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黄小云  刘惠龙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4):5336-5338
目的:探讨我国不同胎龄胎儿头围孕周均值时间段变化趋势及性别差异规律。方法:根据1986年中国15城市不同胎龄新生儿调查数据和刘惠龙等2005年深圳不同胎龄初生儿体格发育调查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在孕28~42周胎龄段,2005年深圳初生儿头围孕周均值低于1986年中国15城市新生儿头围孕周均值,平均每个孕周均值减少0.2 cm。2005年深圳不同胎龄初生儿男与女头围孕周均值比较,在17个孕周分组中,除孕32、43周男低于女外,其余的15个孕周都是男高于女,平均每个孕周男比女增加0.5 cm。经t检验,P<0.01、<0.05占多数。结论:在孕28~42周胎龄段,2005年深圳不同胎龄初生儿(男+女)头围孕周均值低于1986年中国15城市头围孕周均值。我国不同胎龄胎儿头围发育均值明显受到籍贯因素的影响,存在北部省份均值高南部省份均值低的地区性差异,而时间段(1986~2005年)增长趋势不明显。我国不同胎龄胎儿头围孕周均值存在明显男高女低的性别差异规律。  相似文献   
22.
目的:开展新生儿群体宫内生长等级分类评价,获得新生儿宫内生长水平的客观证据。方法:以《2015年深圳单胎儿、双胎儿出生体重、身长、头围、胸围、顶臀长百分位曲线》为评价参考标准,对中国11市11家妇幼保健院2017—2020年出生的412 755例单胎儿和双胎儿进行宫内生长等级分类评价。结果:获得中国11市395 583例单胎儿、17 172例双胎儿下等、中下等、中等、中上等、上等、小于胎龄儿(SGA)、适于胎龄儿(AGA)、大于胎龄儿(LGA)、营养不良儿、肥胖儿人数和构成比数据。单胎儿出生体重水平从低到高排位:海口、桂林、柳州、广州、泉州、深圳、成都、重庆、长沙、宁波、连云港。双胎儿出生体重水平从低到高排位:柳州、泉州、桂林、海口、广州、成都、重庆、深圳、长沙、宁波、连云港。验证了海口、桂林、柳州、广州、泉州、深圳、重庆、成都、长沙9市合计单胎儿、双胎儿出生体重水平与《2015年深圳单胎儿、双胎儿出生体重曲线》接近;验证了宁波市和连云港市合计单胎儿、双胎儿出生体重水平明显高于《2015年深圳单胎儿、双胎儿出生体重曲线》水平。结论:获得中国11市新生儿宫内生长水平及其排位的客观数据。《...  相似文献   
23.
目的制定深圳市不同籍贯足月新生儿体格生长测量值,研究宫内生长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2013年4月至2015年9月在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和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完成了14 618例足月新生儿体格生长现场测量。结果男性出生体质量、身长、头围、胸围、顶臀长测量的均值±标准差(x±s)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14.12,均P0.05)。北部省份(黑龙江、辽宁、内蒙古自治区、河北)与南部省份(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贵州)比较:体质量增加215g(t=11.78,P0.01),身长增加1.11cm(t=12.96,P0.01),顶臀长增加0.87cm(t=12.91,P0.01),头围增加0.63cm(t=12.14,P0.01),胸围增加0.63cm(t=8.52,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深圳分娩的新生儿出生时五项生长指标具有其所属省籍贯的宫内生长特征。籍贯是宫内生长潜力重要影响因素,居住地点、分娩地点和分娩医院的改变不会改变新生儿所属的籍贯特征。  相似文献   
24.
不同胎龄新生儿身长体重指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制定不同胎龄新生儿身长体重指数,为胎儿宫内发育评价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时间段整群抽样实况调查方法,于2005~2006年在深圳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完成了8 357例不同胎龄新生儿体重、身长、顶臀长、头围、胸围现场测量,用以制定不同胎龄新生儿身长体重指数。结果 计算深圳不同胎龄(孕28~44周)不同性别新生儿身长体重五项指数[克托莱指数(QI)、考浦指数(KI);劳雷尔指数(RI);利比指数(LI);勃洛克指数(PI)],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结果五项身长体重指数都随胎龄增加指数值不断递增,峰值出现在孕41~43周,显示了胎儿胎龄增大人体密度和充实度不断提高。男性QI、KI和PI值高于女性(P结论 不同胎龄新生儿随胎龄增加人体密度和充实度不断提高,男婴充实度比女婴好。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孕26~44周初生儿坐高与身长比值关系,探索初生儿胎内体格发育规律。方法:引用《2005年深圳不同胎龄初生儿体格发育均值研究》和《我国不同胎龄新生儿体格发育现状》两篇文章的坐高、身长均值数据,研究比值规律。结果:孕28~44周坐高与身长的比率是67.0%~68.0%,(身长-坐高)/身长的比率是31.9%~33.5%,(身长-坐高)/坐高的比率是46.0%~49.0%;2005年深圳调查数据和1986年中国15城市调查数据呈现基本一致规律。结论:坐高、身长、(身长-坐高)三者之间的比值相当恒定,三者的均值呈现均衡增长的规律,三者的比值不受孕周大小和胎儿体格发育增长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孕26~44周初生儿头围与胸围比值关系,探索初生儿胎内体格发育规律。方法:引用2005年深圳不同胎龄初生儿头围、胸围均值和1986年中国15城市不同胎龄新生儿头围、胸围均值,研究孕26~44周初生儿头围与胸围比值关系。结果:2005年深圳孕26~28周初生儿平均头围均值为26.3cm、胸围均值为24.3cm,头围与胸围的比值为1.08:1;孕37周头围均值为32.9cm、胸围均值为32.2cm,比值为1.02:1;孕41周头围均值为34.1cm、胸围均值为33.4cm,比值为1.02:1;孕44周头围均值为34.9cm、胸围均值为33.7cm,比值为1.04:1。结论:头围与胸围的比值与孕周大小有关,孕周越小比值越大,随着孕周增大比值不断变小;孕26~37周是头围发育的快速增长期,显示了脑部优先发育的生长规律,男性头围发育明显快于女性;孕37~43周是头围与胸围的均衡发育期。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局部进展期乳腺癌在新辅助化疗后保乳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996年1 月~2006年12月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的局部进展期乳腺癌522 例,随机分为新辅助化疗组和对照组。新辅助化疗组给予FEC 或TEC 方案化疗4~6 个周期后进行影像学再评估,满足保乳条件者实施保乳手术,不满足保乳条件者实施全乳房切除术;对照组均实施全乳房切除术。分析新辅助化疗的有效率及其对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手术方式以及保乳手术后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及美容效果等的影响。结果:新辅助化疗组总有效率89.19%(231/259),经影像学再评估82.20%(217/264)的患者达到保乳条件,实际实施保乳手术85例,保乳治疗者乳房外观满意率92.94% 。经67.4 个月(36~166 个月)的随访,其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总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06%(6/85)、10.59%(9/85)、85.88%(73/85)、78.82%(67/85),与新辅助化疗后满足保乳条件行全乳房切除术的患者及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局部进展期乳腺癌在新辅助化疗后实施保乳治疗是可行的,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是选择恰当术式的必要依据。   相似文献   
28.
目的获得不同胎龄正常足月儿身长胸围指数。方法采用横断面时间段整群取样现场调查方法,于2013—2015年完成16 388例不同胎龄新生儿的体质量、身长、顶臀长、头围、胸围的现场测量,用以制定不同胎龄正常足月儿身长胸围指数。结果最终获得正常足月儿13 776例的测量数据。随着胎龄增加,新生儿出生时身长胸围指数(BCI)、维尔维克指数(VI)、艾里斯曼指数(EI)均有所递增。男婴BCI、VI、EI小于女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5年的新生儿BCI、VI、EI与2005年有一定的差异。结论不同胎龄正常足月儿随胎龄增大胸廓丰满度不断提高,男性低于女性,本次数据与十年前相比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6%羟乙基淀粉130/0.4共同负荷联合麻黄碱预防高龄产妇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后低血压的效果。方法将60例足月高龄产妇(35~44岁)随机分为共同负荷联合麻黄碱组(A组)和单纯共同负荷组(B组),两组均采用硬膜外麻醉,A组产妇在硬膜外腔注入局麻药前以6ml/kg快速复方林格溶液输入,在硬膜外腔注入试验量局麻药后以6%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溶液(HES130/0.4)500ml加入8mg麻黄碱快速输入(25~30min输完)。B组输液和A组相同,胶体中未加入麻黄碱。分别记录产妇麻醉前和硬膜外腔注入首次量后5min、10min、15min、20min、25min和30minSBP和HR的变化;记录产妇低血压、心动过缓和心动过速恶心呕吐发生率;检测两组胎儿出生后即时脐动、静脉血气分析及新生儿出生后1min及5minApgar的评分。结果 A组产妇硬膜外麻醉后各时点SBP无显著改变(P>0.05);B组产妇T3、T4时点SBP显著降低(P<0.01),A组产妇SBP在T2、T3、T4时点显著高于B组(P<0.01)。A组产妇麻醉后T2、T3、T4时点HR显著增快(P<0.05);并显著快于B组(P<0.05)。B组HR各时点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胎儿脐动脉血pH、PCO2、PO2和BE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前和麻醉给药同时以适量液体负荷联合小剂量麻黄碱预防高龄产妇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后低血压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0.
胎膜早破是产科临床中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很高,对母婴的影响很大,为探讨胎膜早破的原因和对母儿的影响,将我院住院分娩的142例妊娠胎膜早破产妇和同样数量的正常产妇做对比,观察产程及采取的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