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3篇
药学   14篇
肿瘤学   2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目的:提高对Castleman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报告2例Castleman病,进行分析,为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一条思路。结果2例均为多中心型,临床呈多部位淋巴结肿大,伴有全身症状及多脏器受累等特征;病理学分型:浆细胞型1例,混合型1例。2例经化疗和生物学治疗后病情稳定。结论Castleman病临床罕见,容易误诊,须与淋巴瘤、浆细胞病等疾病相鉴别。该病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确定。化疗和生物学治疗可以控制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42.
自身输血临床应用的一些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身输血指采集或回收病人自己的血液供手术或大失血后回输。传统上按血液来源分为预贮式、稀释式和回收式3种。本文就这3种自身输血的临床应用和相关基础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3.
44.
HA方案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8例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5.
采用火箭电泳法、单向琼脂扩散法和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43例再障患者血液中AT-Ⅲ、α2-M、α1-AT及PC含量。结果表明,AT-Ⅲ、α2-M,PC抗原含量明显高于39例正常对照(P均<0.1),29例口服康力龙者AT-Ⅲ、α2-M,PC含量较14例未服康力龙者显著增高(P<0.01)。提示AT-Ⅲ、α2-M、PC含量增高可能是引起再障出血的原因之一。推测抗凝血蛋白增高与再障病人单核-巨噬细胞清除能力下降和应用蛋白同化类固醇激素有关。结果还显示,α1-AT含量随着出血程度加重而减低,故可作为再障出血的监视指标,并有利于动态观察病情。  相似文献   
46.
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156例,经化疗取得完全缓解(CR)72例(461%),其中23例存活≥3年,12/23例存活≥5年。分析结果显示长期存活的AML患者与白血病细胞亚型、免疫学表型、基因表达情况、首程化疗后的MBDI和BPRI、第一次CR持续时间、CR后的骨髓抑制性维持治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7.
如何提高实验诊断学的课堂讲授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诊断学是医学生从基础过渡到临床,开始接受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和实践医师角色的重要课程。实验诊断学是诊断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医学生学习临床课的基础,也是临床各科医生必备的知识。在我国长期的医学教育中缺乏对实验诊断教学的系统研究,老一套的实验诊断教学方法与当今实验诊断在现代医学所发挥的作用相距甚远,不能适应当今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髓系分化抗原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68例初治成人ALL的免疫表型,并观察髓系抗原不同表达的临床特征。结果 68例ALL中有10例除表达淋系抗原外尚有髓系抗原表达(My^ ALL)(阳性率14.7%)。My^ ALL组皮肤粘膜出血严重、肝脾肿大明显、白细胞总数增高显著,完全缓解(CR)率较My^-ALL低。结论 具有髓系抗原表达的My^ ALL CR率较低,临床出血及白血病负荷较高,具有独特的临床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49.
背景:甲氧基聚乙二醇可在淋巴细胞表面形成空间位阻而遮蔽T细胞表面抗原:OX40及其配体OX40L是一对重要的协同刺激信号分子,阻断该信号通路可使T细胞处于无反应性的失能状态,诱导免疫耐受.目的:为获得更为理想的免疫耐受状态,检测甲氧基聚乙二醇-琥珀酰亚胺丙酸酸酯(methoxy-polyethyleneglycol-succinimidyl-propionic acid ester,mPEG-SPA)化学修饰联合抗OX40L单抗对移植物T淋巴细胞增殖、表型及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移植物免疫耐受体外实验,于2006-12/2007-06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病研究室完成.材料:清洁级近交系C57BL/6(H-2b)雄性和BALB/c(H-2d)雌性成年小鼠各12只,制备的脾淋巴细胞分别作为反应细胞和刺激细胞.mPEG-SPA为北京凯正公司产品,大鼠抗小鼠OX40L单抗为eBioscicnce公司产品.方法:将反应细胞密度调整为4×109 L-1,分别加入3,6,12,15,18 g/L mPEG-SPA修饰1 h,以加入相同体积的磷酸盐缓冲液作空白对照;另向反应细胞中加入15g/L mPEG-SPA分别修饰1 h,24 h,48 h,96 h,120 h,流式细胞仪检测脾淋巴细胞表面CD3分子的表达.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分4组:细胞对照组,单纯加入刺激细胞 反应细胞:抗OX40L单抗组,向两种细胞中加入10 mg/L抗OX40L单抗:mPEG-SPA组,向两种细胞中加入15 g/L mPEG-SPA;联合组,向两种细胞中加入抗OX40L单抗和mPEG-SPA.主要观察指标:CD3分子的表达水平,其反映mPEG-SPA遮蔽脾淋巴细胞的效果.淋巴细胞增殖情况与表型分析.培养上清细胞因子含量.结果:①不同浓度mPEG-SPA修饰后淋巴细胞表面CD3分子的表达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且15,18 g/L mPEG-SPA降低幅度尤为明显(P<0.05):15g/L mPEG-SPA修饰不同时间后CD3分子的表达无变化(F=1.715,P>0.05).与细胞对照组比较,抗OX40L单抗组、mPEG-SPA组、联合组对淋巴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均明显升高,联合组抑制效果最强(P<0.01);抗OX40L单抗组、mPEG-SPA组T细胞表型CD4 CD25 ,CD8 CD25 比值无明显变化(P>0.05),联合组明显降低(P<0.05).抗OX40L单抗组、mPEG-SPA组、联合组γ-干扰素含量均明显低于细胞对照组,且联合组降低幅度更为显著(P<0.05);联合组自细胞介素4含量明显高于细胞对照组(P<0.05).结论:甲氧基聚乙二醇衍生物可明显遮蔽淋巴细胞表面抗原,且对抗原的遮蔽作用较持久;其与抗OX40L单抗联合应用能够阻断T细胞激活的抗原和共刺激双信号通路,抑制T细胞的增殖活性,使Th0类细胞向Th2类细胞偏离.  相似文献   
50.
五年制医学生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的调研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徐州医学院五年制医学生科研素质现状,探讨培养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的途径与对策。采取无记名问卷调查方法,对2004届~2006届1050名本科生,进行科研素质调查并进行对比分析。调查结果,大多数医学生科研水平普遍低下,缺乏科研实践活动,没有科研课题设计和论文撰写能力的培养经历,利用图书馆和计算机检索的技能较差,搞科研积极性很低。通过加强临床技能培训和科研素质培养,实习前后多数调查内容有显著提高。因此,转变教学观念、创造科研环境和氛围、增加探究性和综合性实验,以及临床技能培训和科研能力培养相结合,是培养和提高医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