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李自刚  黄君  王宗云  张明 《西部医学》2018,30(7):1005-1009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内消融(RFA)联合胆道自扩式金属支架植入(SEMS)对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实验室指标及预防的影响。方法 以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2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为对象,按入院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接受SEMS治疗,n=41)和联合组(实施RFA联合SEMS治疗,n=41),观察两组手术前后实验室指标[总胆红素(TBIL)、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氨基转肽酶(γ-GT)、白蛋白]、术后支架通畅率、随访生存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TBIL、ALT、γ-GT、白蛋白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TBIL、ALT、γ-GT明显降低,白蛋白明显升高,且术后联合组各项指标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术后9、12个月联合组支架通畅率(92.68%、87.80%)较对照组(73.17%、68.29%)明显提高(P<0.05);两组术后6个月生存率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术后12个月联合组生存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联合组平均生存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术后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97,P>0.05)。结论 RFA联合SEMS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患者时,其在降低实验室肝功能指标、提高白蛋白水平、提高中后期支架通畅率以及延长生存期方面的积极作用较单一SEMS更具优势,可作为无外科手术指征的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广西)诺如病毒感染引起腹泻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6—2020年广西诺如病毒聚集和暴发疫情报告及个案数据资料整理,分析比较罹患率、报告及时性、建立病例地理分布等指标。结果 2016—2020年广西共发生诺如病毒疫情50起,累计病例数2 707例,疫情整体呈上升的趋势,年平均增长率33.75%;50起疫情发生于城市29起,农村地区21起,罹患率城市高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趋势χ2 = 58.863,P<0.001),疫情主要发生场所在托幼机构和学校共38起,占总报告数的76.00%(38/50);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0~20岁年龄组,占74.17%(2 008/2 707);疫情分布有明显季节性,主要集中春季(3—5月)和秋季(9—11月);在一个潜伏期(1~2d)内疫情报告率为74.00%;对50起诺如病毒疫情进行基因分型,诺如病毒GII型感染占86.00%(43/50),其次混合型GⅠ和GⅡ基因型并存占8.00%(4/50)。采集病例肛拭子664份和外环境标本361份,检出率分别为51.66% (343/664)和9.44%(42/361)。结论 广西诺如病毒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疾控中心在监测的基础上做好疫情防控技术指导加强疫情防控相关措施,提高集体单位应对疫情能力及报告意识。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先天性肝囊肿与开腹开窗术的疗效。方法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9年8月开腹肝囊肿开窗术27例(K组)及同期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31例(L组)的患者。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下床活动的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日。结果L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下床活动的时间及住院日与K组比较,各指标明显优于K组(P0.05)。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创伤小,术后病人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渐成为治疗先天性肝囊肿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先天性肝囊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6年8月开腹肝囊肿开窗术117例(开腹组)及同期腹腔镜先天性肝囊肿开窗术52例(腹腔镜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肝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肝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开腹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指标明显优于开腹组。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先天性肝囊肿开窗术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是治疗先天性肝囊肿合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研究多发性大动脉炎颈动脉受累的彩超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多发性大动脉炎累及颈动脉的彩超表现,测量内膜-中层厚度,观察病变分布和血流情况。结果 20例多发性大动脉炎32支颈总动脉受累,表现为内膜-中层弥漫性或节段性环行增厚,15支颈总动脉狭窄,6支闭塞,3支扩张;9支颈外动脉可见反向血流,提示颈总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结论 多发性大动脉炎颈总动脉受累彩超有特征性改变,彩超对TA的诊断和随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总结腹腔镜治疗先天性肝囊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至2006年8月开腹肝囊肿开窗术117例(开腹组)及同期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52例(腔镜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肝功能恢复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及肝功能恢复及与开腹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开腹组。而术后并发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先天性肝囊肿合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通窍活血汤加减联合甘露醇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甘露醇注射液联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积分与椎动脉血流指标[左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LVA-Vm)、右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RVA-Vm)、左侧椎动脉血流阻力指数(LVA-RI)、右侧椎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VA-RI)]水平,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的76.00%(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和体征积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症状和体征积分(21.06±2.12)分高于对照组的(13.47±1.95)分(P<0.05)。两组治疗后LVA-Vm、RVA-Vm水平均高于同组治疗前, LVA-RI、RVA-RI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LVA-Vm(31.20±3.32)cm/s、RVA-Vm(32.06±2.97)cm/s均高于对照组的(27.65±2.87)、(28.11±2.44)cm/s, LVA-RI...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CP)在癌痛患者镇痛治疗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癌痛镇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取CP模式。评价2组疼痛控制效果、疼痛知识掌握、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士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疼痛控制效果好,癌痛相关知识掌握程度高,患者生活质量高,对医护满意度高。结论 CP应用于癌痛患者健康教育可提高镇痛效果,转变护士服务意识,提高护理质量,体现护士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09.
110.
肝动脉与门静脉双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与探讨肝动脉及门静脉双介入化疗栓塞对治疗原发性中晚期肝癌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36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分为A、B两组,A组20例,应用肝动脉与门静脉双介入灌注化疗及栓塞(TACE+SPVE)方法治疗,B组16例,单纯采用肝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TACE)方法治疗.结果 A、B两组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90%和82.4%,治疗后0.5、1、2年生存率相比较,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肝动脉与门静脉双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优于单纯肝动脉介入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并延长生存周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