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神经管缺陷是最为常见的先天性结构异常性疾病中的一种,它可以表现为先天性脊柱裂及无脑畸形等。导致神经管先天性缺陷的病因中,基因结构异常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更为常见的是环境因素。在环境因素中,细胞松弛素、咖啡因、离子载体A23187、罂粟碱、安定、局麻及叶酸缺乏等均可导致神经管缺陷。其中,在治疗癫痫中常用的苯妥因对神经管缺陷的作用较为肯定。为了了解叶酸在抑制苯妥因导致的鸡胚神经管缺陷中的作用,该文作者通过光镜、投射电镜及组织病理学等手段对处于第8阶段的HubbardBroil鸡胚的神经管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在空白对照组中,88.6%的鸡胚神经管发育正常,闭合良好;给予苯妥因组中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利用基因克隆、表达、纯化等分子生物学手段获取具有生物活性的神经细胞黏附分子L1(L1)的Ig(1-4)结构域融合蛋白。方法:实验于2001-10/2004-12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神经生物教研室完成。①从新生4d的SD大鼠的海马组织中提取总RNA,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获取L1-Ig(1-4)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后构建表达载体pET28a( )-L1-Ig(1-4)。②转染大肠杆菌BL21,用IPTG诱导L1-Ig(1-4)的表达。③利用Ni2 -NTA柱纯化和复性。④用L1-Ig(1-4)融合蛋白观察培养脊髓原代神经元轴突生长情况及其活性,未加入融合蛋白的细胞做对照。结果:①克隆出编码正确的大鼠L1-Ig(1-4)基因。②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表达产物占全菌总蛋白的28.3%。③Ni2 -NTA柱纯化后的纯度达90%以上。④加入融合蛋白后脊髓神经元突触的生长能力较未加入融合蛋白的细胞增强犤(56±3.8),(43±2.7)μm,P<0.01犦。结论:通过原核表达可大量获得L1-Ig(1-4)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同样具有促神经生长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103.
本院急诊收治1例断指再植术中因脱敏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 Antitoxin,TAT)致过敏性休克患者,经抢救和治疗痊愈出院,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颈胸段脊柱肿瘤前后联合入路全脊椎切除方式、内固定重建技术及其预后。方法 自1999年6月至2004年6月,对11例颈胸段脊柱(C3-T4)骨肿瘤患者实施全脊椎切除术。其中原发性骨肿瘤9例,包括骨巨细胞瘤4例,软骨肉瘤3例,动脉瘤样骨囊肿2例。转移性肿瘤2例,原发灶来源于甲状腺癌、前列腺癌各1例。经前后联合入路行单椎节切除9例、两个椎节切除2例。经一期或二期前后联合入路行肿瘤切除与内固定重建。前路采用钛网/植骨加Orion、Zephir等带锁钢板内固定,后路SUMMIT、Vertex内固定系统重建。结果术后随访1年至4年,所有患者局部疼痛和神经症状均有改善或缓解,7例患者神经功能完全恢复。1例软骨肉瘤患者术后2年局部复发,1例骨巨细胞瘤1年后局部复发,但神经功能无下降。其余患者均在进一步随访中。结论 可根据肿瘤的性质和侵犯部位、患者对手术耐受力、预期寿命等选择相应的颈胸段前后联合入路手术进行全脊椎切除术。全脊椎切除能显著降低颈胸段脊柱原发性骨肿瘤局部复发率,改善脊髓神经功能,提高手术疗效。颈胸段脊柱全脊椎切除技术具有较高的难度及风险,应注意熟悉局部的解剖结构,防止或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原发恶性及良性侵袭性枢椎肿瘤长征外科分型系统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结果。方法 根据肿瘤侵袭范围制定原发恶性及良性侵袭性枢椎肿瘤长征外科分型系统。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19年7月来自四所医疗机构的采用开放手术治疗的原发恶性及良性侵袭性枢椎肿瘤136例,男79例,女57例;年龄(44.40±17.55)岁(范围8~83岁)。恶性肿瘤99例,良性侵袭性肿瘤37例。长征外科分型:Ⅰ型13例,Ⅱ型15例,Ⅲa型3例,Ⅲb型20例,Ⅳa型43例,Ⅳb型12例,Ⅴa型21例,Ⅴb型3例,Ⅵ型2例,Ⅶa型3例,Ⅶb型1例。针对肿瘤分型采取不同的手术策略。通过Kendall’sW检验评估分型的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一致性。术后评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Frankel分级、总生存期及局部无复发生存期。结果 观察者间一致性检验系数为0.973,观察者内为0.996。对Ⅱ型肿瘤采用单纯后路,其余类型均采用前后联合入路。改良颌下入路手术113例,为前路手术的主要入路。前方内固定包括"T"型钛网112例、3D打印假体7例;后方内固定包括枕颈融合系统92例...  相似文献   
106.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前,后交叉韧带(Posteriorcruciateligament ,PCL)的重建术式尚存在很多争议。近年来,关于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的研究已成为骨科学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1 解剖结构和生物力学特点PCL起自胫骨髁间隆凸后方,向前内方成70~80°,斜行止于股骨内髁的外侧面,平均长38mm ,宽1 3mm  相似文献   
107.
川芎嗪对大鼠脊髓损伤后bcl-2、bax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脊髓损伤后脊髓组织bcl-2、bax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120只SD 大鼠随机分成两组:生理盐水(SAL)组、川芎嗪(TMP)组;采用Allen WD法以10g×2.5cm致伤力损 伤T8脊髓,TMP组术后即刻给予川芎嗪[200mg/kg]腹腔注射,SAL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用 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ABC方法)分别检测SCI后基因bcl-2、bax的mRNA水平和蛋白表 达变化。结果 ①bcl-2mRNA和蛋白在脊髓损伤后2h、6h、12h、24h、48h均有表达,随时间的推移 逐渐升高,24h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而TMP组bcl-2mRNA和蛋白各时间点的表达均明显升高,与 SAL组相比,各时相点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②SAL组baxmRNA在SCI后2h、6h、12h、24h、 48h均有表达,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升高,24h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而TMP组baxmRNA各时间点的 表达均明显降低,与SAL组相比,伤后6h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其余各时相点均有非常显著性 差异(P<0.01)。结论 TMP可以促进脊髓损伤后bcl-2基因表达和蛋白产物的增加,抑制bax基因 的表达和蛋白产物的增加,这可能是TMP对脊髓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比较钛制弹性钉(TEN)与重建钢板(RP)治疗移位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07年7月,对采用TEN或RP治疗且获随访的141例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7例患者采用TEN治疗(TEN组),84例患者用3.5 mm RP治疗(RP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6个月及术后2年Constant评分及臂、肩、手功能障碍(DASH)评分.结果 TEN组患者获24~41个月(平均30个月)随访,RP组患者获28~48个月(平均32个月)随访.影像学显示TEN组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12.4±3.4)周,RP组平均为(14.4±3.7)周.两组患者骨不连和成角畸形短缩、内置物失败、感染、短暂性神经丛刺激症、内置物移位、皮肤刺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N组有17例内置物移位,但程度轻,多数患者无临床症状.术后6个月随访时,TEN组患者DASH评分明显低于RP组(P<0.05),而Constant 评分明显高于RP组(P<0.05).术后2年时,两组患者的DASH评分和Constan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N组患者对术后肩部外形及综合结果较RP组更满意.结论 与RP相比,TEN治疗移位的锁骨中段骨折在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及功能恢复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术后早期TEN组患者对肩部外形及术后综合结果方面更为满意.  相似文献   
109.
<正>毛细血管瘤好发病于软组织,如皮肤、眶内等部位,中枢神经系统毛细血管瘤极为罕见,据可查的国内文献报道,不超过10例。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检出小脑毛细血管瘤伴出血1例,并经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0.
中医“肾生髓,脑为髓海”现代生物学基础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李林  魏海峰  张兰  楚晋  赵玲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7):1397-1400
“肾生髓,脑为髓海”的理论指导中医临床应用补肾中药来防治痴呆和提高记忆能力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然而,这一理论的生物学基础尚未有系统的论述。作者近10年来应用拟痴呆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等开展了补肾中药防治老年性痴呆的一系列研究。结果表明,补肾中药在老年痴呆防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同补肾中药的益脑髓功效存在较大差别;补肾中药在多种拟老年性痴呆和脑老化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的作用特点是增强细胞能量代谢、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和胆碱能神经元数量与功能,减少神经毒素生成。基于此,认为中医所指的“脑髓”,其现代生物学基础是脑内神经元和神经营养因子;脑内神经营养因子减少、神经元大量萎缩和丢失而造成 “髓海不足”,可引起认知功能下降,进而可发生痴呆;中药 “补肾填髓”的现代生物学基础是促进神经元细胞能量代谢和利用,激活内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生成增多,同时抑制神经毒素的生成,从而减少神经元死亡,促进神经元存活与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