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1.
黄小云  刘惠龙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6):5776-5777
目的:探索中国不同胎龄胎儿胸围孕周均值时间段增长趋势及性别差异规律。方法:综合分析比较1986年中国15城市不同胎龄新生儿调查数据和2005年深圳不同胎龄初生儿调查数据。结果:在孕29~32周胎龄段,2005年深圳初生儿胸围孕周均值低于1986年中国15城市新生儿胸围孕周均值,平均每个孕周均值减少0.7 cm;在孕33~44周胎龄段,深圳初生儿胸围孕周均值高于1986年中国15城市新生儿胸围孕周均值,平均每个孕周均值增加0.5 cm;经t检验,P<0.01和P<0.05占大多数。2005年深圳不同胎龄初生儿男与女胸围孕周均值比较:在17个孕周分组中,除孕32、33周男低于女、孕30、34周男女均值相同外,其余13个孕周均男高于女,平均每个孕周男比女增加0.5 cm。经t检验,P<0.01和P<0.05。结论:在孕33~44周胎龄段,2005年深圳不同胎龄初生儿(男+女)胸围孕周均值显著高于1986年中国15城市胸围孕周均值。中国不同胎龄胎儿胸围孕周均值存在明显的时间段(1986~2005年)增长趋势。不同胎龄胎儿胸围孕周均值存在明显男高女低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双管喉罩(杭州富善)通气用于腹腔镜胆囊手术的可行性。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喉罩组(L组)和气管内插管组(E组),全麻诱导后分别行喉罩、气管内插管置入,成功后L组经引流管口插入胃管、E组经鼻孔插入胃管。分别观察诱导前(T0)、置喉罩或气管插管前(T1),喉罩置入或气管插管即刻(T2)及之后3min(T3)、6min(T4)、拔喉罩或气管导管时(T5)等各时间的SBP、DBP、HR;观察气腹前、气腹后5min、10min的Peak、ETCO2、SaO2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E组插管后及拔气管导管时,血压、心率均较插入前明显升高(P<0.05);气腹后L组气道阻力低于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组相比,E组咽喉痛、呛咳、声音嘶哑、需雾化或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杭州富善双管喉罩通气操作简单,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用于腹腔镜胆囊手术是一种安全可靠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3.
流式细胞术检测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表面糖蛋白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及其亚组的血小板膜P选择素(CD62P)和糖蛋白Ⅱb/Ⅲa(PAC-1)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三色荧光标记技术来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患者及22名健康对照组的血小板表面糖蛋白(CD62p/PAC-1)的表达率,并比较其变化.结果 病例组的血小板表面糖蛋白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PAC-1:(15.54±6.43)%,CD62p:(9.83±6.06)%,与对照组相比(P<0.001),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PAC-1:(5.38±2.62)%,CD62p:(11.00±6.37%),较对照组也有显著升高(P<0.001).急性冠脉综合征组的PAC-1水平显著高于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CIS组P<0.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处于血小板高度活化状态,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处于活化的早期阶段,而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患者血小板处于慢性激活状态,CD62P和PAC-1是血小板功能检测非常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84.
目的 制定不同胎龄初产足月儿与经产足月儿宫内生长百分位曲线,研究分娩产次对宫内生长潜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取样法于2013年4月至2015年9月对深圳市两家医院出生的胎龄37~41周单胎足月儿进行体格生长现场测量。曲线拟合应用Lambda-Mu-Sigma(LMS)法。结果 获得了14 529例胎龄37~41周初产、经产足月儿各胎龄出生体重、身长、头围、胸围、顶臀长均值,并制定了其10th、25th、50th、75th、90th百分位曲线。经产足月儿上述5项指标的百分位曲线的形态和增长趋势与初产足月儿一致,但37~41周各胎龄经产足月儿上述5项指标的均值及百分位曲线值均高于初产足月儿。除胎龄41周组初产与经产组顶臀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胎龄组5项指标均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胎龄37~41周经产足月儿各胎龄体重、身长、头围、胸围、顶臀长5项指标宫内生长水平均高于初产足月儿,提示分娩产次是宫内生长潜力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5.
86.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用于局部进展期乳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1996年1月至2006年12月经病理确诊的局部进展期乳腺癌522例,随机分为新辅助化疗组264例和对照组258例.新辅助化疗组给予FEC或TEC方案化疗4~6周期后进行手术,符合保乳条件者实施保乳手术;对照组实施全乳房切除术.分析新辅助化疗对局部进展期乳腺癌保乳率以及预后的影响.结果 新辅助化疗组总有效率为89.19%(231/259),82.20%(217/264)的患者达到保乳条件,其中实际实施保乳手术85例.经67.4(36~166)个月随访,新辅助化疗组的复发率、转移率、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完全缓解者的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2.64%(63/68)、88.23%(60/68),高于未达到临床完全缓解者的81.15%(155/191)、73.82%(141/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P=0.017);病理完全缓解的35例患者OS、DFS分别为97.14%(34/35)、94.19%(33/35),未达到病理完全缓解的224例患者OS、DFS分别为81.25%(182/224)、75%(168/2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9;P=0.015).结论 新辅助化疗可以使局部进展期乳腺癌的原发肿瘤缩小,提高保乳率,准确地进行治疗前分期将是判断新辅助化疗对该癌预后影响的关键.  相似文献   
87.
阮浩神  宁捷  黄小云  蒙月萍 《广西医学》2008,30(10):1493-1494
目的 探讨低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足月妊娠产妇200例,ASA Ⅰ级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镇痛组采用0.089 4%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镇痛药配方:0.089 4%甲磺酸罗哌卡因,每毫升含舒芬太尼0.5μg);对照组不给任何镇痛药物.现察两组产妇疼痛情况、产程进展情况、分娩方式、失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镇痛组镇痛有效率为100%,产妇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以及脉搏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妇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明显比镇痛组高(P<0.05).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安全有效,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8.
目的为研究21世纪初生儿血象及其影响因素,制定2003年深圳地区初生儿血象均值,并与《儿科学》初生儿(第1日)血液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方法 采用随机的时间段整群取样调查方法。结果 2003年深圳地区初生儿(第1日)血象总平均值为:HB210.lg/L,标准差26.8;RBC5.51×1012/L,标准差0.74。单纯产妇轻度贫血地初生儿血象影响较少,产妇中度以上贫血仅有25%初生儿轻度贫血,体现了胎儿优生原则;双胎儿组血象均值:HB(192.6±23.1)g/L,RBC(5.26±0.66)×1012/L,明显低于总平均值;早产儿组、第3产儿组、第4~5产儿组的血象均值都略高于总平均值。结论 导致初生儿贫血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003年深圳地区初生儿(第1日)血象总平均值HB(210.1±26.8)g/L,比儿科学[1]标准HB(180-195)(平均187.5)g/L,增加了22.6g/L,RBC总平均值(5.51±0.74)×1012/L,比儿科学标准RBC(5.7~6.4)(平均6.05)×1012/L,减少了0.54×1012/L。  相似文献   
89.
本文从立足防范、加强队伍建设、突出特色抓住纠风重点、建章立制强化监督管理等方面,对源头治理行业不正之风进行了实践探索,为新时期如何加强行风建设提供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90.
深圳初生儿体格发育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惠龙  黄小云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5):2058-2061
目的:探讨初生儿体格发育影响因素及宫内体格发育的规律。方法:采用横段面时间段整群取样实况调查方法,测量方法为按中国0~7岁正常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研究实施方案,对初生儿体格发育有影响的因素全面调查、归类分析该因素与初生儿体格发育均值的关系。结果:初生儿体格发育均值与产妇及配偶的体型、体质、民族、籍贯、合并内科病以及产次、胎龄、胎次密切相关,最关键是胎龄。体格发育均值随孕天(孕周)递增,均值高峰在孕41周;产次影响非常明显,发育均值随产次递增,第4~5产发育均值最高。结论:初生儿体格发育最关键是胎龄,体格发育均值随孕天递增,均值高峰在孕41周;产次影响非常明显,第1产初生儿发育均值最低,发育均值随产次递增,第4~5产发育均值最高。广西籍初生儿体格发育均值最低,其次是贵州籍、广东籍、深圳籍;东北三省和浙江籍、江苏籍体格发育均值水平最高,籍贯因素是初生儿体格发育均值直接的、显著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