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1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奥美拉唑静注治疗重症上消化道出血华梅芬,魏金文,魏有生(镇江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科镇江212001)甲氰咪胍为代表的H2受体拮抗剂,已被广泛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但用于治疗重症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并不能令人满意。以奥美拉唑为代表的质子泵阻断剂,临床上用于治...  相似文献   
22.
目的分析联合应用异丙酚和小剂量芬太尼在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胃镜检查术中的临床表现以评价其临床安全性及优越性。方法观察218例行胃镜检查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100例术中给予异丙酚及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为实验组,118例行常规胃镜检查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反应及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检查过程中血压、心率均较检查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在正常值范围,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异丙酚和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应用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胃镜检查较常规方法更安全。  相似文献   
23.
含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由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克拉霉素、雷贝拉唑组成的10d序贯疗法与传统三联疗法(7d)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方法选择胃镜检查Hp阳性的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以及萎缩性胃炎患者8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方案为前5d雷贝拉唑+左氧氟沙星,后5d雷贝拉唑+克拉霉素+呋喃唑酮;对照组治疗方案为雷贝拉唑+呋喃唑酮+克拉霉素,疗程7d。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为87.5%,对照组Hp根除率为71.4%,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类似,且均不严重。结论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克拉霉素、雷贝拉唑组成的10d序贯疗法具有疗效高、耐受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麻醉专业护士在无痛胃肠镜麻醉过程中和麻醉医生及内镜操作医生的配合作用。了解无痛胃肠镜过程的整体护理过程。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期间,我院687例无痛胃肠镜的患者操作过程的时间和麻醉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结果所有患者在检查和苏醒过程中及离开苏醒室时生命体症平稳,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及胃肠镜检查严重并发症。结论麻醉护士在无痛胃肠镜中默契配合和护理,有利于胃肠镜操作过程顺利安全快速完成,有利于杜绝医疗隐患发生。  相似文献   
25.
徐静  魏金文  蒋小猛  徐岷 《中国病案》2012,(11):32-33,2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关于变异来源不同因素的分类方法,从而更好为变异质量控制提供方法。方法通过我院消化科2年多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的研究,分析总结了临床路径关于变异来源不同因素的分类方法,结合消化内科临床路径病例并和传统的分类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观察两种方法优劣。结果新的分类方法提出将变异来源不同因素分为医院因素、医师因素、患者因素以及疾病因素等四种。结果显示:疾病因素变异比例为35%,患者因素33%,医师因素24%,医院因素8%。其中可控制变异57%、不可控变异43%。按传统变异来源的分类方法显示医院因素7%、患者因素71%、医师因素22%,但可控制变异和不可控制无法分类。结论临床路径关于变异来源不同因素新分类方法能使可控制变异统计准确,因此更有效、更切实可行,对临床路径变异情况分析提高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对临床变异研究管理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以后路径变异分析研究中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6.
CagA阳性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血清胃泌素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众所周知,在胃、十二指肠疾病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可导致高胃泌素血症,胃酸分泌亢进,而致慢性胃炎和溃疡形成,本文着重探讨HpCagA 菌株和血清胃泌素的关系,研究HpCagA 菌株在胃十二指肠疾病中的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27.
魏金文  张尤历 《医学综述》2004,10(10):626-628
胃肠道激素通过何种途径或者媒介因素发挥作用,一直是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胃泌素是胃肠道重要的激素,主要是由胃窦部G细胞分泌,它具有刺激胃酸分泌和促进黏膜生长作用,受迷走神经调节,胃窦内消化的蛋白质以及胃窦部机械性扩张均可以引起胃泌素的升高,胃泌素也和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胃食管反流病有密切的联系。本文就在胃十二指肠疾病中胃泌素,幽门螺杆菌,胃食管反流病三者关系的研究新进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8.
29.
上消化道疾病血清胃泌素测定的临床价值附属医院魏金文,魏有生本文检测了145例上消化道疾病血清胃泌素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1材料和方法1.1观察对象1994年1月~1995年3月间的收住院患者145例,经胃镜证实慢性轻度浅表胃炎42例,男性25例,...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端粒酶和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在胃黏膜癌变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过度表达与胃癌恶性病理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和免疫组化链菌素亲物蛋白-过氧化酶法分别检测端粒酶和TERT在胃癌组织和癌旁非癌组织中的表达,计算阳性细胞的百分率.结果 65例胃癌组织中,端粒酶和hTERT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2%和81.5%,显著高于相应癌旁非癌组织(P<0.01).端粒酶活性表达与胃癌组织的淋巴结转移及P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hTERT的表达和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P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结论 检测端粒酶和hTERT可以帮助判断胃癌的发生、浸润、转移和临床分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