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50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59篇
综合类   90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评价容量控制机控通气下硬支气管镜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效果。方法 择期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机控通气组(C组,n=40),自主呼吸组(S组,n=40)。两组分别有37例(C组)38例(S组)完成研究。诱导时均使用舒芬太尼、丙泊酚静注,C组诱导时给予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接麻醉机控制呼吸;S组保留自主呼吸,两组均使用丙泊酚、瑞芬太尼泵注维持麻醉。记录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不良事件(SpO2下降情况、手术暂停、屏气、呛咳及喉、支气管痉挛)发生情况;术毕即刻PETCO2值;手术医生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儿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屏气、呛咳及喉、支气管痉挛0例,与S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儿SpO2下降发生率、手术暂停率低于S组(P<0.001)。两组患儿术毕即刻PETCO2值C组低于S组(P<0.05)。手术医生满意度比较C组高于S组(P<0.001)。结...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腰方肌阻滞(QL)与腹横平面阻滞(TAP)用于腹股沟区手术患儿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择期喉罩全麻下行单侧腹股沟区手术的男性患儿60例.年龄4~8岁,ASA分级Ⅰ~Ⅱ.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QL组和TAP组,每组30例.喉罩置入后在超声引导下QL组行外侧入路腰方肌阻滞,TAP组行腹横平面阻滞,2组均应用0....  相似文献   
93.
目的比较剖宫产术后两种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达卡)的硬膜外镇痛效果。方法40例择期剖宫产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术毕接持续镇痛泵(100 ml,2 ml/h):Ⅰ组浓度0.179%甲磺酸罗哌卡因,Ⅱ组浓度0.268%甲磺酸罗哌卡因。观察术后4、8、16、24、32 h静卧时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和对应时点下肢运动阻滞程度(采用Bromage评分法)及术后不良反应,记录VAS评分值和Bromage评分值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人术后4、8、16 h 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术后24、32 h VAS评分,术后4、8 h Bromage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术后16 h Bromage评分绝大部分观察值为0。结论0.268%甲磺酸罗哌卡因比0.179%的甲磺酸罗哌卡因更适合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究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前纳布啡用药对患者术后疼痛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本院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患者8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于麻醉诱导前10 min观察组静脉推注盐酸纳布啡注射液0.2 mg/kg,对照组推注等量生理盐水。观察两组不同麻醉时刻生命体征指标、血清HMGB1表达和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疼痛程度的变化,评估不良反应。结果:麻醉诱导前30 min(T1)时,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血清HMGB1表达、IL-6、TNF-α水平均无差异(P>0.05);与T1时相比,两组术后2 h(T2)、6 h(T3)、12 h(T4)时MAP、HR及血清HMGB1表达、IL-6、TNF-α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2(4.00±0.78分)、T3(3.27±0.52分)、T4(2.11±0.43分)时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4.57±0.85分、3.75±0.64分、2.11±0.43分),术后总...  相似文献   
95.
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新生儿静脉输注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对伤害性刺激的应激反应比年长患儿更加强烈[1],术中必须采取有效的麻醉措施.由于新生儿肝、肾发育不成熟,肝肾功能低下,静脉麻醉药氯胺酮和芬太尼常引起新生儿苏醒延迟、拔管时间延长.瑞芬太尼是μ受体激动剂,镇痛作用强、起效快,被血浆和组织中的非特异性酯酶代谢,清除和分解不受肝肾功能影响[2].  相似文献   
96.
C反应蛋白(CRP)是由肝细胞合成的一种较为典型的急性期蛋白,组织损伤或感染等应激反应时其血中CRP浓度升高。近年的研究揭示CRP与心血管疾病也有关,认为它是一个被低估了的未被充分利用的指标。本研究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中CRP的检测,探讨其在AMI中的变化和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7.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诊断主要依赖于血清特异抗愿、抗体和HBV-DNA的检测,我们用放射免疫学(RIA)方法检测乙肝患者血清学指标,同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HBV-DNA,以探讨不同免疫标志的乙肝患者血清中HBV-DNA的检测及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98.
99.
<正> 术后镇痛的广泛应用,消除或缓解了广大患者手术后的疼痛,促进了患者恢复。但手术后因各种原因引起的恶心、呕吐,也给患者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痛苦和伤害。临床上已有不同的药物和不同的给药方法用于减轻术后恶心、呕吐,但均有一些副反应。本文对比观察,在硬膜外术后镇痛药中加用氟哌利多或恩丹西酮(Ondansetron)所产生的止吐效果及其副反应,使术后镇吐药的应用更安全有效。 1 资料和方法 妇科择期开腹手术病人60例,ASAⅠ~Ⅱ级,年龄:41.2±7.8岁,体重54.1±5.1kg,均在腰1~2硬膜外阻滞下施术,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比较硬膜外镇痛与静脉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剖宫产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硬膜外镇痛组(采用罗哌卡因,n=30)及静脉镇痛组(采用曲马多,n=30),观察并记录术后1 h、6 h、12 h、24 h VAS镇痛评分、BCS舒适评分、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呼吸、循环参数变化。结果:VAS评分和BCS评分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硬膜外镇痛组不良反应以下肢麻木为主,发生率为6.6%,静脉镇痛组不良反应以恶心、呕吐、多汗为主,发生率分别为13.3%、10%、20%;两种镇痛方法对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期间呼吸循环均稳定。结论:硬膜外镇痛与静脉镇痛两种方法效果确切、完善,硬膜外镇痛不良反应相对较少,总体满意度高于静脉镇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