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14篇
  免费   327篇
  国内免费   280篇
耳鼻咽喉   44篇
儿科学   88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312篇
口腔科学   306篇
临床医学   987篇
内科学   543篇
皮肤病学   53篇
神经病学   273篇
特种医学   258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589篇
综合类   2103篇
预防医学   996篇
眼科学   40篇
药学   738篇
  3篇
中国医学   857篇
肿瘤学   204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136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244篇
  2012年   272篇
  2011年   334篇
  2010年   399篇
  2009年   381篇
  2008年   361篇
  2007年   413篇
  2006年   457篇
  2005年   394篇
  2004年   417篇
  2003年   366篇
  2002年   306篇
  2001年   330篇
  2000年   267篇
  1999年   254篇
  1998年   207篇
  1997年   208篇
  1996年   196篇
  1995年   210篇
  1994年   153篇
  1993年   118篇
  1992年   121篇
  1991年   106篇
  1990年   87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69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54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26篇
  1980年   26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7篇
  1965年   10篇
  1964年   3篇
  195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丹酚酸B是丹参水溶性有效成分丹酚酸中含量最高、活性最强的一种成分,研究发现丹酚酸B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活性,但是由于其高度水溶性,限制其通过生物膜,进而降低了其生物利用度,目前已有丹酚酸B纳米化的相关研究。本文对丹酚酸B防治肿瘤的研究及其纳米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2.
溃疡性结肠炎 (简称溃结 )是直、结肠部位原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 ,以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为主要症状 ,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治疗相当棘手 ,西药普遍存在疗程长、副作用大、价格昂贵等缺点 ,常为患者难以承受。中医药局部治疗方法多样、疗效显著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目前最普遍使用的局部疗法是保留灌肠 ,此法具有作用直接、疗效显著、药源充足、可随证加减等优点 ,也是中医药最早的非口服局部疗法 ,但长期使用渐露操作烦琐之弊 ,由此引发许多其他局部疗法和制剂 ,现就其临床应用近况综述如下。1 直肠点滴法胡…  相似文献   
993.
韩庄镇位于微山湖东畔,地势低洼,总人口41 778人,是历年来疟疾高发区,1982年选定该镇为疟疾观察点,经加强防治,至1991年疟疾发病率下降为0.24,现将连续10年观察情况介绍如下。一、现案方法 1.每年5~10月开展“四热”(初诊为疟疾、疑似疟疾、疑似感冒、原因不明发热)病人血检疟原虫。同年11月至翌年3月,仅对“两热”(初诊为疟疾、疑似疟疾)病人血检疟原虫。 2.血检疟原虫阳性者确诊为疟疾病人,填写疟疾流行病学调查卡片,给予氯伯8日全程治疗。流行季节7、8、9三个月检出疟原虫阳性者,按标准进行疫点处理。 3.对一年内新出生发热婴儿血检疟原虫。 4.流行季节前(5月)和流行季节后(11月),定点  相似文献   
994.
QT离散度(QTd)是指心电图各导联间QT间期的变异程度,其产生与区域性心肌细胞除极后复极不均有关,近年来,运用QTd预测心室复极不均一性和电不稳定性,预测猝死正在受到重视,本文对尿心组及高心组的QTd变异情况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其QTd与预后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995.
山东省人群血压水平和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96.
997.
目的探讨改良平卧位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下肢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ASAⅡ~Ⅲ级择期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40例。按手术时间先后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试验组患者采用改良平卧位,对照组患者采用曲髋曲膝标准截石位。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术后下肢肿胀的发生率75%,疼痛发生率30%,试验组术后下肢肿胀发生率为5%,疼痛发生率为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平卧位有效地减少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下肢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8.
对农村社区42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观察组)和436名非高血压老年人(对照组)应用修订版跌倒效能量表评价其跌倒风险,并比较老年高血压患者有跌倒史组与无跌倒史组的跌倒风险差异。结果显示,观察组评估条目平均得分(8.62±2.15)分,对照组评估条目平均得分(9.35±1.35)分,P〈0.01。老年高血压患者426例中既往有跌倒史的112例评估条目平均得分(6.94±1.85)分,无跌倒史的314例评估条目平均得分(9.22±1.42)分,P〈0.01。提示农村社区老年高血压者跌倒风险高于非高血压者,用评估量表进行风险评估和预测有利于防范老年人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9.
1000.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原发性肌骨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组织病理证实的61例原发性肌骨肿瘤患者,术前行磁共振常规及DWI检查,DWI选取SE-EPI序列,b值取0、700s/mm2,在T1WI增强横轴位图像上分别测量肿瘤实质区ADC、肿瘤整体ADC及邻近正常横纹肌ADC值,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各组间ADC值差异.结果 良性肿瘤34例,恶性肿瘤27例:①良、恶性组肿瘤DWI图像信号高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正常横纹肌、良恶性组实质区平均ADC值分别为:(1.65 ±0.76) ×10-3、(1.58±0.82)×10-3、(1.28±0.32) ×10-3 mm2·s-1,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4.687,P>0.05);良恶性组整体ADC值分别为:(1.58 ±0.74)×10-3 mm2·s-1、(1.35 ±0.39) ×10-3mm2·s-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9,P>0.05);③9例富含粘液肿瘤实质区平均ADC值(2.32 ±0.19)×10-3mm2·s-1,52例其他肿瘤实质区平均ADC值(1.36±0.37) ×10-3 mm2·s-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704,P<0.05).结论 无论是肿瘤实质区平均ADC值还是整体ADC值皆不能直接用于肌骨系统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较高ADC值(大于2.0 ×10-3 mm2·s-1)对诊断富含粘液基质类型的肌骨肿瘤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