,与正常(牙合)组的相关系数接近.分段组牙比率分析显示磨牙呈远中错(牙合)组各组牙比值大于正常(牙合)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广西壮族磨牙远中错(牙合)患者其牙量是协调的,牙量关系的异常不是其错(牙合)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8.
错(he)畸形的正畸矫治一般对象是儿童及青少年,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成年人错(he)畸形患者要求正畸治疗者逐年增多。1988-2001年我科收治成年人错(he)畸形患者284例,经正畸治疗,均取得满意的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不同牙根发育阶段的牙齿与正畸治疗中出现的牙根吸收的关系。方法选择运用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完成的患者112例,其中成人患者32例,青少年患者80例。青少年患者按正畸治疗前牙根是否发育完成又分为牙根发育完成组和牙根发育未完成组两组。分别在其矫治前后的曲面断层片上对448颗双尖牙进行牙根形态观察以确定其正畸治疗前后牙根发育状况及牙根吸收等级。利用SPSS11.0软件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畸治疗前牙根发育未完成组的牙齿多数在正畸治疗中牙根继续发育完成,牙根形态正常,较少出现根吸收。青少年牙根发育完成组及成人组的牙齿在正畸治疗后出现不同比例的牙根吸收,三组间的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青少年牙根发育完成组与成人组正畸治疗后牙根吸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出现的根吸收多为轻度根吸收。结论正畸治疗前牙根是否发育完成对正畸治疗中牙根是否出现吸收有明显的影响。牙根一旦发育完成无论青少年或成人正畸治疗的根吸收风险均增加,但根吸收的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90.
下颌第三磨牙是最常见的阻生牙,可引起冠周炎、食物嵌塞、邻牙龋坏等等,而需门诊拔除。为了拔牙手术的顺利进行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护士需作好门诊手术的配合和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