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4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93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目的 比较自体与异体骨-髌腱-骨(B-PT-B)移植苇建后交叉韧带(PCL)的临床疗效.方法 1999年5月至2008年9月,50例PCL完全断裂患者接受关节镜下自体B-PT-B重建PCL手术(自体组),男42例,女8例;平均年龄(22.5±5.7)岁;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6.7个月.同期56例PCL完全断裂患者接受关节镜下异体B-PT-B重建PCL手术(异体组),男44例,女12例;平均年龄(23.2±6.2)岁;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6.2个月.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手术方法.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发热天数、伤口愈合时间,采用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分级、Lysholm评分及KT-2000膝关节测量仪测量胫骨后移距离健患侧之间差值等评估两组患者手术疗效.结果 手术时间自体组[(85.5±11.5)min]长于异体组[(65.1±10.1)min],发热天数异体组[(7.1±1.5)d]长于自体组[(2.5±2.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组随访时间19~43个月,平均(31.9±6.7)个月;异体组随访时间18~48个月,平均(33.4±8.2)个月.末次随访时自体组与异体组Lysholm评分平均分别为(85.5±4.1)、(86.7±4.8)分,胫骨后移距离健患侧差值平均分别为(2.1±0.9)、(2.4±1.1)mm,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内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自体组IKDC分级:A级30例,B级13例,C级7例;异体组:A级32例,B级17例,C级6例,D级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自体韧带移植手术时间较采用同种异体韧带长,而术后发热时间较短.自体与同种异体B-PT-B移植重建PCL的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对自体韧带不足者,如多发伤、老年人、韧带翻修等,异体B-PT-B是一种良好的替代物.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生物型异种半月板移植修复羊半月板缺失的效果,探讨生物型半月板重建正常膝关节半月板的可行性。方法以猪膝关节内侧半月板为供体,应用环氧固定技术对猪半月板进行去抗原处理,制成生物型异种半月板移植体。随机切除6只山羊一侧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将生物型异种半月板塑形并与羊内侧半月板的形态和尺寸相匹配,原位植入半月板缺失部位。分别于术后12周、24周、36周处死动物,对移植半月板、股骨内侧髁及内侧胫骨平台进行大体形态、病理切片和电镜扫描观察。结果随着时间延长,异种移植半月板与周边组织愈合良好,并逐渐被新生组织替代;术后12周,移植膝关节软骨未见退变,24~36周后移植膝关节软骨出现轻度退变,移植半月板出现被吸收和宿主纤维母细胞爬行替代现象。结论我们初步认定,生物型异种半月板作为羊半月板缺失移植的供体可被宿主细胞逐渐替代,逐步形成新生的自体半月板,且短期内对移植膝关节软骨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在实验各阶段均未出现明确的免疫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采用双束胭绳肌肌腱股骨双隧道重建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eiate liga-ment,PCL)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7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22例PCL损伤患者,取自体同侧胭绳肌腱制备成“Y”形双束移植物,关节镜下行股骨双隧道胫骨单隧道重建PCL,分别在屈膝900和300位拉紧、固定PCL前外与后内束。【结果】2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1个月(平均13.5个月)。术后后抽屉试验、反向Lachman试验、胫骨结节塌陷征和反向轴移试验均为阴性。后抽屉试验后方不稳定较术前平均恢复1.1度。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A级6例(27.3%),B级13例(59.1%),C级2例(9.1%),D级1例(4.5%)。Lysholm评分由术前的(49.3&#177;8.8)分提高至(92.8&#177;7.2)分,Tegner活动评分由术前的(3.2&#177;0.8)分提高至(7.2&#177;1.2)分。屈膝250和900KT-2000测定:胫骨后移由术前(12.8士2.8)mm和(13.6i3.2)mm,减少为术后(4.6&#177;2.2)mm和(5.6&#177;2.4)mm;健患侧胫骨后移差异由术前(8.1&#177;1.2)mm和(8.6i1.7)mm,改善至术后(2.8&#177;0.9)mm和(3.2&#177;0.8)mm。【结论】双束自体胭绳肌腱双隧道重建PCL能够较好的恢复膝关节在不同伸屈角度的稳定性,腰绳肌腱是PCL双隧道重建的理想移植物。  相似文献   
94.
章莹  吴文  黄华扬  王玮  刘德华 《中国内镜杂志》2007,13(6):646-647,651
目的探讨部队训练所致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特点,研究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损伤的处理方法。方法对58例行关节镜诊治的盘状半月板损伤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其训练损伤史以及交锁、弹响症状的发生率。58例中41例行关节镜下部分切除+成形术,17例行次全切除术。结果本组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训练损伤史,弹响发生率高而交锁症状发生率低。术后按Ikeuchi膝关节评分标准:优良率在96.6%。结论部队训练所致盘状半月板损伤治疗主张尽可能行关节镜下成形术。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微创解剖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复合体治疗严重踝关节外侧不稳的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收治的36例严重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自体半腱肌腱带线锚钉微创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复合体手术,记录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根据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评估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手术时间30~45 min,平均手术时间(38±5)min;术中出血量2~4 m L,平均出血量(2±1)m L。获随访患者35例,随访时间36~6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45.0±6.8)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复发性踝关节不稳、胫距关节炎、距下关节炎并发症。末次随访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90.3±6.4)分,明显高于术前(54.3±5.6)分(P0.05);踝关节功能评定:优24例、良7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9%。结论微创解剖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复合体治疗严重踝关节外侧不稳操作简单,创伤小,中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6.
目的 对ACL正常和损伤膝关节进行麻醉前后的静态加载在体稳定性检测,评价肌力对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8名志愿者单侧膝关节ACL断裂而对侧正常,连续硬膜外麻醉效果充分后在0°,30°,60°和90°时分别对其进行134N前加载下的在体稳定性测试,测量胫骨前移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CL正常膝关节麻醉后和麻醉前比胫骨前移在各角度间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5) ;麻醉后胫骨前移距离在00时增加了1.7mm,在30°增加最明显,增加了2.7mm,60°时增加2.6mm.在90°增加了2.3mm,ACL断裂膝关节麻醉后和麻醉前比胫骨前移在各角度间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麻醉后胫骨前移距离在00时增加了2.6mm,在300增加了3.7mm,60°时增加4.3mm.在90°增加了3.5mm.结论 肌力对膝关节的稳定性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
顺铂-自制珊瑚人工骨缓释体系的制备及体外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制顺铂珊瑚羟基磷灰石缓释体,并分析其体外药物缓释对人U-2 OS骨肉瘤细胞、骨转移乳腺癌细胞及骨转移前列腺癌细胞的抑制能力.方法 通过水热反应合成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再通过真空冷冻干燥等处理将顺铂载入形成复合抗肿瘤人工骨缓释体,将复合人工骨浸入模拟体液取得不同时间浸提液.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其体外抑瘤作用.结果 顺铂分布均匀于复合人工骨孔隙内,除8周浸提液对前列腺癌细胞的抑制率为29.92%外,其余浸提液在体外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均大于50%.结论 该缓释体具有良好的缓释功能,在8周内对骨肿瘤细胞有良好的抑制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98.
大块同种异体骨移植重建骨肿瘤巨大骨缺损78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回顾性分析1999-08/2007-01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骨科收治的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患者78例,男47例,女31例,年龄7~56岁,平均21.5岁.其巾骨巨细胞瘤34例,骨肉瘤12例,动脉瘤样骨囊肿11例,平滑肌肉瘤2例,腺泡状软组织细胞瘤1例,骨纤维结构不良18例.以Enneking外科分期标准为原则,对肿瘤进行切除.主要发病部为股骨上端,股骨干,股骨下端,胫骨上端,骨盆.重建方式以行大块骨移植63例,骨干移植10例,髂骨移植2例,人工关节-异体骨复合物移植3例.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37.9个月.移植后结果以Mankin等所提出的评定标准为原则优36例,良29例,中4例,筹9例.出现局部排斥反应18例,予反复抽吸积液及抗排斥反应治疗7~54 d后症状消失,肿瘤复发7例,感染4例,骨不连5例,异体骨骨折1例,关节不稳定2例.大块片体骨与宿主骨在移植后1周就可在接合部卅现明显的骨痂生成,在接合部和异体骨表面尽量布满细小的异体骨或自体骨可明显加强骨诱导.提示采用大块异体骨重建骨肿瘤术后大的缺损,临床效果良好,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9.
颈椎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是解决颈髓压迫的重要手术之一,其近期效果满意。但由于椎板切除后颈后部疤痕和其它软组织占据其间隙,再次压迫脊髓的可能以及棘突椎板切除引起颈椎不稳。颈椎后路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能较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我院1987年以来,改进了黑川高秀氏颈椎后路椎板双开门式椎板成形植骨术,治疗了11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单隧道双束膨胀界面钉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cruciateligament,ACL)的早期疗效。方法对40例ACL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单隧道前内侧束与后外侧束双束异体胫前肌ACL解剖重建,股骨隧道采用自行研制的膨胀界面钉固定法,胫骨隧道采用界面螺钉束间固定法,屈膝60。拉紧固定。结果40例获得随访6-30个月,平均25.2个月。术前麦氏征阳性6例,抽屉试验阳性21例,Lachman试验40例均阳性;术后上述3项试验结果均为阴性。IKDC(IntemationalKneeDocumentationCommittee)评分术前(D级28例,C级12例)与术后末次随访(A级34例,B级6例)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手术前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6l-3士7-2)VS(91.64-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单隧道双束膨胀界面钉固定重建ACL能够恢复原有ACL的解剖学特点及生物力学特性,操作简单,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