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6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社会治理是基于对社会管理过程中权力格局分析与判断,在政府、市场、社会与公民基本关系明确定位的前提下倡导的新型公共管理模式.社会评价是基于社会治理理论的一种有效实现载体和手段,由于其对公众利益和责任表达、解决突出社会矛盾问题具针对性和优越性,已得到普遍促进和应用.在基于社会治理理论开展公立医院管理改革情景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国内外社会治理及社会评价理论、内涵与进展,以及对相关社会领域社会评价治理路径及实践探索进行梳理分析,提出了在医疗服务管理领域探讨和开发其公立医院社会评价策略及研究框架构建,为探索建立公立医院社会管理制度以及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杭州市大中小学生健康素质教育现况的调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提高学生健康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与策略。方法采取5级评分制编制学校健康素质教育现状及评价调查问卷;运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杭州市城乡17所学校共2939名大中小学生及相关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及访谈;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多因素分析用Logistic逐步回归法。结果高中在心理咨询热线设立、心理测量调查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卫生所健康教育活动举办方面的比例最低(均低于50%);小学生对学校健康素质教育的效果评价最好,初中生和大学生其次,高中生最差(P均〈0.01)。突发事件应急培训(OR=3.437,95%CI:2.608~4.529)、卫生所健康教育活动(OR=3.240,95%CI:2.602—4.035)、健康管理服务(OR=2.284,95%CI:1.803—2.894)、强制锻炼要求(OR=1.823,95%CI:1.481—2.244)、心理健康测量(OR:1.567,95%口:1.260~1.950)依次是学生健康素质教育效果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学校应把学生健康素质教育作为首要育人任务,加大高中学生健康素质教育工作;政府及教育部门应根据大中小学生的持续成长过程的身心特征有针对性地探究健康素质教育及促进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的影响.方法 选取浙江、江西、陕西和新疆四省(自治区)6城市共3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机构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服务业务量和费用等情况.结果 与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相比,样本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总体平均门急诊人次上升,大部分机构的次均门诊费用和次均门诊药品费用下降,与2009年相比,2012年A、B、C三地的次均门诊费用较分别下降30.3%、25.6%和43.3%.结论 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使基层医疗机构门诊服务提升量提升,次均门诊费用降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杭州市基层医务人员卫生应急知识水平及卫生应急能力现状,了解医务人员卫生应急能力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医务人员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急救援能力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方法  采用修订后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和应急能力问卷,对杭州市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17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并从人口学因素和卫生应急知识维度对基层医务人员卫生应急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  杭州市基层医务人员卫生应急能力各维度评分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急救能力(3.91±0.71)分、综合能力(3.87±0.64)分、应急知识学习能力(3.73±0.70)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和无职称人员相比,高级职称人员应急能力得分提高0.216分;相比未参加过卫生应急培训者,参加过卫生应急培训的基层医务人员的得分提高0.186分;相比未经历过应急救援活动者,经历过应急救援活动者得分增加0.177分;相比单位没有完整应急预案者,单位有完整应急预案的基层医务人员得分提高0.192分(P < 0.01)。应急知识维度中,医务人员“重大传染病的特点和应对措施”维度得分每增加1分,应急能力得分增加0.475分;“法律责任”维度得分每增加1分,应急能力得分增加0.136分(P < 0.001)。
  结论  杭州市基层医务人员卫生应急能力处于中等略偏上水平,应加强针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卫生应急培训,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卫生应急知识,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急预案建设,强化应急演练,从而进一步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卫生应急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医务人员高绩效工作系统(HPWS)感知的潜在类别及其特征,分析其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杭州市6家三甲医院共1113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运用潜在剖面分析(LPA)对医务人员HPWS感知情况进行分类,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医务人员HPWS感知的类别特征,并通过分层回归法分析HPWS与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结果LPA将医务人员分为3种类别,高绩效工作系统感知型(H-PWS)中年龄≤35岁、工作时间≥13 h的医务人员分布相对较多;低绩效工作系统感知型(L-PWS)中男性,年龄36~45岁、岗位为医生的医务人员分布相对较多;中绩效工作系统感知型(M-PWS)则在人口学资料方面没有表现出突出的特征。与职称和月收入等相比,HPWS感知情况对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影响更大(△R^2=0.125,P<0.001)。相比L-PWS医务人员,H-PWS和M-PWS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更高(β=0.502,P<0.001;β=0.234,P<0.001)。结论医院应重视HPWS建设,围绕医务人员HPWS感知的类别特征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提升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医学生对患者安全文化的认知水平,分析其与教育需求的关系,为在医学生中开展患者安全文化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问卷调查650名医学相关专业大三及以上年级高校学生.结果 所有调查对象的“患者安全”总体得分为20.80±3.41分,被调查学生中,68.9%认为开设患者安全文化教育很有必要,21.2%认为比较需要;患者安全文化认知整体水平与教育需求呈负相关(r=-0.200,P<0.05).结论 医学生对患者安全文化的认知水平较低,教育需求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农村社区医生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对姜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221例高血压患者电子健康档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健康管理开展前相比,二、三级高血压患者人数下降了10.81%,高血压患者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下降9.42%和12.97%,饮酒率、吸烟率均下降了约11%,饮食清淡人数上升了约14%;健康管理前后差异显著(P〈0.01)。结论健康管理可有效控制农村高血压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医护人员自主性动机在工作要求和工作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为提升医护人员的工作绩效提供对策建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利用工作要求量表、自主性动机量表和工作绩效量表对杭州市6家医院的901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工作要求、自主性动机对工作绩效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813份,有效回收率为90.2%。在工作绩效方面,已婚的医护人员得分较高,无职称、工作年限≤5年的医护人员工作绩效得分较低(P <0.05)。医护人员工作要求对工作绩效有直接的影响(β=0.300,P <0.01),通过自主性动机间接影响工作绩效(β=0.069,P <0.01),中介效应百分比为18.70%。结论 自主性动机在工作要求与工作绩效之间存在正向中介效应。医院管理者可以提高对医护人员工作感受的关注,对不同动机水平的医护人员给予不同层次的激励引导,提高他们的自主性动机,进一步提升其工作绩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学生生命意义与死亡态度的关系。方法:利用生命意义感量表和死亡态度描绘量表对杭州市某大学929名大学生施测,对调查结果进行典则相关分析。结果:大学生整体生命意义感偏低,死亡态度中自然接受较高。有2对典则变量的相关系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0.467、0.352(P<0.001),二者累计贡献率为95.40%。生命意义感中的4个纬度与死亡态度中的逃离接受呈负向关系,与自然接受呈正向关系;生命意义中的生活目标与死亡态度中的死亡恐惧、死亡逃避呈负向关系。结论:大学生生命意义与死亡态度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杭州市大中小学生健康素质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学校持续开展健康素质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取5级评分制设计学生自测健康素质问卷和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杭州市城乡17所学校共2837名大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中小学生健康素质平均得分为(67.55±9.30)分;女生高于男生,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城镇学生高于农村学生,小学生高于大中学生(均P〈0.05),大学生与中学生健康素质无差异(P〉0.05);不同年级学生健康素质预测模型为Y健康素质=-0.0165x^3+0.5009x^2-4.6308x+77.324,R^2=0.89。结论相对不同阶段学生应具备的健康素质而言,小学生健康素质最好,中学生最差。中学教育应积极开展健康素质教育;大学教育应弥补中学生健康素质教育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