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目的研究浅刺针法合通窍活血汤对脑梗死大鼠血浆TXB2和6-酮-PGF1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Ⅰ、Ⅱ、Ⅲ、Ⅳ组均予脑梗死造模,Ⅴ组行假手术,之后Ⅰ组浅刺针法合通窍活血汤治疗,Ⅱ组予常规针法合通窍活血汤,Ⅲ组仅予通窍活血汤,Ⅳ组和Ⅴ组不予处理。各组于造模后2,7,14d随机取10只大鼠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浆TXB2和6-酮-PGF1α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Ⅰ、Ⅱ、Ⅲ、Ⅳ组造模后血浆TXB2水平明显高于Ⅴ组(P均〈0.01);与Ⅱ、Ⅲ、Ⅳ组比较,Ⅰ组TXB2水平下降更快(P均〈0.01)。Ⅱ、Ⅲ、Ⅳ组6~酮-PGF1α显著低于Ⅴ组(P均〈0.01);与Ⅱ、Ⅲ、Ⅳ组比较,Ⅰ组6-酮-PGF1α水平升高更快(P〈0.01)。结论浅刺针法合通窍活血汤能更有效地降低TXB2水平,升高6-酮-PGF1α水平,使TXB2/6-酮-PGF1α比值趋向平衡,从而达到治疗脑梗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2.
用热重分析法(TGA)探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热降解的动力学,揭示了PBT的热稳定性、热解反应级数和热解活化能。以高纯度氮气为载气,在不同载气流量、不同升温速率下对PBT进行降解,通过失重曲线和微商曲线分析其结构的稳定性,建立反应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PBT作为工程塑料在高温下有较好的稳定性,在N2中降解过程为一阶失重,流量对降解几乎没有影响;增大升温速率,分解的起始温度、失重平衡温度和最大失重率温度均呈增加趋势。PBT的热解可分为两个阶段,降解前期,即失重率在25%~50%之前,可视为零级反应,其平均活化能为261.3kJ/mol,降解反应的中后期直至完全降解,可视为一级反应,其平均活化能为186.7kJ/mol。升温速率对两段降解的温度区间划分有影响,随着升温速率增加,零级反应温度范围逐渐扩大。  相似文献   
193.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在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2017年2月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的78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中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品管圈管理。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48.72%(P0.05);两组病人患肢功能、生活质量等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中应用品管圈管理可改善病人患肢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4.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血浆水平及TGF-β1基因-509C/T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重庆地区汉族人群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冠状动脉支架术后行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的患者368例,根据复查造影的结果将其分为ISR组152例和无再狭窄(NISR)组216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浆TGF-β1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及基因测序的方法检测TGF-β1基因-509C/T多态的基因型。结果 TGF-β1基因-509C/T多态的3种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ISR组和NIS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在ISR组所占比例显著增加,与NIS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TGF-β1水平ISR组高于NIS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SR组TGF-β1基因-509C/T多态TT和CT基因型携带者血浆TGF-β1水平均显著高于NIS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内TT基因型血浆TGF-β1水平均高于CC和CT基因型,CT基因型又高于CC基因型,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T基因型、T等位基因(CT+TT基因型)和血浆TGF-β1是IS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82、1.61和2.01,P0.05)。结论高血浆TGF-β1水平、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携带者显著增加ISR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5.
目的分析并观察在冠心病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该研究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一般护理,试验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冠心病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有效改善护患关系,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6.
目的:了解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又称噬血细胞性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伴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受累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2017年12月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112例HLH患儿中发生CNS受累的29例患儿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结果、CNS影像学结果、治疗方案及转归资料,进行预后及生存分析。结果:29例CNS?HLH患儿中22例(84.1%)伴有严重的神经精神症状,多表现为抽搐和意识不清。28例进行脑脊液检查和CNS影像学检查,其中18例(62.0%)伴有脑脊液检查异常,9例(32.1%)头颅CT或MRI出现异常信号,17 例(60.7%)出现脑萎缩及脑沟宽深、脑室饱满等表现。112例HLH患儿5年累积生存率为75.9%,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提示CNS?HLH总体生存较非CNS受累患儿差(χ2=3.936,P=0.047)。接受HLH?2004/94方案治疗的23例CNS?HLH患儿鞘注组(n=17)总体生存显著优于未鞘注组(n=6)(χ2=6.003,P=0.014)。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提示未进行鞘内注射、血红蛋白≤60 g/L是影响CNS?HLH儿童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NS?HLH总体预后差,HLH患儿需全面评估CNS受累情况,未接受鞘内注射和重度贫血为CNS?HLH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97.
目的探讨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颈Ⅱ区连续整块切除的意义。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口腔医学中心颌面头颈外科1999年1月至2004年1月期间行颈清扫术且病例记录及术后随访资料完整的117例病例,以颈Ⅱ区连续整块切除与否为指标,观察根治性颈清扫术(RND)和功能性颈清扫术(FND)两种术式的术后颈部淋巴结复发率。结果117例病例中,术后病理诊断为淋巴结转移癌32例,转移率为27.35%(32/117),其中RND26例,FND6例。经3年期随访,颈清扫术后淋巴结复发18例,复发率为15.38%,其中RND12例,FND6例。位于Ⅱ区淋巴结复发有15例,占83.33%,其中RND9例,FND6例。结论对FND应有严格的指征,确定癌肿病例的生存质量必定建立于肿瘤控制的基础上,得出肿瘤不能根治则谈不上生存质量的结论,建议提倡施行保留胸锁乳突肌(必要时加副神经)的FND术式。  相似文献   
198.
目的:探讨作为骨修复材料的无机活性元素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止血机制。方法:体外测试无机活性元素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比表面积、孔隙率、吸水率和膨胀度;将无机活性元素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置人血液浸泡后.通过血流变实验和血小板聚集实验,检测血液粘度的变化和血小板的聚集情况,并用扫描电镜观察材料对血小板的黏附情况及血小板形态的影响。所有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两两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无机活性元素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比表面积为210m2/g,孔隙率90%,吸水率34%,膨胀度5.6%;置入血液后,在中、高切变率下导致血液粘度增高(P〈O.05),并对血小板有一定的聚集和黏附作用。结论:无机活性元素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止血特性,是一种极具潜力的骨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99.
目的 促进小分子靶向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2020年使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类(TKIs)小分子靶向药物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病历信息,制订《非小细胞肺癌小分子靶向药物专项评价表》,统计其中TKIs的使用情况,包括适应证、用法用量、抗肿瘤治疗联合用药等,并依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和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药品说明书、相关指南、循证医学证据等级高的临床研究等评价其用药合理性。结果 共纳入患者1 436例,用药不合理率为18.73%(269/1 436),其中适应证不适宜106例次(7.38%)、遴选药品不适宜6例次(0.42%)、抗肿瘤治疗联合用药不适宜157例次(10.93%),105例次(7.31%)合并使用具有潜在不良相互作用的非抗肿瘤药物;非肿瘤专科患者TKIs类小分子靶向药物使用合理率为74.06%(177/239),低于肿瘤专科的82.71%(990/1 197)。结论 该院NSCLC患者TKIs类小分子靶向药物的使用整体较规范,但也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需临床药师持续干预与反馈,以促进其合理、规范使用。  相似文献   
200.
目的 利用气相色谱法和一测多评法建立同时测定魅力年华喷雾剂中石竹素、桉叶油醇、桂皮醛、芳樟醇、α-蒎烯、β-蒎烯和龙脑7种有效成分的含量,从而控制其质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HP-5毛细管色谱柱(30 m×0.32 mm,0.25 μm),载气为氮气,氢火焰离子检测器的温度为240℃,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240℃,进样量1 μL,分流比20:1。结果 石竹素、桉叶油醇、桂皮醛、芳樟醇、α-蒎烯、β-蒎烯、龙脑分别在0.020 0~0.140 0,0.360 0~2.520 0,0.205 0~1.435 0,0.012 5~0.087 5,0.070 0~0.490 0,0.128 0~0.896 0,0.060 0~0.420 0 mg·mL-1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 ≥ 0.999 6),平均含量分别为0.120 5,1.963 3,0.650 4,0.036 3,0.791 9,0.416 1,0.074 1 mg·mL-1,与内标法相比,均无显著差异,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2.03%,103.04%,102.36%,97.42%,99.52%,97.11%,102.40%,RSD分别为1.38%,0.61%,0.72%,1.32%,1.37%,0.99%。结论 该方法简捷、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魅力年华喷雾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