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5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4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84篇
口腔科学   34篇
临床医学   203篇
内科学   111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81篇
综合类   376篇
预防医学   194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149篇
  4篇
中国医学   93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郭仰峰  麦锦城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2):1503-1504
目的 了解广州市中小学生视力状况及变化趋势,为制定有效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监测工作手册》的检测细则要求,对整群抽取的5141名中小学生进行视力检查.结果 广州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为64.97%,平均视力为4.65,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以及不同年龄组视力不良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000年、2005年、2010年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前5a增长了43.94个百分点,后5a增长了4.82个百分点;平均视力≤4.5的年龄2000年为18岁以上,2005年为16岁,2010年为14岁.结论 广州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状况尚未得到有效控制.需积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972.
丁元庆  麦锦城  于薇 《中国校医》2005,19(3):247-250
目的了解学生对营养和饮食卫生的知识、态度以及饮食卫生行为状况。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问卷对3635名中小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调查发现①目前中小学生普遍能定时定量进餐,认识和重视营养食品;②饮食习惯和质量欠科学,仍有“早餐马虎,午餐凑合,晚餐丰盛”的现象;③中小学生营养知识知晓率在低年级与高年级间差别不大。结论我市学生对营养和饮食卫生知识的了解缺乏深度和广度,因此缺乏良好的饮食卫生行为习惯,提示应该加强中小学生营养卫生知识的教育和饮食卫生行为的培养。  相似文献   
973.
目的确定城市中学生腰围身高比值(WHtR)的界值点并制作WHtR的百分位数曲线图,为临床评价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和防控心血管疾病提供参考。方法对北京、绍兴、广州、太原、哈尔滨、鄂州、重庆和贵阳8个城市28所中学的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学生11 307名进行人体测量。采用偏相关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方法,分析WHtR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联强度,确定WHtR的界值点;采用LMS法建立WHtR的百分位数曲线。结果与WHtR关联性最强的2个因素是收缩压和三酰甘油,男生WHtR与收缩压和三酰甘油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2和0.16(P值均<0.01),女生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3和0.09(P值均<0.01);用关联性最强的2个因素(性别年龄组P85)预测WHtR的界值点,男、女生分别为0.436和0.450。百分位数曲线显示,12~13岁男生WHtR各百分位数曲线普遍高于女生,14~18岁女生WHtR的各百分位数曲线普遍高于男生。男生从12岁以后WHtR的P50开始下降,15岁WHtRP50最低,16岁以后又开始增加;女生WHtRP5012岁开始相对平稳,15岁开始升高。结论 WHtR可考虑用于临床监测,用LMS方法制定的WHtR百分位数曲线可正确反映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74.
975.
976.
胰岛素瘤的术中定位及其手术要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Bandng等于1922年发现胰岛素之后,RWilder于1927年首次诊治一倒高姨岛索血症患者,并经手术证实为胰腺恶性肿瘤伴肝转移。1929年RGraham首先成功切除了一良性胰岛素瘤治愈了患者,迄今手术切除肿瘤始终是胰岛素瘤治疗的主要方法。术中探查找到肿瘤是治疗获得成功的关键。选择性血管造影(SAG)和经皮肝穿刺门静脉置管分段取血(PTPC)技术曾促进了胰岛索瘤的定位。近年来,术中B超(IOUS)和动脉刺激静脉采血(ASVS)的应用使肿瘤定位又大大地前进了一步。本文试就胰岛索瘤的术中定位其及相关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77.
目的:通过B超实时监测,把IUD置入子宫内膜腔的宫底部位,并追踪其避孕效果,评估置器质量对宫内IUD避孕效果的影响。方法:在B超实时监测,把IUD置入子宫内膜腔的宫底部位,其定量标准:宫内IUD上缘距宫底外缘距离(简称S-S)≤14mm或宫内IUD上缘距宫底外缘距离与宫底厚度之差(简称IUD差值)不超过2mm。研究前对参加项目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统一标准,研究共接收健康育龄妇女1071名,置器术后即时B超监测子宫内膜腔内IUD位置,对未达到设定宫底部位者实时在床边B超监测下重新放置,术后定期随访,各项数据填入统一表格。结果:通过培训后的置IUD从业人员把IUD置入子宫内膜腔宫底部位占96.55%(1029/1071例),仅3.45%(37/1071例)的IUD没能被置入子宫内膜腔宫底部位,需进行重置干预。术后定期随访宫内Tcu-M型IUD18个月的脱落、带器妊娠、因症取出、他因取出和总停用避孕效果寿命表率(每百名妇女,s)分别是(4.46±0.72)%、(1.07±0.47)%、(5.32±0.93)%、(2.87±0.76)%、(13.08±1.34)%。单因素分析:宫内IUD位置和妇女生育数量是影响Tcu-M型IUD粗累积脱落率的危险因素(P<0.05),有人流、人流加上环、上取环手术史对象宫内Tcu-M型IUD粗累积他因取出率低无宫腔手术史者(P<0.05),其他协变量均不是影响Tcu-M型IUD粗累积寿命表避孕效果的重要因素。结论:用B超实时监测下置器,并对宫内节育器位置进行干预,可以提高置器质量,降低Tcu-M粗累积脱落率和带器妊娠率,提高Tcu-M型IUD避孕效果;宫内IUD越靠近宫底位置,Tcu-M型IUD粗累积脱落率越低;在研究IUD避孕性能中,如果置IUD从业人员均能把IUD置入子宫内膜腔的宫底部位,排除置器质量因素干扰,能更真实反映IUD的避孕效果。  相似文献   
978.
贵刊1983年第十期刊登:《介绍一种治疗脚癣的方法》一文,这是治疗脚癣较为理想、有效的方法。去年我院按其方法配制,发觉原配方尚有不足之处,如苯甲酸与水杨酸均难溶于食醋中,绝大部分沉于盆底,由于浓度很低,不能充分发挥苯甲酸  相似文献   
979.
降血糖药与其他药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药物多达35万种,常用近千种,治疗疾病时往往需要几种药物配合使用,且力求药物相互作用有利于提高疗效、减少毒副反应。国外资料表明,用药的种类与相互作用成正比,与不良反应也成正比;并用1~5种药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18.6%;并用6种以上,为19.8~81.4%。今就降血糖药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简介如下。一、胰岛素 1.与磺酰脲类或双胍类口服降糖药并用,可增强疗效、减少副作用。磺酰脲类作用于胰岛β细胞,促进胰岛素分泌;双胍类促进脂肪组织摄取葡萄糖,  相似文献   
980.
广州市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现状及健康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锦城  丁元庆 《中国校医》1999,13(2):151-153
目前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日趋严峻,对青少年学生升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越显突出。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如果在中学生中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对控制和预防艾滋病在我国的蔓延将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为做好这项工作,有必要了解当前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的现状,以便制订出我们的健康教育对策。最近,我们在部分学校开展了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开展健康教育的对策nl对象与方法按学校的层次在广州市4个市区中抽选4所学校,分g’l是市16中(省一级)、南武中学(市一级)、市9中和五羊中学(普通学校)。对上述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