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皮肤病学   2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总结11例超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联合肛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术的护理。护理重点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做好一般护理、饮食护理、引流管护理,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1例出现吻合口瘘,经积极有效治疗后治愈,3例术后早期出现肛门皮肤糜烂伴灼痛,治疗后症状缓解;随访1年,6例控便良好,术后3例无法控制排气,2例偶有粪便污染。  相似文献   
12.
总结8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合并迷走右锁骨下动脉畸形患者行腔内修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护理措施主要是术前做好专科查体、心理护理、疼痛护理,控制血压、心率,评估肾脏功能,预防夹层破裂发生,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做好一期颈部血管重建术后护理及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的护理,密切观察术后有无脑缺血、急性上肢动脉缺血和脏器缺血表现,警惕和预防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本组2例直接行腔内修复术,6例患者一期先行颈部血管重建术,其中5例采用杂交技术、1例采用"烟囱"技术,再二期实施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术后并发内漏、体温升高伴胸腔积液1例,右上肢肌力下降伴间歇性跛行1例,6例患者术后随访无内漏、夹层复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临床上常用的5种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风险评估工具在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筛选出当前更适合的工具,助力医护人员精准识别高危人群。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法,随机选取2020年1~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256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由研究者分别应用5种DVT风险评估工具(Padua风险评估模型、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Wells DVT风险评估模型、Autar风险评估模型和急性脑卒中患者DVT风险评估模型)对患者进行评估,用优劣解距离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对各工具的敏感度、特异性、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准确率等进行综合比较并排序,筛选出更适合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DVT风险评估工具。结果 5种DVT风险评估工具在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中的相对接近程度值(Ci)依次为Autar风险评估模型0.681、Padua风险评估模型0.636、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0.385、急性脑卒中患者DVT风险评估模型0.363、Wells DVT风险评估模型0.315。结论 通过综合比较发现,在5种DVT风险评估工具中,Autar风险评估模型预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发生DVT风险的效果更优,建议医护人员采用Autar风险评估模型预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发生DVT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总结2例经小腿远端动脉逆行穿刺术治疗股动脉、腘动脉长段硬化闭塞的专科护理经验。认为术前督促患者戒烟,做好疼痛评估及护理、足部保暖及下肢血液循环观察;术后卧床期间的体位和活动的健康指导是护理难点,患者术后创口沙袋压迫,腹股沟处沙袋位置难固定,老年患者长时间平卧制动亦很困难,嘱患者勿随意改变体位,加强卧床期间巡视与观察护理;术后注意观察肢端血液循环情况,注意观察局部有无出血、皮下血肿、创口渗血等出血症状,注意急性动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情况,加强抗凝用药护理,并做好出院指导。经治疗和护理,患者术后肢体血液循环明显改善,2例患者术后治疗侧踝肱指数分别由术前的0.39(右)、0.48(左)提高至0.75、1.13,术后无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并验证老年脑出血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6 年1月至2020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953例老年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用列线图展示,应用ROC曲线下面积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使用Bootstrap重抽样法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年龄、性别、季节、意识障碍、左下肢肌力、D-二聚体浓度是老年脑出血患者发生下肢DVT的独立影响因素。该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6,敏感度为70.5%,特异度为71.4%,Youden指数为0.418,内部验证C-统计量为0.758。结论:该研究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效果良好,可为临床医护人员识别高危患者并及时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雷珠单抗(Ranibizumab)竞争结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抑制裸鼠皮下结缔组织血管瘤的相对疗效及副作用。方法:血管瘤细胞注射法成功建立动物实验模型,分为A组:无药物治疗的基础对照组;B组:注射 0.25 mg/cm3的雷珠单抗实验组;C组:注射0.5 mg/cm3的雷珠单抗实验组;D组:注射0.75 mg/cm3的雷珠单抗实验组;E组:注射1 mg/cm3的平阳霉素药物对照组。结果:9-12天血管瘤体积增长最快,因此这段时间是药物治疗血管瘤最好的窗口期。各药物治疗2周后,血管瘤体积均有减小(A组171.76±52.46mm3,B组70.85±8.73mm3,C组69.84±16.33mm3,D组41.83±18.65mm3,E组61.52±8.12mm3,p<0.01),且0.75mg/cm3的雷珠单抗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平阳霉素治疗组,并且效果最为明显。不同浓度雷珠单抗治疗组及平阳霉素治疗组裸鼠血管瘤组织中CD34和Ki67的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且雷珠单抗浓度越高,下降越明显,0.75 mg/cm3的雷珠单抗治疗组和平阳霉素治疗组效果最明显。各药物治疗后,裸鼠肺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他组织无明显变化,但0.75 mg/cm3的雷珠单抗治疗组对于肺组织的损伤要轻于平阳霉素。结论:利用细胞注射法建立裸鼠皮下血管瘤模型的方法是切实可行与成熟的。对比平阳霉素,雷珠单抗治疗皮下结缔组织血管瘤病变,抑制异常增生血管瘤组织的作用是显著的,且均不影响对于生命相关的循环、消化及泌尿系统,而对于肺组织的损伤要轻于平阳霉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患者术后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1月至2007年1月收住的72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患者术后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34.7%(25/72),其与疾病自身、术前合并心血管病史、麻醉药物影响、手术创伤、疼痛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术前全面评估患者全身重要器官的功能状况,有效控制合并症,提高其对手术的耐受力;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并心电监护,加强术后呼吸道和输液管理,充分供氧,有效镇痛是预防和减少术后心血管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食管异物是临床常见急诊,主动脉食管瘘(aotoesophageal fistula,AEF)是其致死性并发症,其发生率约2%。AEF典型症状是Chiair三联征,即胸痛、信号性呕血和几小时至几周内无症状间隙后的致死性大出血,大多无特异性体征。其手术治疗成功率低,手术治疗病死率高,治疗及护理均很棘手。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997年6月~2008年6月共收治8例并发主动脉食管瘘患者食管异物,行急诊手术治疗后入住ICU监护,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DVT)的护理,并探讨DVT相应护理对策。方法对16例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护理,分析原因。结果经过抗凝、溶栓治疗,16例急性DVT形成的肢体肿胀均有不同程度消退,未出现新的血栓形成及肺栓塞,除2例周围型的肿胀基本消退外,其他肢体仍在活动或站立后出现肿胀。结论针对DVT的常见性、危险性以及与手术的关系性、护理难度大等特点,进行严密的观察和细致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腔镜甲状腺手术并发脑循环紊乱综合征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麻朋艳  林虹  周敏  陈怡  张亚忠  俞青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3):2169-2170
腔镜甲状腺手术病人术后常出现头痛、头晕、呕吐等症状,又称“脑循环紊乱综合征”。其发生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1)CO2灌注压过高引起颈静脉及脑脊液回流减少,高碳酸血症及脑血管扩张引起颅内压增高;(2)术中强制性颈部过伸位也可引起一系列脑血管的病理生理变化,造成脑细胞缺血、缺氧等。脑循环紊乱综合征影响了患者的康复,给病人带来不适及痛苦。我科2007年10月-2009年3月对43例患者行双乳晕路径腔镜甲状腺手术,其中有21例患者山现脑循环紊乱综合征,笔者对这21例患者进行了针对性的预防性观察及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