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31篇
神经病学   10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目的:了解医学院新生入校时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方法: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艾森克人格量表(EPQ)及自编一般情况问卷等对湘雅医学院2005级755名大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普查,与第一学年学习成绩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成绩落后学生入学时心理症状的发生率高于成绩优秀学生,特别是在抑郁、依赖、冲动、社交退缩等方面两者差异显著。影响学习成绩的主要心理因素有抑郁、依赖、冲动。结论:医学新生入校时心理健康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喹硫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91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喹硫平组(98例)和舒必利组(93例),进行多中心对照研究,疗程8周.疗效指标为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不良反应指标为不良反应量表(TESS)、锥外反应量表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 2组在治疗结束时PANSS和BPRS总分较入组时均显著降低,喹硫平组PANSS、BPRS总分分别为(44.4±13.7)分和(25.9±7.5)分;舒必利组PANSS、BPRS总分分别为(50.4±13.0)分,(28.2±6.6)分(P<0.01),2组间比较PANSS总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分在治疗第4,6,8周差异有显著性,阳性症状分在第8周差异有显著性,喹硫平组分值低于舒必利组;临床总有效率喹硫平组为61.2%,舒必利组为46.2%,2组差异有显著性(χ2=4.3143,P<0.05).2组药物不良反应均较少,程度轻,但喹硫平组便秘、心电图异常及体重增加发生率少于舒必利组,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喹硫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阳性和阴性症状均有较好改善,而且对阴性症状疗效更优于舒必利,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3.
实验性骨痂延长骨愈合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以Ilizarov式外固定架固定山羊左胫骨,在其中段作骨膜下横形截骨。两周后开始牵拉延长,每天1mm,连续30d。动物定期取材,作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实验结果从形态学上证实了截骨后持续缓慢牵拉,对形成中的骨痂施以轴向的张应力,能刺激细胞增殖及代谢活动,使截骨端间获得完全的骨愈合。作者认为:险成骨细胞外,成纤维细胞可能在骨痂延长骨愈合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4.
本文介绍了影响母乳中药物浓度的因素、各种抗抑郁药在母乳中的浓度及其对婴儿的影响。  相似文献   
75.
针对SARS一线医护人员出现的恐惧、焦虑和抑郁等心理应激反应,进行了有效的心理干预,包括积极的社会支持、及时调整认知评价、开展技术培训以及合理的饮食和作息。实践证明,有效的心理干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6.
长骨干骨痂延长骨愈合成骨方式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长骨干骨痂延长骨愈合的成骨方式及其细胞学机制。方法 健康成年山羊10只,左胫骨中段骨膜下横形截骨,以四环式外固定架固定。2周后骨延长,每日延长1mm,连续30天,延长开始至延长结束后16周分期处死动物取材,以X线摄片、光镜及电镜作连续观察。结果 骨延长开始时,骨外膜侧巳有小梁骨形成,纤维组织呈纵向排列,与牵拉方向一致;成纤维细胞合成,分泌大量胶原纤丝。早期骨形成始于骨外膜侧及两截骨端,逐渐向纤维组织深入。骨延长结束后,纤维组织最终为成熟骨组织所替代。电镜观察显示上述新骨形成和改建活动均有成纤维细胞的参与。结论 长骨干骨痂延长骨愈合过程主要通过膜内骨化方式完成,成纤维细胞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7.
林天明  黄劲松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7):57+59-57,59
目的 比较米氮平和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的疗效.方法 对63例符合条件的广泛性焦虑患者随机分组,分别选择米氮平和帕罗西汀治疗,分别采用HAMA和TESS评定疗效和副作用.结果 米氮平组治疗有效率为84.4%,帕罗西汀组治疗有效率为83.9%,两组之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副反应均轻,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昏、口干等症状.结论 米氮平和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均有良好的效果,且副反应轻,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8.
[目的]从肠道微生态角度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整理近年来有关呼吸系统与肠道微生态相关性的研究,对"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进行再认识,并从该中医理论出发,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诊治方案进行分析。[结果]"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整体观念的体现,肺与大肠在生理上相互协调,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在治疗上相互为用。肠道菌群促进人体免疫应答的形成,并参与免疫调节。"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生物学机制正是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影响免疫功能。通过解读国家卫建委诊疗方案和浙江经验,发现中医药治疗与西医调节肠道菌群治疗具有共通性,其目的都是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从而促进免疫功能的恢复。[结论]运用"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对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治具有实践意义,其实质是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来实现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和稳定。  相似文献   
79.
目前,社会信息化迅猛发展,网络技术对社会、经济和文化各方面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观点和方法。作为传统行业之一的医疗卫生行业,如何面对网络时代带来的冲击,如何利用网络技术提高行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推进华西口腔医院信息化建设进程,提高我院信息化应用的管理水平,使医院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获得双丰收。  相似文献   
80.
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是浙江省最大的一所传染病专科医院.拥有床位400张.职工390人.其中卫技人员250人。主要收治以病毒性肝炎为主的各种传染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