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7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1.
目的探讨H3.3 G34W突变抗体在骨巨细胞瘤(GCTB)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GCTB诊断的作用。方法收集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病理科2001年6月至2019年4月诊断的83例GCTB、18例动脉瘤样骨囊肿、23例软骨母细胞瘤和28例骨肉瘤病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H3.3 G34W突变抗体和p63的表达情况。结果83例GCTB中,69例(69/83)显示H3.3 G34W阳性,阳性率为83.1%,H3.3 G34W染色仅见于单核肿瘤细胞的细胞核,呈弥漫强阳性表达。H3.3 G34W在57例发生于长骨的GCTB中表达的阳性率为96.5%(55/57),而在26例发生于非长骨的GCTB中阳性率仅为53.8%(14/26)。所有复发(9/9)或转移性GCTB(2/2)、denosumab治疗后GCTB(3/3)、原发性恶性GCTB(3/3)和继发性恶性GCTB(5/5)均为H3.3 G34W阳性。所有动脉瘤样骨囊肿和软骨母细胞瘤均为H3.3 G34W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阴性。28例骨肉瘤中,H3.3 G34W的阳性率为10.7%(3/28)。富于巨细胞的骨肉瘤(GCRO)是骨肉瘤中唯一表达H3.3 G34W的组织学亚型。p63在71.1%(59/83)的GCTB中表达,而在动脉瘤样骨囊肿、软骨母细胞瘤和骨肉瘤中的阳性比例分别为3/18、43.5%(10/23)和21.4%(6/28)。H3.3 G34W突变抗体在GCTB诊断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1%和95.7%。结论H3.3 G34W突变抗体是诊断GCTB高度灵敏和特异的标志物,有助于与具有相似形态学的骨肿瘤的鉴别。该抗体的局限性是少数存在G34突变但不是G34W突变的GCTB不能被检测出。骨肉瘤中H3.3 G34W突变蛋白的偶然表达可能是一个潜在的诊断难题,该免疫组织化学结果需谨慎解释。  相似文献   
112.
沈世彬  魏雪  迟巧琳  黄浩然  李亮  王宾 《骨科》2023,14(4):321-326
目的 探讨3D打印辅助下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合并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收住院并进行手术治疗的15例AS合并胸腰椎骨折的病人,根据是否使用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分为3D组和常规组,3D组8例,常规组7例。常规组病人均选择常规手术方式,3D组病人在3D打印技术辅助下进行后入路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置钉准确率;术后随访通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两组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3D组术中实际置入椎弓根螺钉的直径和长度以及进钉点与后正中线的距离与术前规划基本一致。3D组的置钉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6.15% vs. 82.05%,χ2=7.988,P=0.005);3D组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低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20个月,3D组术后1个月的VAS评分改善率明显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6、12个月两组VAS评分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组在术后1、6、12个月的JOA评分改善率明显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下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AS合并胸腰椎骨折,能显著提高置钉准确率、减少手术时间及透视辐射伤害、提高手术效率及安全性,并且对早期减轻术后疼痛及术后腰椎功能的恢复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3.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重要性。方法各管理部门特别是各科护士长在充分了解护士工作艰辛的基础上,重视人的因素,提高对人性化管理的全面认识。结果护士工作主动性增强,科室人员和睦相处,有了较好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护理差错事故、纠纷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14.
目的探讨伴假腺样结构的黏液型肾上腺皮质腺瘤(myxoid adrenocortical adenoma,MAC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生物学行为。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例MACA中vimentin、Syn、α-inhibin和Melan-A等的表达,回顾性分析MAC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例患者年龄31~64岁,男女比为1∶2。4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肿块重15~150 g,最大径2~11 cm。MACA肿瘤间质显著黏液变性(30%~100%),瘤细胞黏附性差,呈假腺腔样结构排列,或呈梁索状、微囊状、簇状等形态。黏液型与经典型皮质腺瘤混合。MACA不同程度表达vimentin、Syn、α-inhibin和Melan-A。间质黏液样物质阿尔辛蓝染色阳性,PAS染色阴性。术后随访11~72个月,无复发及转移。结论 MACA临床罕见,肿瘤组织结构多样,需与其他肿瘤鉴别,完整切除肿瘤后应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15.
康惠尔溃疡贴治疗压疮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北京康乐保公司生产的“康惠尔溃疡贴”治疗压疮的疗效,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6例压疮患者依据不同的创面采用康惠尔溃疡贴进行治疗,并评估。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饮食护理。结果16例压疮患者中14例痊愈,2例好转,治愈率达87.5%。结论康惠尔溃疡贴通过为伤口愈合创造一个接近生理环境的愈合环境,从而加快伤口的愈合过程,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6.
带状疱疹是一种以成年患者居多的常见病,常因侵犯神经出现剧烈疼痛,病程长达半月左右,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单用西医抗病毒治疗,病程较长,止痛效果不佳,故采用中西医内外结合治疗的办法,止痛效果较好,病程明显缩短,由单用西医治疗疗程15d减至9d。2009年5月以来,我科采用中西医内外合治法治疗28例患者,经观察疗效,有效率达100%,治疗率85.7%。现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17.
目的 探讨薄弱环节管理对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5月于淅川县妇幼保健院接受常规护理的42例重症HFMD患儿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5月于淅川县妇幼保健院接受薄弱环节管理的43例重症HFMD患儿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经护理干预后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足疱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退热时间、恢复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41/43),对照组为80.95%(34/42),两组治疗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7例,对照组发生15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薄弱环节管理可以尽快消除HFMD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并能有效减轻护理期间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8.
119.
魏雪  江期论 《九江医学》2001,16(4):236-236
发热持续≥3周,体温≥38.5℃,经完整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常规实验室检查不能明确诊断者,称为原因不明的长期发热(FUO).笔者从我院1991年至1995年间以发热待查收入住院的病例中选择符合FUO诊断标准者120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0.
目的调查危重烧伤患者的致病相关因素及发病规律,为危重烧伤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982-2006年25年间收治的全部1 043例危重烧伤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性别比例、年龄分布、致伤因素、受伤场所、季节分布、来诊时间、合并症情况、病死率等。结果25年来烧伤患者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危重烧伤成倍增长,危重烧伤患者占全部烧伤患者的比例为6.6%(1 043/15 915)。1 043例危重烧伤患者中,男女比例为3.3∶1,但近5年来该比例明显缩小;危重烧伤患者中18~60岁成年人最多,占60.6%,其次为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婴幼儿的受伤比例呈显著上升趋势,近5年已占危重烧伤患者的41.2%。危重烧伤的季节分布从高到低依次为夏季(40.3%)、春季(23.5%)、秋季(22.4%)、冬季(13.8%);生活和工作中受伤比例分别为54.8%、45.2%,近5年生活中受伤比例迅速增加,占63.3%;热力为主要致伤因素(占85.5%),其中又以火焰烧伤居多,但热液烧伤呈逐年增多的趋势;伤后6h内就诊的患者只占51.2%;接诊时21.0%合并吸入性损伤,17.7%合并休克;危重烧伤病死率逐年下降,已从1982-1986年的16.3%下降至2002-2006年的4.2%。结论危重烧伤预防工作的开展迫在眉睫;预防的重点人群是青壮年和7岁以下的儿童;除工矿企业外,应加强社区居民日常生活安全和发生火灾时的自救、自我保护的宣教;应尽快开展简便易行的危重烧伤患者入院前休克预防方案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