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30篇
  免费   2011篇
  国内免费   1194篇
耳鼻咽喉   238篇
儿科学   291篇
妇产科学   150篇
基础医学   1725篇
口腔科学   309篇
临床医学   5059篇
内科学   3346篇
皮肤病学   321篇
神经病学   510篇
特种医学   1181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719篇
综合类   10598篇
预防医学   4183篇
眼科学   179篇
药学   4215篇
  83篇
中国医学   4105篇
肿瘤学   920篇
  2024年   472篇
  2023年   865篇
  2022年   937篇
  2021年   1263篇
  2020年   1111篇
  2019年   883篇
  2018年   863篇
  2017年   556篇
  2016年   732篇
  2015年   829篇
  2014年   1805篇
  2013年   1601篇
  2012年   1769篇
  2011年   1873篇
  2010年   1839篇
  2009年   1901篇
  2008年   1819篇
  2007年   1852篇
  2006年   1653篇
  2005年   1658篇
  2004年   1666篇
  2003年   1517篇
  2002年   1225篇
  2001年   1273篇
  2000年   1043篇
  1999年   811篇
  1998年   722篇
  1997年   588篇
  1996年   556篇
  1995年   552篇
  1994年   500篇
  1993年   376篇
  1992年   346篇
  1991年   319篇
  1990年   305篇
  1989年   257篇
  1988年   249篇
  1987年   230篇
  1986年   171篇
  1985年   195篇
  1984年   184篇
  1983年   186篇
  1982年   157篇
  1981年   118篇
  1980年   74篇
  1979年   41篇
  1977年   19篇
  1976年   16篇
  1965年   26篇
  1959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近年来随着免疫学诊断的迅速发展,有关矽肺免疫发病机制和免疫诊断的研究亦日益增多。近20年来国内外有关学者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迄今尚未取得较确切的答案。在研究内容上,也多偏重于实验室研究和矽肺患者体液免疫及血清蛋白变化等方面,细胞免疫的内容则较少。关于煤矿矽肺患者此方面的研究报导则更少。为了进一步观察煤矿矽肺患者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血清蛋白变化的情况,深入探讨矽肺免疫发病机制,进行了本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62.
我院使用尼莫地平治疗2例心跳呼吸骤停后脑复苏的病人,认为该药对脑复苏有一定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例1,男,71岁,因前列腺肥大于1998年10月14日手术治疗。在胸_(12)~腰_1及腰_1~腰_1椎间插管行硬膜外麻醉,8:30Am第一次注入布比卡因及利多卡因,9:05Am第二次注药后阻滞平面达腰_4,9:10Am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双肺满布哮鸣音,9:20Am心跳呼吸停止,及时进行人工心肺复苏术,8分钟后心跳恢复,10分钟后呼吸恢复。心肺复苏后,给予地塞米松、脱水、纳洛酮、脑代谢活性药物进行脑复苏,当日下午多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近期疗效,探讨对其功能改善作用。方法:2004-02/10对经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神经内科临床确诊为运动神经元病的72例患者实施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围手术期给予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疗效评估以肌张力是否下降,言语不清、吞咽困难是否改善,抬头困难是否改善,肌束震颤次数是否减少,肌力是否增高为标准。如以上各项任何一种症状缓解即为有效。结果:5种症状均减轻者2例,任意4种症状得到缓解者6例,任意3种症状得到缓解者20例,任意2种症状得到缓解者28例,任意1种症状得到缓解者10例,所有上述5种症状均未得到缓解者6例。以上5种症状中的任何一种症状得到缓解均视为有效,有效率为92%(66/72)。无任何并发症出现。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具有改善运动神经元病功能障碍的可行性,近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4.
65.
目的:探讨肘部高能量创伤术后应用带铰链外固定架在早期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0-10/2004-06华西医院骨科收治肘部高能量创伤、同时接受内、外固定的患者78例。患者均知情同意。男43例,女35例,肱骨髁上粉碎性骨折13例,肱骨髁上髁间粉碎性骨折21例,Monteggia’s骨折26例,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9例,尺骨冠突骨折5例,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4例;合并环状韧带损伤17例,尺侧副韧带损伤25例,桡侧副韧带损伤8例;开放性骨折17例,闭合骨折61例。分为外固定架组35例,石膏、支具组43例,两组年龄、性别等无统计学差异。外固定架组患者术后3d开始在外固定架保护下进行肘关节屈伸活动;石膏、支具组术后4~6周拆除石膏、支具后开始活动。随访时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两组患者肘关节活动度及Gassebaum评分分级结果。采用Gassebaum分级指标评价治疗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优,肘关节无症状,伸肘15°,屈肘130°;良:肘关节有主观不适症状,伸肘30°,屈肘120°;可:肘关节有轻微不适症状,伸肘40°,屈肘90°~120°;差:关节功能受限,伸肘40°,屈肘<90°。肘关节活动度=屈曲角度-伸直角度。结果:78例患者平均随访14个月,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患者骨折愈合情况:术后3~6个月X射线片证实骨折愈合,内固定物无松动断裂,外固定架组无钉道感染和螺钉松动、断裂发生。②两组患者肘关节活动度及Gassebaum评分分级结果:术后3和6个月,外固定架组在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上好于石膏、支具组[(96±18)°比(55±14)°,(105±16)°比(74±21)°,t=10.835~7.386,P<0.05],外固定架组优良率为88.6%,石膏、支具组为58.1%。结论:①肘部高能量创伤以后,介入功能康复训练时间越早,越有利于肘关节活动度的恢复。②应用铰链外固定架在肘部高能量创伤术后对患者早期肘关节功能恢复比石膏、支具更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66.
社区中帕金森病患者的安全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帕金森病 (PD)临床症状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张力提高和姿势平衡障碍为主要特征 ,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和生活能力[1] 。为避免患者发生碰破、烫伤、跌倒骨折及褥疮等二次损伤 ,我们对门诊复诊治疗的患者进行了预防性安全指导 ,效果较好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 ,我院门诊就诊治疗中自愿接受指导随访的患者 4 8例 ,男2 3例 ,女 2 5例 ,年龄 5 2~ 75岁。其中生活完全自理 11例 ,生活尚能自理 19例 ,生活不能自理需陪护16例 ,卧床 2例。有精神症状痴呆症 2例。1.2 方法。要求患者 15…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慢性盆腔炎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慢性盆腔炎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自拟清盆汤加减内服以及中药保留灌肠联合治疗)和对照组(单独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起效时间、用药时间、治疗费用等情况以及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药物起效时间、用药时间以及治疗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9%)明显高于对照组(75%)。结论:慢性盆腔炎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复发率,有利于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8.
目的建立测定血安胶囊中没食子酸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采用Hypersil ODS2柱(20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3∶97),检测波长为214nm,流速为1.0mL/min。结果没食子酸进样量在0.0211~0.211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2=1),平均回收率为99.28%,RSD=1.73%(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血安胶囊中没食子酸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案例演练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急诊科常见的危重急症设计成案例,进行情景模拟演练。观察演练前后该科室护理人员急救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护士急救能力的自我评价。结果急诊科护士急救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演练后成绩较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士的综合急救能力均得到提高。结论情景急救模拟演练能提升急诊护理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30例子宫肌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行开腹手术)和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每组65例,对手术后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等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63.31±2.86)min、(8.31±1.26)d,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43.21±2.47)min、(5.27±1.47)d,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在治疗子宫肌瘤方面具有更好的疗效,不仅大大减轻患者的痛苦,而且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