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探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中药治疗方法.[方法]将37例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属肾虚血瘀证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诊断性刮宫后,分别采用补肾活血中药(主要由补骨脂、川续断、山茱萸、蒲黄、三七、党参、生龙骨、生牡蛎、白花蛇舌草等组成)和西药安宫黄体酮治疗,并比较其疗效.[结果]中药组和西药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0%和83.3%)以及阴道出血时间相仿(P>0.05).但中药对于经血暗红夹血块及腰膝酸软的改善作用优于西药组(P<0.05或P<0.01).[结论]补肾活血中药(配合刮宫)治疗功血疗效与西药安宫黄体酮相仿,对临床证候的改善作用优于西药安宫黄体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西药物治疗无排卵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机理。[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技术和 SP免疫组化半定量检测技术,对37例无排卵功血患者经补肾活血中药宫血饮(主要由补骨脂、川续断、山茱萸、蒲黄、三七、党参、生龙骨、生牡蛎、白花蛇舌草等组成)或西药黄体酮治疗前后进行血清雌、孕激素(E_2、P)及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ER、PR)测定。[结果]无排卵功血患者血清E_2水平和子宫内膜ER、PR水平均较对照组高,且ER、PR含量依子宫内膜的增生程度和类型的不同呈现下降趋势,即单纯增殖症>复杂增生>增生期。经合成孕激素治疗后,血清E_2水平和子宫内膜ER、PR水平均降低。补肾活血中药宫血饮亦能降低ER、PR水平,但对血清E_2影响不大。【结论】中药与合成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功血的作用机理不同,它并非通过降低血清雌激素的水平而达到治疗目的,推测它可能是通过非甾体激素途径,启动了各方面的因素影响ER、PR的合成而发挥其治疗作用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在胃癌根治术中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其价值。方法:应用美蓝对55例胃癌患者行SLN定位活检,分体内、体外组,采用HE染色病理检查法、CK20免疫组化染色检测SLN中转移癌。结果:共检出淋巴结560枚,其中SLN 262枚,检出率85.7%。免疫组化学法检测SLN癌转移的敏感性明显高于HE染色,而假阴性明显低于后者(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中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具有切实的可行性,能够预测区域淋巴结的转移状况;通过IHC法检查有助于明确胃癌的病理分期,有利于判断预后和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针对CTTN编码蛋白Cortactin功能的多肽分子对大肠癌细胞运动性的抑制作用.方法:设计和制备与Cortactin蛋白氨基端同源性的多肽分子,用荧光物Cy5标记并导入到大肠癌细胞HCT-8中.采用细胞划痕法检测癌细胞的迁移、Capture-ELISA法检测癌细胞内吞作用,并采用Boyden培养小室检测癌细胞的侵袭性的改变.结果:成功制备和纯化35 kDa多肽分子A,并以Cy5标记,有效导入到大肠癌细胞中.与对照组比较,导入多肽的大肠癌细胞迁移能力下降,填充划痕的癌细胞数量减少;以癌细胞摄取转铁蛋白数量反映的内吞作用同时下降,摄取值多肽导入组为0.3,对照组为1.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表明,导入多肽的癌细胞迁移数目为56±1.3个,对照为148±2.5个,侵袭能力明显下降(P<0.05).结论:Cortactin氨基端同源性多肽可能对抑制大肠癌的侵袭转移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ortactin的氨基端序列在磷酸化介导的蛋白相互作用中的功能。方法:设计表达标签为GST的氨基端缺失的Cortactin突变体,纯化突变体蛋白,以及全长Cortactin蛋白,同时纯化His标签的细胞发动蛋白Dynamin,采用Src磷酸化Cortactin蛋白,并采用pull-down分析观察与Dynamin的相互作用。结果:成功表达和纯化Cortactin的1-80氨基酸(CortΔ80)缺失、1-349缺失的Cortactin突变体(CortΔ349),以及全长Cortactin(Cort WT)和Dynamin。Pull-down分析结果表明:与磷酸化的野生型Cortactin蛋白比较,氨基端缺失的Cortactin蛋白在磷酸化后与Dynamin的结合作用减弱。结论:实验提示Cortactin分子的氨基端是Arp2/3与actin结合的重要结构域其参与肌动蛋白聚合的过程,对于磷酸化信号的正常传导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6.
二氧化碳激光配合中药外洗治疗尖锐湿疣2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尖锐湿疣后用中药外洗的疗效及复发率。方法:401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1例和对照组200例,治疗组采用二氧化碳激光消除疣体后,用中药外洗;对照组单纯采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0%,复发率30%,对照组治愈率50%,复发率50%。治疗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激光疗法。  相似文献   
17.
18.
双黄连治疗小儿肺炎100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宝玉  朱维廉 《临床荟萃》1996,11(17):794-794
双黄连粉针剂问世以来,以其抗感染作用显著被广泛运用于治疗小儿肺炎。笔者1993年~1994年单用双黄连注射液静注治疗小儿肺炎10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总病例数150例,均为门诊病例,随机分为双黄连组和对照组。每2例双黄连组后1例对照组,依次类推。 双黄连组,共100例。其中男性59例,女性41例,年龄最大11岁,最小为3个月,平均年龄4.08岁。肺炎诊断标准按《实用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年6月第四版)下册有关章节规定进行诊断。100例中,大叶性肺炎15例,支气管肺炎82例,间质性肺炎3例。 对照组共50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最大的11岁,最小的3个月。平均年龄4.78岁。50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靶向干预N-WASP蛋白的VCA功能区对大肠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含有N-WASP蛋白CA结构区域信息但缺乏V结构区域信息的重组表达质粒(CA质粒),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质粒及空质粒导入人高侵袭性大肠癌细胞株LoVo细胞内,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的细胞株。采用Transwell侵袭小室和制备裸鼠结肠癌肝转移模型检测转染后LoVo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变化。结果Transwell侵袭小室实验结果显示,重组质粒转染组LoVo细胞的穿膜细胞数量较空质粒转染组及未转染组明显减少(P〈0.05)。动物实验结果显示,重组质粒转染组的裸鼠肝脏表面的转移瘤结节数较空质粒转染组及未转染组明显减少,生存率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质粒组和未转染组两者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靶向干预N-WASP蛋白的VCA功能区能有效抑制大肠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20.
人结肠癌裸鼠肝转移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建立人结肠癌裸鼠肝转移模型,用于肿瘤转移防治的实验研究。方法 30只裸鼠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肝脏注射法和脾脏注射法建立结肠癌肝转移模型, 术后待裸鼠濒临死亡或自然死亡时,观察其生存天数,解剖裸鼠,观察腹腔内转移情况和肝脏成瘤的情况。结果 两组裸鼠的肝脏成瘤率均为100%,生存期无明显差异。肝脏注射组裸鼠均于注射部位出现单一的巨大瘤结节,脾脏注射组裸鼠肝脏表面及切面见多发散在的转移瘤结节。两组的肝脏瘤组织细胞形态学相似,符合低分化腺癌的特征。结论 经脾注射法建立裸鼠结肠癌肝转移模型比较符合结肠癌体内肝转移过程的规律,是一种简便有效的、重复性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