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1.
背景:正常健康人向急性期神经根型颈椎病转化的具体分子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目的:探讨正常健康人群与急性期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血清蛋白组学差异表达,并寻找及鉴定两者之间的潜在特异性血清标志物。方法:收集急性期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正常健康人群血清各8例,应用绝对定量技术联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进行蛋白组学筛选与分析,以期探寻与鉴定急性期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差异表达的血清蛋白质。结果与结论:(1)绝对定量技术筛查出有意义差异蛋白183种,鉴定出11种显著性差异蛋白质(P <0.05),其中与正常健康人组相比,急性期神经根型颈椎病组中人类白细胞抗原A、分泌珠蛋白家族1a成员1、蛋白4-羟基苯丙酮酸双加氧酶等3种差异蛋白显著上调,免疫球蛋白IgG3恒定区、皮肤因子、肌球蛋白轻链3等7种差异蛋白显著下调;(2)基因本体富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差异蛋白参与了抗原结合、免疫球蛋白受体结合等分子功能;(3)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表明,正常健康人群与急性期神经根型颈椎病之间的共同差异蛋白中HLA-A、HPD、PSMA3、DMKN、SCGB1A1、MYL3等6种位于功能网络节点,且与机体免疫...  相似文献   
112.
目的 总结针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伴胰岛素抵抗(IR)的选穴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及PubMed数据库,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针灸治疗PCOS伴IR的文献,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利用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运用SPSS Modeler 14.1、SPSS Statistics 20.0对使用频次≥10次的腧穴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经筛选共纳入101篇文献,涉及腧穴81个。针灸治疗PCOS伴IR使用频次最高的腧穴为关元、三阴交、中脘、天枢、足三里等;常用腧穴分布于任脉、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特定穴以交会穴、募穴、五输穴为主。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24组穴位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其中肝俞-膈俞-脾俞-肾俞-卵巢-水分、天枢-带脉-丰隆-阴陵泉-水分、下脘-中脘-气海-水道组合的关联度较高。聚类分析得到3类腧穴组合:(1)气海、中脘、天枢;(2)归来、太溪、大横、水道、下脘、太冲、血海、带脉、阴陵泉、卵巢、水分、膈俞、肝俞、脾俞、肾俞、中极;(3)子宫、关元、三阴交、丰隆...  相似文献   
113.
目的 观察朱琏抑制Ⅱ型针法干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PID)大鼠的效果,并基于前列腺素(PG)F、PGE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55只雌性未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普通针刺组(普针组)、朱琏抑制Ⅱ型针法组(针法组)。除空白组外,其他组采用宫内注射混合菌液联合机械损伤法制备SPI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西药组灌胃阿奇霉素治疗,给予普针组普通针刺治疗,给予针法组朱琏抑制Ⅱ型针法治疗,空白组与模型组不给予任何治疗。连续干预4周后,处死各组大鼠,观察各组大鼠子宫形态学及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各组大鼠血清PGF、PGE2含量及子宫组织VEGF、MMP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模型组大部分大鼠子宫肿胀、充血、双侧形态不对称,盆腔组织广泛粘连且有积液;子宫组织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组织结构紊乱,并出现轻微纤维化。各干预组大鼠子宫形态、子宫组织炎症优于模型组,针法组大鼠的改善更为明显。(2)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及各干预组大鼠...  相似文献   
114.
目的:系统评价艾灸百会联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CV)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检索日期为从建库至2021年9月15日,搜集以艾灸百会联合针刺治疗CV的随机对照试验,利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采用RevMan5.3、Stata12.0、TSA0.9.5.10 Beta软件进行Meta分析和试验序贯分析(TSA)。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包括1 23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艾灸百会联合针刺治疗)在临床总有效率[RR=1.17,95%CI(1.12,1.22),P<0.000 1]、愈显率[RR=1.28,95%CI(1.20,1.36),P<0.000 1],改善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WMD=2.88,95%CI(1.87,3.89),P<0.000 1]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单纯针刺或电针治疗)。TSA结果显示,临床总有效率累计纳入的研究穿过了传统界值和TSA界值,进一步肯定了艾灸百会联合针刺治疗CV的临床疗效。结...  相似文献   
115.
目的 探讨Siva-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 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经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各54例。采用qRT-PCR和SP法检测Siva-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Siva-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中Siva-1 阳性表达率较低(P <0.05),Siva-1 mRNA相对表达量较低(P <0.05)。不同肿瘤直径、肿瘤分期患者Siva-1阳 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Siva-1 mRNA表达量与肿瘤直径呈负相 关(r =-0.376,P <0.05)。结论 Siva-1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诊断胃癌的 潜在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