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 探讨早期机械通气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转归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 将251例GCS评分5-8分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依有否进行早期机械通气分为治疗组128例与对照组123例,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氧饱和度(SaO2)、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压(BP)、心率(HR)、GCS评分和预后进行评估.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SaO2、PaO2、PaCO2、BP、HR、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7,14 d时两组间SaO2、PaO2.PaC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GOS评分、死亡率、预后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机械通气可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细胞缺氧状况,促进脑功能恢复,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急性左心衰伴肺水肿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30例急性左心衰伴肺水肿患者,采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为主治疗,经口插管14例,经鼻插管16例。观察上机后pH、PaO2、PaCO2、SaO2、R、HR、CVP各项指标。结果25例患者在机械通气1h内肺部罗音明显减少或消失,pH、PaO2、PaCO2、SaO2、R、HR各项指标比通气前有较大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能够及时有效的缓解急性左心衰伴肺水肿所致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是抢救重症急性左心衰伴肺水肿发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患者 ,男性 ,4 1岁 ,煤矿井下工人。因腰痛 2个月加重 2周于 1997年 11月入院。入院后行腰椎摄片和CT扫描检查 ,见L3~ 4 椎间隙密度减低 ,边缘毛糙不整 ,并向椎体边缘膨出 ,与两侧腰大肌间隙模糊 ;其椎间隙上、下缘椎体骨质均见轻度骨质破坏 ,椎旁未见明显软组织块影 (图 1)。诊断为L3~ 4 椎体结核可能。术前常规胸部摄片。发现左下肺块影 ;进一步CT扫描 (平扫 ) ,见左肺下叶后基底段团块状密度增高影 ,边缘不规则 ,有分叶 ;其内密度不均匀测CT值为 2 6.8~ 72 .5Hu ,大小为 4 .0cm×5.0cm× 5.0cm。其周围肺野内见散在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对无创颅内压(noninvasive intracranial pressure,NICP)和脑灌注压(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CPP)变化监测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2014年1月-2016年12月就诊于本院ICU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1∶1对照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监测无创颅内压和脑灌注压情况下进行脑出血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颅内压均下降,脑灌注压均升高(P0.05),试验组变化均较对照组更为明显(t=-3.652、6.349,P=0.001、0.001)。试验组患者的甘露醇使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921,P=0.001)。试验组的治愈率为70.0%,高于对照组的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78,P=0.034)。结论:闪光视觉诱发电位可以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实时、持续的无创监测,并指导临床用药,可以有效提高治愈率,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初步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和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确诊COVID-19患者的临床和胸部CT影像学资料。结果 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26例(100%),咳嗽21例(80.8%),可伴随肌肉酸痛、胸闷、腹泻或呕吐症状。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正常15例(57.7%),高于正常4例(15.4%),低于正常7例(26.9%)。淋巴细胞计数减少10例(38.5%)。15例(57.7%)患者C反应蛋白升高。26例COVID-19患者CT表现均有异常,6例(23.1%)表现为单侧肺叶病变,以胸膜下分布为主;20例(76.9%)双侧肺叶受累。6例(23.1%)患者双肺所有肺叶、肺段均受累;局灶性病例中以右肺下叶受累最多见10例(38.5%)。26例COVID-19患者可见下述一种或多种征象:磨玻璃影像(ground glass opacity,GGO)16例(61.5%),以胸膜下分布为主;6例(23.1%)表现为GGO合并局灶实变影;10例(38.5%)为小斑片状边缘模糊密度增高影;7例(26.9%)为大片状实变影;8例(30.8%)可见网格状或纤维条索影;5例(19.2%)患者可见血管束增粗和血管穿行;4例(15.4%)患者可见空气支气管征象;1例(3.8%)患者可见少量胸腔积液,未见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结论 COVID-19的胸部CT表现为多部位、外周、胸膜下、下叶分布的磨玻璃影,可伴有实变,胸腔积液及肿大淋巴结少见,CT检查为该病的早期防控、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常溶通辅以中药外敷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通过在血管插管介入溶通的基础上辅以中药外敷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先行旋股内、外动脉和臀上、下动脉介入插管进行药物灌注溶通后,再给予中药外敷患髋疼痛处一个月。结果90%以上病例治疗后近期疼痛得到缓解或解除,部分病例功能有所恢复或改善。结论在动脉插管位置准确的前提下行溶通介入治疗的基础上,辅以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等煎水外敷对ANFH的综合治疗可以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fMRI探讨尾状核激活在抑郁症情绪记忆中的性别差异。方法纳入单相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39例,男16例,女23例,另纳入健康志愿者(正常组)44名,男23名,女21名。采用120幅彩色情景图片,分为编码和立即提取两个阶段,对所有对象行3.0TfMRI,分析并比较组间及性别间对图片反应正确率及尾状核激活差异。结果抑郁症组男性和女性对情绪图片反应正确率均低于正常组[男性:(65.12±20.25)%vs(79.30±16.17)%,女性:(64.41±25.20)%vs(79.43±15.24)%;P均0.05),抑郁症组女性对中性图片反应正确率低于正常组[(45.11±23.03)%vs(63.38±19.13)%,P0.05]。fMRI中抑郁症女性全脑激活以瞬时效应为主,双侧尾状核头部激活均强于正常组(P0.05),其右侧尾状核头部激活强于男性(P0.05);男性全脑激活以持续效应为主,双侧尾状核头部激活均强于正常组(P0.05),左侧尾状核头部激活强于女性(P0.05)。结论单相抑郁症情绪记忆增强效应尾状核激活存在性别差异,与尾状核头部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下肢软组织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MRI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提高对下肢IMT的MRI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下肢软组织IMT患者的MRI表现.结果 5例中病变发生于左大腿3例、左足底1例、右大腿1例;MRI表现,肿块呈分叶状,4例主病灶相邻深部肌间隙内见相连小卫星灶;与肌肉信号相比,T1WI肿块以等信号为主,其内或周边见条状稍低信号,T2WI呈混杂高信号为主,内见条状稍低信号;增强后肿块实性部分呈中度或明显不均匀强化,4例见延迟强化,坏死、囊变区小,无强化.病理示肿瘤由梭形细胞及炎症细胞组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肌源性蛋白阳性表达.结论 下肢软组织IMT常累及相邻深部肌间隙形成多发结节灶,T2 WI显示瘤内条状低信号的特点,MRI对IMT的定位、定性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CT增强造影剂在我国多使用60—70%泛影葡胺注射液,其用量大,渗透压高,且注射速度快往往产生副反应,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安全。如何减少副反应的发生。多种文献报道的预防方法甚多。我院针对不同条件、不同体质的病人,采取不同的心理疗法。对体质差、经济条件许可的患者选用非离子型造影剂(ultrovist),达到了比较理想的增强及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ICU仪器设备管理中项目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我院的ICU仪器设备为本次研究对象,对仪器在实施项目管理模式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仪器设备在项目管理模式实施前后发生异常情况相比,实施后发生异常情况明显低于实施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项目管理方式有效的改善了原有分散式的ICU仪器设备管理工作,这样不仅仅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而且还大大提高了仪器设备的完好率。此外,医院需要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并且对培训情况进行考核。这样一来,不仅仅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能力,也为医院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