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评价MRI对干细胞移植于缺血心肌后的动态监测价值.方法 中华小型猪6头,抽取髂骨骨髓并制备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以注射用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SPIO)及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标记细胞并进行标记率检测.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备小型猪心肌梗死模型.模型建立后14 d,MR延迟增强成像(DE-MRI)检测梗死面积,之后行第2次开胸,于每只动物心肌梗死周边区和正常心肌区直视下经心外膜各注射标记的MSCs 2个点,同时分别于各区注射培养基2个点作为对照点.细胞移植后24 h及21 d,快速梯度回波序列(F'GRE)T2*像检测十细胞移植点低信号区的面积及信号强度.T2*信号减低区范围的测量由FGRE面积法实现,其信号减低的程度以正常心肌区和该区的T2*值之差与正常心肌区T2*值的百分比表示.病理组织学检查心肌细胞形态、瘢痕形成、毛细血管密度及干细胞分布情况.不同时间点MSCs注射点低信号区面积及T2*信号强度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配对t检验.干细胞注射点与对照点毛细血管密度的比较、梗死周边区及正常心肌区MSCs注射点信号衰减幅度和DAPI阳性细胞密度的比较采用成组资料t检验.结果 DAPI及SPIO对MSCs的标记率均达100%.心肌梗死模型建立后第14天,小型猪心肌梗死面积为(33.6±8.9)%.细胞移植后24 h,标记MSCs注射点于MRI显示为边界清晰的卵圆形T2*低信号区,梗死周边区与正常心肌区MSCs注射点T2*低信号区的信号强度[分别为(67.00±5.48)%、(61.92±7.76)%,t=1.65,P=0.1158)]及面积[分别为(0.56±0.24)、(0.52±0.25)cm2,t=0.39,P=0.704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移植后3周,T2*低信号区与正常心肌区的对比程度均较前下降,梗死周边区减低至(40.12±5.93)%(t=9.53,P<0.01);正常心肌区减低为(46.92±6.25)%(t=11.03,P<0.01).梗死边缘区T2*减低的程度大于正常心肌区MSCs注射点,且2组间信号强度减弱幅度分别为(26.88±7.27)%和(15.00±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08,P=0.0003).正常心肌区MSCs注射点心肌组织中荧光标记的细胞核分布密度高于梗死边缘区.MSCs注射点[分别为(106±25)和(143±31)个/高倍镜(f=-2.47,P=0.0293)].梗死边缘区MSCs注射点组织中毛细血管分布密度高于该区对照点[分别为(13.4±4.0)和(9.4±3.1)个/高倍镜,f=2.49,P=0.0229].MSCs移植于心肌组织中3周后,普鲁十蓝染色阳性的铁颗粒仅位于部分移植MSCs细胞核周围.结论 MRI可在一定时间内实现对移植干细胞的示踪并反映移植MSCs在心肌局部的数量变化趋势,但是对于移植细胞的半定量监测存在局限性.移植干细胞所在的微环境是影响其牛存时间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2.
目的利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同期经冠状动脉桥血管内移植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的方法治疗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评价治疗的安全性和中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冠心病陈旧心梗伴左室功能不全患者,应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同期经冠状动脉桥血管内移植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的治疗方法。评价干细胞移植后左室功能改变、不良事件、生存时间和中期随访情况。结果全组19例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经冠状动脉桥血管内移植干细胞治疗。1例术后第3天因脑栓塞死亡。全组患者治疗后早期无心梗发生,无肝、肾功能衰竭,无新发恶性心律失常出现。18例患者平均随访2年全部存活,超声检测左室射血分数上升,心功能和心绞痛症状明显改善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经冠状动脉桥血管内移植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方法是可行的。手术后早、中期随访结果观察,此种治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3.
目的:已有理论提出急性心肌梗死后骨髓和外周血中的CD34 干细胞具有自身动员的潜能,观察这一潜能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心肌梗死组织再生能力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9/2005-02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完成。①实验动物: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心肌梗死组、假手术组,20只/组。②实验方法:心肌梗死组大鼠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心电图ST段抬高或有室性心律出现,前壁心肌呈苍白色为造模成功。假手术组仅作开胸手术,前降支不予结扎。③实验评估:于心肌梗死后3,7,14,28d,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和外周血中CD34 干细胞的含量。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梗死心肌组织中的Ki67细胞和毛细血管数量。结果:①外周血及骨髓CD34 干细胞含量的变化:心肌梗死组外周血中的CD34 干细胞数量于造模后3d开始上升,7d后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至14,28d时逐渐回落至假手术组水平(P>0.05)。心肌梗死组骨髓中的CD34 干细胞数量于造模后各时间点始终无明显变化(P>0.05)。②组织学评定:心肌梗死组梗死区Ki67细胞和毛细血管数量于造模后3d开始增多,7d时明显多于非梗死区(P<0.05);至14,28d梗死区Ki67细胞数量明显少于造模后7d(P<0.05),毛细血管数量的减少不明显(P>0.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少数Ki67细胞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未见向心肌细胞分化。③相关性分析:梗死区Ki67细胞、毛细血管数量于造模后7d与外周血中CD34 干细胞数量呈显著正相关(r=0.913,P=0.021;r=0.887,P=0.035)。结论:机体CD34 干细胞的自体动员、增殖反应的潜能随急性心肌梗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弱,自体动员的干细胞功能尚不足以达到修复梗死心肌组织的效果。  相似文献   
24.
目的建立应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技术进行药物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技术平台。方法分别测定12例高血压患者在给予降压药氨氯地平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并同时收集患者在降压药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的血清,应用蛋白质组学iTRAQ技术对治疗前后的血清蛋白质组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高血压患者口服降压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8周后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降低(P<0.01)。经iTRAQ和ProteinPilot软件分析,共鉴定出232个差异蛋白质,其中降压药物治疗后表达上调和下调超过1.5倍的蛋白质分别有12种和13种。上调的蛋白质主要参与应激、防御和免疫反应,而下调的蛋白质主要参与应激、防御、炎症和凝血反应。本研究结果提示,降压药氨氯地平治疗可以双向调节机体的应激和防御反应,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抑制炎症反应和改善高血凝状态,从而有利于血压的降低。结论应用iTRAQ技术进行药物蛋白质组学研究可筛选获得多种与药物疗效相关的差异蛋白质,为药物作用靶点和分子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25.
静脉血栓疾病属中医学的“脉痹”、“恶脉”、“肿胀”、“血瘀”等范畴。主要病理改变是由于血液凝结于脉、气血运行不畅。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周围血管常见病、多发病,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深静脉血栓的认识也不断提高。传统的分类方法是从血栓部位来进行分类,即“中央型”、“周围型”、“混合型”。[1]这种方法可以明确静脉血栓范围,对于大面积致死性肺栓塞的预防有积极作用,但对于临床诊疗和预后判断尚有不足,也容易忽视一些特殊的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26.
异搏定对大鼠实验性糖尿病预防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7.
作者观察了钙拮抗剂一异搏定对在体大鼠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异搏定能升高大鼠基础血糖和基础胰岛素水平。另外,在大鼠糖耐量试验中,异搏定能使大鼠对葡萄糖诱导的胰岛素反应降低和延迟,从而导致大鼠的糖耐量降低和糖耐量高峰的后移。  相似文献   
28.
本实验以四氧嘧啶50mg/kg尾静脉注射的方法制成大鼠实验性糖尿病动物模型。用HRP—SPA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大鼠患实验性糖尿病后胰岛B细胞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注射四氧嘧啶后48h每个大鼠的几乎全部胰岛均发生明显的形态学改变,表现为胰岛形态欠规则。细胞极性紊乱,除少数胰岛尚可见数个散在的胰岛素免疫反映阳性细胞外,多数胰岛内胰岛素免疫反应阳性产物缺失与消失,多数细胞核固缩、变形。给药7天后的大鼠胰岛普遍出现散在的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目也较伤后48h时增多,并偶见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密集分布的胰岛。提示四氧嘧啶致实验性糖尿病一周后,胰岛B细胞有逐渐恢复或再生的迹象。  相似文献   
29.
Adrenomedullin (AdM), consisting of 52 amino acids, is a newly isolated pepotide from human pheochromocytoma. With hypotensive activity in normotensive rat, AdM was thought to be a newly discovered peptide in the regulation of blood pressure. To investigate the biological functions and mechanisms of AdM, we synthesized AdM by the method of solid-phase in a Beckman 990B automatic peptide synthesizer. Synthesized AdM was cyclized and purified with final purity >98%. Its structure was same as AdM isolated from phechromocvtoma.  相似文献   
30.
目的 :评估质粒介导下蛋白涂层金属支架局部转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基因对小型猪冠状动脉再狭窄的作用。  方法 :选用 1 4只正常小型猪作为实验动物 ,载体为携带有VEGF基因的PcDNA3质粒。用常规球囊导管技术 ,将携带有VEGF基因的蛋白涂层支架置入冠状动脉前降支中段作为VEGF转基因组 (n =7) ,以相同方法置入单纯蛋白涂层支架作为对照组 (n =7) ,球囊与血管直径之比为 1 1∶1。在基因转染后 7天 ,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化染色。在支架置入后 3个月重复冠状动脉造影 ,测定管腔狭窄直径 ;同时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结果 :支架被成功置入 1 4只动物冠状动脉前降支中段。支架置入后 7天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结果证实 ,在转染部位的动脉壁内有VEGF信使核糖核酸的表达。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在中层平滑肌细胞浆内及外膜有VEGF蛋白质生成。在支架置入后 3个月重复冠状动脉造影显示 :转基因组和对照组均发生再狭窄 ,平均管腔狭窄直径分别是 ( 6 9±1 0 ) %和 ( 80± 1 4 ) % ,无显著性差异 (P =0 2 4 7)。组织病理学形态分析结果显示 :转基因组和对照组 ,在平均损伤积分、新生内膜厚度、平均新生内膜面积、百分狭窄面积和内膜 /中膜值等各项参数上均无显著性差别。  结论 :在本实验的再狭窄动物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