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5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47篇
儿科学   4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8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56篇
内科学   119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52篇
综合类   268篇
预防医学   23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34篇
  2篇
中国医学   75篇
肿瘤学   8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了解早期糖尿病角膜组织的超微变化,探讨糖尿病角膜病变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前者以链脲佐菌素诱导成糖尿病模型。分别于6、8、10、12周取角膜,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下观察其超微改变。结果:各个观察时点糖尿病大鼠角膜上皮和内皮细胞水肿,胞浆内线粒体增多和肿胀,随着病程进度而明显;角膜内皮的破坏从周边开始,逐渐向中央发展;成模后第10周开始出现基质层胶原纤维排列紊乱,部分呈格子状排列,有断裂现象。结论:糖尿病性角膜病变超微结构的改变导致了角膜功能异常,这可能与高血糖时物质代谢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山西、湖北和云南6个县干预项目监测,观察营养包对6~23月龄婴幼儿贫血和生长迟缓的改善并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贫困地区儿童改善项目为6~23月龄婴幼儿发放营养包,并监测婴幼儿生长迟缓及贫血状况,运用微观经济学PROFILING模型进行分析,评估儿童服用营养包的经济效益。结果 监测干预对象6~23月龄婴幼儿10 672名,项目监测成本总计257.09万元。2012—2020年营养包项目通过改善生长迟缓和贫血带来的经济效益总计为1492.13万元,平均成本效益比为1∶5.8。敏感性分析表明,营养包改善婴幼儿营养状况的成本-效益比具有稳定性。结论 山西、湖北和云南三省六县6~23月龄婴幼儿营养包干预项目具有良好的成本-效益比。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检测血液及腹腔液中生殖内分泌激素水平,了解内分泌因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不孕中的作用.[方法]运用荧光微粒子发光法(MEIA),于卵泡期对78例不孕或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EM合并不孕32例,单纯EM者20例,单纯不孕者26例)及14名健康绝育者的血液及腹腔液进行生殖内分泌激素的检测.[结果]EM者血中催乳素(PRL)、雌二醇(E2)及睾酮(T)水平高于无EM者(P<0.05),EM合并不孕者PRL及T高于EM非不孕者;重度EM的PRL、E2及T高于中度和轻度EM(P<0.05);无EM的不孕者除LH较正常对照组高外,其余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差异;卵泡刺激素(FSH)及孕酮(P)水平在以上各组之间无差异(P>0.05).EM合并不孕组腹腔液中PRL、LH、E2及T水平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FSH及P与其他各组之间无差异(P>0.05).EM非不孕者PRL高于非EM不孕及正常对照组(P<0.05)、LH则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但低于非EM不孕组(P<0.05),而FSH、E2及P与非EM不孕及正常对照组间无差异(P>0.05);非EM不孕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除LH较高外,其余各项无差异;不同程度EM组之间除FSH无差异外,其余各项均有差异,重度高于中度,中度又高于轻度EM(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特别是合并不孕者血及腹腔液中PRL和T水平较高,这可能是EM导致不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研究3D打印技术结合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在骨外科临床本科实习生中的教学应用。方法 将2019年5月至2021年8月期间在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实习的50名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50名临床实习生被随机平均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PBL教学结合3D打印技术教学模式教学,B组:采用PBL教模式进行教学。在骨科实习第1天和最后一天分别进行考试和评价,考试内容包括理论考试、技能操作,同时对骨科自学时间、教学满意度进行评估,对两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入科时A组理论成绩(55.06±3.44)分和B组理论成绩(54.70±2.80)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4,P=0.688);出科时A组理论成绩(75.16±3.14)分和B组理论成绩(64.98±2.92)分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874,P<0.05);入科时和出科时A组理论成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595,P<0.05);入科时和出科时B组理论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05,P<0.05);入科时A组技能...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腹腔腔镜下全宫切除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估。方法:对43 例因诊断为子宫肌瘤(33 例) 、子宫腺肌症(6例) 及子宫内膜增殖症(4 例) 的患者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对同时期121 例具有同样适应症的患者行腹式全子宫切除手术。比较两组病人术中术后情况。结果: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时间与子宫增大有关,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及子宫大小无关;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病人手术损伤及术后阴道残端出血发生率无增高,术后疼痛的发生率明显减少,术后使用抗菌素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恢复正常活动的时间缩短。结论: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虽不能完全代替腹式全宫切除术,却是一种安全、可靠,适于临床广泛开展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1,2-二氯乙烷职业中毒近十年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二氯乙烷(Dichloroethane,CH2ClCH2Cl,DCE)是卤代烃类化合物,使用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中毒均为1,2-DCE引起(简称DCE),其职业危害已有不少研究,但中毒机理还未明确。近20年国外学者多热衷于其致癌致突变的研究[1-3]。但国内近十年来发生多起严重的亚急性DCE职业中毒事故,表现以中毒性脑病为主,与以往报道不同,因其后果严重,故有不少研究报道[3-7],这些资料丰富了DCE中毒临床和毒理学的内容。现就近十年来DCE职业中毒的概况作一综述。  一、接触与中毒情况早在…  相似文献   
17.
天然肿瘤坏死因子(natural tumor necrosis fac-tor,nTNF)是激活的单核-巨噬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细胞素。由于nTNF的用量大和毒性作用强,其在临床的应用受到限制,因此国内外学者均广泛应  相似文献   
18.
306例肺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可切除性肺癌的胸内淋巴结转移规律。方法 从l992年1月至2000年l2月,对306例肺癌患者施行根治性切除术和系统性胸内淋巴结清扫,分别记录各区淋巴结的数量、大小、颜色和质地,并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全组共清扫胸内2456个区的46l4个淋巴结,平均每例15.1个。经病理检查证实其中521个区的954个淋巴结存在转移癌。胸内淋巴结的转移率高达61.8%,纵隔淋巴结的转移率高达43.5%。围绕肺门或肺根部的11、10、7、5和4区淋巴结的转移频度比远离肺根部的9、6、3、2、l区淋巴结高。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非小细胞肺癌(P<0.01)。淋巴结转移率与淋巴结的大小、颜色和质地均有密切关系(尸<0.00l,P<0.00l,P<0.001)。结论 多数肺癌的淋巴结转移遵循由近及远、自下而上、由肺内经肺门再向纵隔的顺序转移规律,少数纵隔淋巴结转移呈“跳跃式”。肺切除术时施行系统性胸内淋巴结清扫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环磷酰胺静脉冲击治疗小儿狼疮性肾炎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激素治疗基础上加用静脉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小儿狼疮性肾炎(LN),环磷酰胺(CTX)每2周1次,每次2日,每日8~12mg/kg静脉给药,累积量≤150mg/kg,逐渐延长至每月、每3个月、每6个月1次的用药方案治疗LN15例。观察1年内的疗效。结果:CTX治疗后1个月贫血明显改善,补体C3恢复,血沉下降至正常,24小时尿蛋白定量减少,3个月后显著减少,血清肌酐及尿素氮在治疗过程中逐渐下降,肾功能不全者获得改善或恢复。该法能够有效地控制LN活动,血尿和蛋白尿明显减轻,改善肾功能。临床应用时尚须注意副作用及复发问题。  相似文献   
20.
自拟消癜饮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6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