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06篇 |
免费 | 95篇 |
国内免费 | 4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篇 |
儿科学 | 19篇 |
妇产科学 | 7篇 |
基础医学 | 84篇 |
口腔科学 | 34篇 |
临床医学 | 203篇 |
内科学 | 111篇 |
皮肤病学 | 8篇 |
神经病学 | 14篇 |
特种医学 | 19篇 |
外科学 | 81篇 |
综合类 | 376篇 |
预防医学 | 194篇 |
眼科学 | 19篇 |
药学 | 149篇 |
4篇 | |
中国医学 | 93篇 |
肿瘤学 | 2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46篇 |
2022年 | 49篇 |
2021年 | 63篇 |
2020年 | 52篇 |
2019年 | 41篇 |
2018年 | 45篇 |
2017年 | 30篇 |
2016年 | 31篇 |
2015年 | 35篇 |
2014年 | 80篇 |
2013年 | 64篇 |
2012年 | 87篇 |
2011年 | 86篇 |
2010年 | 65篇 |
2009年 | 54篇 |
2008年 | 58篇 |
2007年 | 63篇 |
2006年 | 55篇 |
2005年 | 55篇 |
2004年 | 43篇 |
2003年 | 33篇 |
2002年 | 32篇 |
2001年 | 22篇 |
2000年 | 25篇 |
1999年 | 28篇 |
1998年 | 22篇 |
1997年 | 27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4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3篇 |
1978年 | 1篇 |
1966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胸腔镜辅助下胸膜外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行胸膜外小儿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2例,无手术死亡和并发症,结果表明,该术式对呼吸循环功能影响小,不受胸膜粘连限制。是一种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简便,安全的手术方法。同时采用双重结扎加贯穿缝扎方法,可有效的降低术后再通和残余分流率,该手术方法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42.
目的探讨右心辅助方式治疗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心脏移植术后急性右心衰竭的初步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8月我院行右心辅助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例、女1例,平均年龄(46.2±1.8)岁。术前行右心导管监测肺动脉阻力为(7.80±0.67)Wood单位,肺动脉收缩压(69.75±3.47)mm Hg。在心脏复跳后体外循环并行循环时行肺动脉和股静脉插管,建立右心室辅助并撤离体外循环。辅助至右心功能恢复满意,逐步减低流量,撤除右心辅助。结果 4例患者全部成功撤除右心辅助并存活。平均供心冷缺血时间为(235.0±18.8)min,体外循环时间为(272.0±41.1)min,并行辅助循环时间为(166.0±32.7)min,平均右心辅助时间为(157.7±27.5)h,全血激活凝固时间(ACT)监测波动于120~150 s之间。期间无再次开胸止血事件,无辅助机械障碍发生,无管道内凝血事件发生。结论右心辅助比体外膜肺氧合具有机械故障少,辅助时间长,抗凝要求低,出血少,血细胞、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破坏少的优点,而且经济效益可观,更加接近生理循环,不会增加左心后负荷。 相似文献
943.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CTA)结合三维重建技术在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术前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经CTA诊断为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所用患者均采用CT增强扫描,并对原始数据进行后处理。分析CAT检查对于主动脉夹层分型、真假腔、破口位置、各分支受累情况及三维表现。结果:8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Stanford A型24例、B型56例;真腔平均强化CT值高于假腔平均强化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髂总动脉最易受到累及,降主动脉近端破口位置较多;MRP及CPR对破口的显示率较高,CPR、MRP、CTVE及VR对真假腔的显示率较高,CPR、MRP及VR对内膜瓣的显示率较高。结论:CTA结合三维重建技术对主动脉夹层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为腔内治疗术前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944.
目的:探讨鼻滴入联合声门注入法在支气管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4月~2014年4月来本院诊断、治疗的80例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不同麻醉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鼻咽部喷雾麻醉法麻醉,实验组采用鼻滴入联合声门注入法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麻醉良好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麻醉效果满意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心率、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0%,高于对照组的32.5%(P<0.05)。结论支气管镜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患者检查过程中采用鼻滴入联合声门注入法麻醉效果理想,安全、无创,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46.
947.
目的探讨鸡贫血病毒VP3基因在人膀胱癌EJ细胞株中的表达,观察VP3基因联合吉西他滨诱导人膀胱癌EJ细胞株凋亡的效应。方法用真核表达载体PcDNA3-VP3转染人膀胱癌EJ细胞株,利用RT-PCR技术检测VP3基因在EJ细胞中的表达状况。观察VP3基因和10^-7mol/L、10^-8mol/L、10^-9mol/L浓度吉西他滨在体外单独或联合用药对人膀胱癌EJ细胞的增殖活性的影响,检测VP3基因和10^-8mol/L浓度吉西他滨在体外单独或联合用药对人膀胱癌EJ细胞的凋亡作用。结果转染PcDNA3-VP3后VP3基因在EJ细胞中表达。转染重组质粒PcDNA3-VP3、吉西他滨各浓度、VP3基因联合吉西他滨各浓度的EJ细胞株的增殖活性明显下降(P〈0.01)。透射电镜下观察到凋亡细胞的典型形态学特征。TUNAL法检测EJ细胞株凋亡率表现为:转染PcDNA3-VP3组高于对照组(P〈0.01),10^-8mol/L浓度的吉西他滨组高于对照组(P〈0.01),联合组高于转染PcDNA3-VP3组(P〈0.01)。结论VP3基因表达能高效诱导人膀胱癌EJ细胞株细胞凋亡,联合10^-8mol/L浓度的吉西他滨能增加VP3基因诱导的人膀胱癌EJ细胞株凋亡。 相似文献
948.
目的 通过对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上颌后牙区的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片(CBCT)分析,探讨上颌颊腭向骨质在不同种植植入角度下的厚度,为临床微种植钉植入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60 例Ⅱ类矢状骨面型青少年患者,依照垂直骨面型分为低角、均角和高角三组,进行CBCT 扫描和三维重建.分别测量上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根间区牙槽嵴顶到上颌窦底的高度,并分别测量距离牙槽嵴顶4 mm 处,与相邻牙长轴成90°、60°、45°和30°四个颊侧植入角度的骨质厚度.结果 (1)不同垂直骨面型间,上颌窦底高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66,P < 0.05,低角型最大,高角型最小);(2)不同垂直骨面型组在相同的植入角度下,骨质厚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低角型与高角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角型组大于高角型组(P < 0.05);(3)同一垂直骨面型组在不同植入角度下,骨质厚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45°、30°植入角和90°、60°植入角度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0°组、60°组大于45°组、30°组(P < 0.05).结论 相同植入条件下,Ⅱ类矢状骨面型高角型青少年患者较低角型穿通上颌窦的风险更大. 相似文献
949.
950.
紫色杆菌LPS对小鼠脾细胞免疫活性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菌内毒素或脂多糖(LPS)是机体内强烈的免疫调节剂。天然低毒性紫色杆菌LPS 体内处理小鼠,能促进脾细胞的分化、增殖,但降低脾细胞对 Con A 和同种细菌 LPS 的反应性,抑制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和自然杀伤(NK)细胞的活性。LPS 处理供体小鼠还抑制其脾细胞在 F_1 小鼠内诱导的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应用混合培养方法,在 Con A和 LPS 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反应中分别检测到非特异性抑制细胞活性,但在MLR和NK 活性测定中未发现抑制细胞的存在。上述结果说明 LPS体内抑制T、B 淋巴细胞功能和 NK细胞活性,而这种抑制作用除由抑制细胞介导外,还存在其它尚未明瞭的机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